布局优势产业 时风从容应对高成本
王婷如
2008年07月03日
进入2008年,钢铁、化工等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出口退税的下调,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使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据报道,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关门。在这种氛围下,依靠低成本规模化经营的农机行业,不免也有些举步维艰。
面对今年的市场行情,作为时风集团的掌舵人,刘成强感到了明显的压力,“高成本时代为企业带来的**大冲击就是市场需求下降,购买力被削弱。在我看来,高成本时代早已来临,并且还将持续较长的时间。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企业如不主动调整战略,就只有坐以待毙。”刘成强的担忧里透出的更多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
布局新产业
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时风又将如何应对呢?刘成强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在采访之初,他特意安排记者先去参观时风的铸造五车间、锦纶工业布二期工程、巨型轮胎车间以及车辆工业园。
这是时风2008年初开始的“1898工程”的四大重点建设项目,今年6月份,这四大重点项目均已顺利投产。其中,规划建设的二期1.5万吨锦纶工业布工程项目产品切片和锦纶丝试生产成功;全钢巨型工程子午胎项目产品试制成功并已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电动轿车工程自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销售1500余辆。
一直以来,低成本、大规模的发展路线使得时风在国内农用车行业牢牢占据着第一军团的位置。然而近年来,我国农用车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四轮车与汽车接轨的步伐加快,三轮车也走向了“多缸化”,农用车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市场容量亦相对减少,使得农用车市场的发展明显滞缓。通过对市场形势的深入分析,刘成强意识到,过去的经营路数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在高成本时代,要着力发展时风的新兴产业,主打差异化产品才能久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在“1898工程”中,新产业成为重点项目。
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时风大手笔投资。在巨型子午胎项目中,时风新建厂房2.2万平方米;由于生产工艺要求车间温度保证在20度的恒温状态,在压延与成型车间全部安装了中央空调;为进一步提高工艺控制水平,时风还斥巨资购进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六个国家的高精尖设备。与此同时,时风电动轿车项目也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时风中央研究院首批开发的电动轿车车身模具已于6月中旬全部投入生产,时风电动车的外观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产品更上档次,竞争力也更加突出。
据刘成强介绍,时风二期锦纶工业布项目的投产将使得时风集团锦纶工业布产业达到3万吨的生产能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五名;全钢巨型工程子午胎项目的运作成功,将使时风轮胎产业迈入世界前四强;而时风也在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打造时风电动汽车示范基地。这些新产业迸发的勃勃生机预示着时风将在市场大浪中淘尽黄沙。
制造能力升级
不过,无论是锦纶工业布、巨型子午轮胎还是电动轿车,这些新产业从字面上看来似乎与时风的支柱产业农业机械无法建立联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时风在进行产业重心的转移?
“这不是转移,而是拓展。由于现在市场需求总量受制约,我们从以前单纯地追求量的增长进而转变为追求内涵的增长,这不光是靠拓展新产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还将加大力度地进行制造水平的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内部生产力。”刘成强解释道。
在铸造车间,记者看到了新增的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其中拥有目前行业领先的日本东久造型线和法国法迪尔克在线监测等先进设备。这些先进设备价格都不菲,但是刘成强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的铸造工艺是用焦炭熔炼钢铁浇铸,而现在焦炭、钢铁价格翻倍的上涨,原材料成本已经很高,另外焦炭冶炼温度不易控制,工艺不稳定,铸造件合格率不高,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而通过铸造自动化、机械加工数控化的改造后,铸造车间采用了电熔炼,用废机体、废钢就可以生产出铸件来,不仅原料成本降低了,而且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改造,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环境改善了,劳动效率提高了。与以前相比,相同产量的情况下,企业的人工成本实际上是降低了。”
不光如此,时风对于成本的控制更多体现在细微之处。如今年以来,大多数有出口贸易的企业都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而时风则非常灵活地将产品出口所得美元收入直接用于进口原材料,免去了兑换损失。又如一些企业面临的资金链紧张、信贷危机等问题,时风却依旧坚持少贷款、不贷款的原则,严格控制投资总量,规避风险。“只有依靠先进技术,先进设备,避免重复建设,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是刘成强的成本经。
产业链条平衡发展
从铸造到装配,时风拥有庞大的产业链条,自制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正所谓“牵一发则动全身”,是否一旦当市场形势不好将波及整个产业链呢?刘成强认为不然,他说:“正是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才使得时风在面对高成本压力时能够有效平衡,进行深度调整。”
刘成强告诉记者,尽管一些零部件的外协生产能适当地减轻管理压力,但是企业对于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被大大削弱。今年时风上了新项目,不过人员并未增加,这是因为时风在人员结构调整中也遵循市场化规律,将由于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产生的冗余人员有效地转移至新的产业中。此外,今年煤炭价格上涨,随之上涨的电价也成为制造业企业的负担。然而,拥有热电中心的时风却长舒了一口气。“尽管今年电厂的利润比往年明显减少,但是拉长了计算还是为企业省了不少钱。”刘成强说。
“时风非常珍视过去的十五年,它为时风的今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真正的好企业就应该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要有滚动发展的能力。我相信时风将积极向上、充满信心地去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刘成强如是说。
在农机行业中,时风集团不仅仅是一个领头羊,更是一个风向标。就如刘成强自己说的那样,“当时风感到有点不舒服的时候,我相信有更多的企业应该感觉很难受。”许多对当前经济形势认识并不充分的企业,在突如其来的高成本面前觉得无从应对。但是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优胜劣汰,对于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来说,高成本是困难,更是一个提升的契机。
面对今年的市场行情,作为时风集团的掌舵人,刘成强感到了明显的压力,“高成本时代为企业带来的**大冲击就是市场需求下降,购买力被削弱。在我看来,高成本时代早已来临,并且还将持续较长的时间。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企业如不主动调整战略,就只有坐以待毙。”刘成强的担忧里透出的更多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
布局新产业
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时风又将如何应对呢?刘成强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在采访之初,他特意安排记者先去参观时风的铸造五车间、锦纶工业布二期工程、巨型轮胎车间以及车辆工业园。
这是时风2008年初开始的“1898工程”的四大重点建设项目,今年6月份,这四大重点项目均已顺利投产。其中,规划建设的二期1.5万吨锦纶工业布工程项目产品切片和锦纶丝试生产成功;全钢巨型工程子午胎项目产品试制成功并已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电动轿车工程自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销售1500余辆。
一直以来,低成本、大规模的发展路线使得时风在国内农用车行业牢牢占据着第一军团的位置。然而近年来,我国农用车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四轮车与汽车接轨的步伐加快,三轮车也走向了“多缸化”,农用车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市场容量亦相对减少,使得农用车市场的发展明显滞缓。通过对市场形势的深入分析,刘成强意识到,过去的经营路数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在高成本时代,要着力发展时风的新兴产业,主打差异化产品才能久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在“1898工程”中,新产业成为重点项目。
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时风大手笔投资。在巨型子午胎项目中,时风新建厂房2.2万平方米;由于生产工艺要求车间温度保证在20度的恒温状态,在压延与成型车间全部安装了中央空调;为进一步提高工艺控制水平,时风还斥巨资购进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六个国家的高精尖设备。与此同时,时风电动轿车项目也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时风中央研究院首批开发的电动轿车车身模具已于6月中旬全部投入生产,时风电动车的外观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产品更上档次,竞争力也更加突出。
据刘成强介绍,时风二期锦纶工业布项目的投产将使得时风集团锦纶工业布产业达到3万吨的生产能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五名;全钢巨型工程子午胎项目的运作成功,将使时风轮胎产业迈入世界前四强;而时风也在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打造时风电动汽车示范基地。这些新产业迸发的勃勃生机预示着时风将在市场大浪中淘尽黄沙。
制造能力升级
不过,无论是锦纶工业布、巨型子午轮胎还是电动轿车,这些新产业从字面上看来似乎与时风的支柱产业农业机械无法建立联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时风在进行产业重心的转移?
“这不是转移,而是拓展。由于现在市场需求总量受制约,我们从以前单纯地追求量的增长进而转变为追求内涵的增长,这不光是靠拓展新产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还将加大力度地进行制造水平的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内部生产力。”刘成强解释道。
在铸造车间,记者看到了新增的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其中拥有目前行业领先的日本东久造型线和法国法迪尔克在线监测等先进设备。这些先进设备价格都不菲,但是刘成强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的铸造工艺是用焦炭熔炼钢铁浇铸,而现在焦炭、钢铁价格翻倍的上涨,原材料成本已经很高,另外焦炭冶炼温度不易控制,工艺不稳定,铸造件合格率不高,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而通过铸造自动化、机械加工数控化的改造后,铸造车间采用了电熔炼,用废机体、废钢就可以生产出铸件来,不仅原料成本降低了,而且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改造,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环境改善了,劳动效率提高了。与以前相比,相同产量的情况下,企业的人工成本实际上是降低了。”
不光如此,时风对于成本的控制更多体现在细微之处。如今年以来,大多数有出口贸易的企业都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而时风则非常灵活地将产品出口所得美元收入直接用于进口原材料,免去了兑换损失。又如一些企业面临的资金链紧张、信贷危机等问题,时风却依旧坚持少贷款、不贷款的原则,严格控制投资总量,规避风险。“只有依靠先进技术,先进设备,避免重复建设,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是刘成强的成本经。
产业链条平衡发展
从铸造到装配,时风拥有庞大的产业链条,自制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正所谓“牵一发则动全身”,是否一旦当市场形势不好将波及整个产业链呢?刘成强认为不然,他说:“正是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才使得时风在面对高成本压力时能够有效平衡,进行深度调整。”
刘成强告诉记者,尽管一些零部件的外协生产能适当地减轻管理压力,但是企业对于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被大大削弱。今年时风上了新项目,不过人员并未增加,这是因为时风在人员结构调整中也遵循市场化规律,将由于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产生的冗余人员有效地转移至新的产业中。此外,今年煤炭价格上涨,随之上涨的电价也成为制造业企业的负担。然而,拥有热电中心的时风却长舒了一口气。“尽管今年电厂的利润比往年明显减少,但是拉长了计算还是为企业省了不少钱。”刘成强说。
“时风非常珍视过去的十五年,它为时风的今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真正的好企业就应该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要有滚动发展的能力。我相信时风将积极向上、充满信心地去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刘成强如是说。
在农机行业中,时风集团不仅仅是一个领头羊,更是一个风向标。就如刘成强自己说的那样,“当时风感到有点不舒服的时候,我相信有更多的企业应该感觉很难受。”许多对当前经济形势认识并不充分的企业,在突如其来的高成本面前觉得无从应对。但是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优胜劣汰,对于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来说,高成本是困难,更是一个提升的契机。
点击继续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