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豪丰总经理刘少林的创业之路
党东民
2009年01月05日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创业故事,一个关于人生的命题。故事的主人翁,刘少林,生于1950年12月,58岁,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豪丰”)董事长、总经理,河南省许昌县张潘镇校尉张村人。
让我们先看看他的成长历程:1970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81年进入农机行业,许昌市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国农机学会理事,许昌县工商联副主席。在这串串光环的背后,是他为河南豪丰的发展留下的片片脚印……
今天,58岁刘少林应该说功成名就。他打造了一个令行业侧目的农机具制造基地,产品涉及旋耕、还田、播种、收获、管理五大系列,7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15个省(市),牢牢地占据了我国农机具,特别是保护性耕作机械研发的领先地位,年产值超过4亿元。他开创性地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将河南豪丰的产品研发一次又一次推进,从许昌走向河南,从河南风靡全国,从全国迈向世界。
“我叫刘少林,今年58岁,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
初涉农机
1970年8月,张潘公社革委会任命刘少林为机械厂厂长。然而,这是一个非常年代,正当他准备施展才华,大干一场的时候,机械厂就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下解体了。
1983年,对刘少林是一个考验,面临失去工作的他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生行莫入,熟行莫出”。他反复揣摩着这句话的道理。当时,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有着机械行业从业经验,又熟悉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决定把自己的未来的事业与农民联系在一起,也许是自然的选择,也许就是命中注定,于是进入农机领域试试深浅的想法就形成了。事实证明,刘少林这条路走对了,他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今天,**终成就了今天的河南豪丰。
“说干就干,说打就打”。这句老歌词形象地表达了那个年代年轻人一种激情。于是,刘少林组织了3个人,借了几台旧机床,自制了一台电焊机,借了30元钱作为流动资金,创办了“许昌县张潘乡农机具修理门市部”,这就是河南豪丰的前身。从此,刘少林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把自己的事业和农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自从选择了农机,运气就始终伴随着刘少林和他的事业。他从修理小件农机、柴油机做起,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1985年,在农机修理部的基础上,他组建了许昌县农机总站机械厂,开始研发自主产品:人畜力三行播种耧。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又进一步研发了三行畜力播种机、单行追肥播种机、六行智能播种机等产品,一步一步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按照刘少林的思维,河南豪丰的产品研发,必须始终结合农业生产调整的需要,而这一思路正好成就了河南豪丰的成长。他们先期研发的系列产品,由于适应了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广大农户的需要,因此非常受市场欢迎。不仅如此,一个小小的农机修理门市部引起了政府、农机管理、科技部门的高度关注,为刘少林的农机具研发事业提供了积极帮助和支持。
品牌形成
进入9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为农机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善于扑着机会的刘少林,当然没有放过这样难得的机会。他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名称先后经历了若干次更替:“许昌县农机局张潘服务站”、“许昌县农机总站机械厂”、“许昌县农机厂”、“许昌县农机总厂”;从业人员由3个人发展到了380多人,研制开发了16个系列80多种产品;产品研发实现了从畜力到动力,再到标准化、智能化的跨越。在中国农机市场,初步确立了“豪丰”品牌应有的地位。
历史跨入了新世纪,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机工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时期。搭上了历史快车,刘少林把他的农机事业推向了又一个发展阶段。2002年,“许昌县农机总厂”通过改制,更名为“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职工达到820多人,固定资产1.3亿元,拥有华亿、华丰两个子公司,联合配套生产厂家80多个。
目前,“豪丰”产品已占覆盖全国15个省的800多个县市,其中,河南市场占有率达到65%。“豪丰”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豪丰获得了“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标准化管理良好行为A级企业”、“首合同重信誉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刘少林和他的团队用了25年时间,以“用户至上,信誉第一”为宗旨,发扬“追求**流,创造卓越”的精神,千锤百炼,在中国农机市场终于铸就“豪丰”品牌应有的地位。
自主品牌彰显“豪丰”魅力。经过多年的培育,“豪丰”品牌已成为农业机具行业市场的主打品牌。其中,系列多功能灭茬播种机连续十年被评为省免检产品,秸秆粉碎还田机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旋耕机被评为“河南名牌产品”,“豪丰”牌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秸秆粉碎灭茬机”和“拔棉秆机”两个项目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无偿资助。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已成为河南省秸秆禁烧优选配套产品,并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支持。2005年,河南豪丰被13个省定为农业机械装备政府采购企业。“豪丰“牌农机具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物资采购司列入全球物资采购品牌,并已出口到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非洲四国。
科技先导
刘少林在当地有“土专家”之称。在河南豪丰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主导要素。“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设备引进上,我特别舍得花钱,没有**流的技术和设备,就不可能生产出**流的产品。”刘少林说。
高起点。为了保持行业技术开发的领先地位,他们在技术研发方面历来都是大手笔。先后与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机械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河南豪丰聘请了国家级专家教授做高级技术顾问,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同时,他们还是国家《谷物播种机 技术条件》、《秸秆粉碎还田机》、《根茬粉碎还田机》、《脱粒机 试验方法》技术标准的起草单位。
高投入。河南豪丰每年都要拿出销售收入的5%作为科研开发经费,这在农机行业并不多见。近几年,他们组建了河南省农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积极引进智力,先后与中国农机科学研究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等8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回报。用刘少林的话说,河南豪丰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几年来,他们累计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23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7项,承担多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技术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在一些关键的技术研发上获得了重大突破。
不仅如此,河南豪丰将核心专利技术体现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之中,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创新之路。目前,已实现了“谷物播种机技术条件”、“秸秆粉碎还田机”、“根茬粉碎还田机”和“谷物脱粒机试验方法”四项核心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的升华,在行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刘少林为河南豪丰领回了应有的荣誉:2005年,许昌市****一家入选“河南省50户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并被列入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重点扶持企业,科技部选定为全国****一家“国家级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总理视察
河南豪丰的发展,不仅引起有关管理部门和行业的关注,而且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8年1月11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冒着严寒视察了河南豪丰。
“从来没有奢望过有国家领导人视察河南豪丰!”刘少林高兴地回忆起这一难忘的时刻。“当时,回副总理先后参观了喷涂车间、机加车间和产品展示厅,当在产品展示厅看到一台智能免耕施肥播种机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向总理介绍,这台机器已经融合了信息、数显、远红外等技术,达到全智能化,机器的作业过程电脑全程监控,机手一目了然。”回良玉副总理说:“你们做得很好,希望你们决不要放松质量,努力搞好社会化服务,相信你们一定能真正成为农机先锋和脊梁。”
原定只有20分钟的时间,实际进行了接近1个小时。“实际上,吸引总理的目光的,不仅是河南豪丰本身。同时传递出一个信号,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农机工业的发展。”刘少林说。
其实,河南豪丰在农机具领域里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种“豪丰”现象,对我国农机工业发展意义深远,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2008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以及河南省的有关领导先后来到河南豪丰指导工作。刘少林的体会是:“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机工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着眼未来
有位诗人说过:“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其实,这三天不正好记录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吗?要使人生过的充实、美满、有意义,就要善待这三天。
很好地把握人生三日,是奏出一曲美妙的人生乐章的前提。刘少林说他简单低调,然而简单的刘少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如此简单:“昨天,苦难锤炼了我的意志;今天,我勇往直前,认真做好每一天的事,无论有多么辉煌,也是今天;明天,只有时刻不忘居安思危,去迎接崭新的自己。”
刘少林特别喜欢篮球运动,他说,越老好像技术越娴熟,三分球特别准。在他的影响下,篮球成为河南豪丰的第一运动,在许昌市职工篮球比赛中获得过第二名。
在刘少林的人生旅途中,昨天、今天、明天就如同是一场接力比赛,昨天他艰难起步,今天他努力超越自己,明天他必须全力冲刺。如何赢取比赛?如同打篮球一样,他用的是技巧和速度的结合。
刘少林说,河南豪丰的发展源于社会。目前,豪丰的旋耕机、播种机、秸杆还田机在河南农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5%,在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河北等市场也有不俗表现。对于明天,豪丰的发展要服务于社会,更要回报于社会。基于这个目标,豪丰对自己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从“为许昌的农业现代化作贡献”,到“为河南的农业现代化作贡献”,今天,他们提出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作贡献”。在刘少林身上,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市场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源泉。在豪丰的发展历史中,他一直很在乎市场上用户的感受,只要农民需要,就要保证在1~2小时之内把产品送到。在农机行业摸趴滚打了几十年,刘少林深知市场的无情。“市场就像万鱼巡海,波光翻动,过去了就风平浪静。”他对农机市场有许多独到见解:“半月论成就,10天论英雄;早到1小时是黄金,晚到20分钟到明年。”
当走进产品展厅,豪丰的产品簇群立即展现在记者眼前。刘少林说,这就是今年1月份回良玉副总理刚刚视察过的地方。他向记者作了逐一了介绍。这里,智能免耕施肥播种机、打捆机、旋耕机、播种机、花生收获机、土豆收获机、秸秆粉碎灭茬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包括十几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开发思路是,高标准,高要求,不搞低档次,通过不断创新,保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势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农业传统作业方式,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刘少林说。
“河南豪丰发展到今天,农机工业的大好形势,这在当初连想都不敢想。”刘少林说:“一是政策好,粮食生产日益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日程,仅河南就提出了700亿斤工程;二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土地流转,使大农业的概念逐步确立。这一切说明,我国农机工业大发展处于历史上**好的发展时期。”
为了迎接这一发展时期的到来,刘少林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近年来,河南豪丰加紧完成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大了设备改造的力度,包括上马了一条烤漆线,投资112万元;一条板材自动加工线,投资700万元。在2007、2008两年时间里,他们已经投入了13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刘少林的思想中,似乎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产品质量靠人不如靠设备,人的劳动强度再大,也不能控制的很好。”他认为,要想要效益,就必须有质量,要想要质量,就必须有先进的设备。
展望未来,他充满信心。“到2012年,豪丰要完成第一个发展阶段目标,达到年营业额12亿元。” 刘少林告诉记者,河南豪丰又新征用了120亩土地,包括“中国现代农机具博士后工作站”在内的现代化新厂房很快就要落成,刘少林和他的河南豪丰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让我们先看看他的成长历程:1970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81年进入农机行业,许昌市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国农机学会理事,许昌县工商联副主席。在这串串光环的背后,是他为河南豪丰的发展留下的片片脚印……
今天,58岁刘少林应该说功成名就。他打造了一个令行业侧目的农机具制造基地,产品涉及旋耕、还田、播种、收获、管理五大系列,7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15个省(市),牢牢地占据了我国农机具,特别是保护性耕作机械研发的领先地位,年产值超过4亿元。他开创性地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将河南豪丰的产品研发一次又一次推进,从许昌走向河南,从河南风靡全国,从全国迈向世界。
“我叫刘少林,今年58岁,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
初涉农机
1970年8月,张潘公社革委会任命刘少林为机械厂厂长。然而,这是一个非常年代,正当他准备施展才华,大干一场的时候,机械厂就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下解体了。
1983年,对刘少林是一个考验,面临失去工作的他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生行莫入,熟行莫出”。他反复揣摩着这句话的道理。当时,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有着机械行业从业经验,又熟悉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决定把自己的未来的事业与农民联系在一起,也许是自然的选择,也许就是命中注定,于是进入农机领域试试深浅的想法就形成了。事实证明,刘少林这条路走对了,他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今天,**终成就了今天的河南豪丰。
“说干就干,说打就打”。这句老歌词形象地表达了那个年代年轻人一种激情。于是,刘少林组织了3个人,借了几台旧机床,自制了一台电焊机,借了30元钱作为流动资金,创办了“许昌县张潘乡农机具修理门市部”,这就是河南豪丰的前身。从此,刘少林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把自己的事业和农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自从选择了农机,运气就始终伴随着刘少林和他的事业。他从修理小件农机、柴油机做起,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1985年,在农机修理部的基础上,他组建了许昌县农机总站机械厂,开始研发自主产品:人畜力三行播种耧。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又进一步研发了三行畜力播种机、单行追肥播种机、六行智能播种机等产品,一步一步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按照刘少林的思维,河南豪丰的产品研发,必须始终结合农业生产调整的需要,而这一思路正好成就了河南豪丰的成长。他们先期研发的系列产品,由于适应了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广大农户的需要,因此非常受市场欢迎。不仅如此,一个小小的农机修理门市部引起了政府、农机管理、科技部门的高度关注,为刘少林的农机具研发事业提供了积极帮助和支持。
品牌形成
进入9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为农机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善于扑着机会的刘少林,当然没有放过这样难得的机会。他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名称先后经历了若干次更替:“许昌县农机局张潘服务站”、“许昌县农机总站机械厂”、“许昌县农机厂”、“许昌县农机总厂”;从业人员由3个人发展到了380多人,研制开发了16个系列80多种产品;产品研发实现了从畜力到动力,再到标准化、智能化的跨越。在中国农机市场,初步确立了“豪丰”品牌应有的地位。
历史跨入了新世纪,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机工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时期。搭上了历史快车,刘少林把他的农机事业推向了又一个发展阶段。2002年,“许昌县农机总厂”通过改制,更名为“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职工达到820多人,固定资产1.3亿元,拥有华亿、华丰两个子公司,联合配套生产厂家80多个。
目前,“豪丰”产品已占覆盖全国15个省的800多个县市,其中,河南市场占有率达到65%。“豪丰”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豪丰获得了“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标准化管理良好行为A级企业”、“首合同重信誉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刘少林和他的团队用了25年时间,以“用户至上,信誉第一”为宗旨,发扬“追求**流,创造卓越”的精神,千锤百炼,在中国农机市场终于铸就“豪丰”品牌应有的地位。
自主品牌彰显“豪丰”魅力。经过多年的培育,“豪丰”品牌已成为农业机具行业市场的主打品牌。其中,系列多功能灭茬播种机连续十年被评为省免检产品,秸秆粉碎还田机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旋耕机被评为“河南名牌产品”,“豪丰”牌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秸秆粉碎灭茬机”和“拔棉秆机”两个项目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无偿资助。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已成为河南省秸秆禁烧优选配套产品,并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支持。2005年,河南豪丰被13个省定为农业机械装备政府采购企业。“豪丰“牌农机具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物资采购司列入全球物资采购品牌,并已出口到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非洲四国。
科技先导
刘少林在当地有“土专家”之称。在河南豪丰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主导要素。“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设备引进上,我特别舍得花钱,没有**流的技术和设备,就不可能生产出**流的产品。”刘少林说。
高起点。为了保持行业技术开发的领先地位,他们在技术研发方面历来都是大手笔。先后与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机械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河南豪丰聘请了国家级专家教授做高级技术顾问,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同时,他们还是国家《谷物播种机 技术条件》、《秸秆粉碎还田机》、《根茬粉碎还田机》、《脱粒机 试验方法》技术标准的起草单位。
高投入。河南豪丰每年都要拿出销售收入的5%作为科研开发经费,这在农机行业并不多见。近几年,他们组建了河南省农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积极引进智力,先后与中国农机科学研究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等8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回报。用刘少林的话说,河南豪丰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几年来,他们累计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23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7项,承担多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技术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在一些关键的技术研发上获得了重大突破。
不仅如此,河南豪丰将核心专利技术体现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之中,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创新之路。目前,已实现了“谷物播种机技术条件”、“秸秆粉碎还田机”、“根茬粉碎还田机”和“谷物脱粒机试验方法”四项核心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的升华,在行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刘少林为河南豪丰领回了应有的荣誉:2005年,许昌市****一家入选“河南省50户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并被列入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重点扶持企业,科技部选定为全国****一家“国家级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总理视察
河南豪丰的发展,不仅引起有关管理部门和行业的关注,而且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8年1月11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冒着严寒视察了河南豪丰。
“从来没有奢望过有国家领导人视察河南豪丰!”刘少林高兴地回忆起这一难忘的时刻。“当时,回副总理先后参观了喷涂车间、机加车间和产品展示厅,当在产品展示厅看到一台智能免耕施肥播种机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向总理介绍,这台机器已经融合了信息、数显、远红外等技术,达到全智能化,机器的作业过程电脑全程监控,机手一目了然。”回良玉副总理说:“你们做得很好,希望你们决不要放松质量,努力搞好社会化服务,相信你们一定能真正成为农机先锋和脊梁。”
原定只有20分钟的时间,实际进行了接近1个小时。“实际上,吸引总理的目光的,不仅是河南豪丰本身。同时传递出一个信号,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农机工业的发展。”刘少林说。
其实,河南豪丰在农机具领域里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种“豪丰”现象,对我国农机工业发展意义深远,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2008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以及河南省的有关领导先后来到河南豪丰指导工作。刘少林的体会是:“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机工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着眼未来
有位诗人说过:“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其实,这三天不正好记录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吗?要使人生过的充实、美满、有意义,就要善待这三天。
很好地把握人生三日,是奏出一曲美妙的人生乐章的前提。刘少林说他简单低调,然而简单的刘少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如此简单:“昨天,苦难锤炼了我的意志;今天,我勇往直前,认真做好每一天的事,无论有多么辉煌,也是今天;明天,只有时刻不忘居安思危,去迎接崭新的自己。”
刘少林特别喜欢篮球运动,他说,越老好像技术越娴熟,三分球特别准。在他的影响下,篮球成为河南豪丰的第一运动,在许昌市职工篮球比赛中获得过第二名。
在刘少林的人生旅途中,昨天、今天、明天就如同是一场接力比赛,昨天他艰难起步,今天他努力超越自己,明天他必须全力冲刺。如何赢取比赛?如同打篮球一样,他用的是技巧和速度的结合。
刘少林说,河南豪丰的发展源于社会。目前,豪丰的旋耕机、播种机、秸杆还田机在河南农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5%,在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河北等市场也有不俗表现。对于明天,豪丰的发展要服务于社会,更要回报于社会。基于这个目标,豪丰对自己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从“为许昌的农业现代化作贡献”,到“为河南的农业现代化作贡献”,今天,他们提出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作贡献”。在刘少林身上,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市场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源泉。在豪丰的发展历史中,他一直很在乎市场上用户的感受,只要农民需要,就要保证在1~2小时之内把产品送到。在农机行业摸趴滚打了几十年,刘少林深知市场的无情。“市场就像万鱼巡海,波光翻动,过去了就风平浪静。”他对农机市场有许多独到见解:“半月论成就,10天论英雄;早到1小时是黄金,晚到20分钟到明年。”
当走进产品展厅,豪丰的产品簇群立即展现在记者眼前。刘少林说,这就是今年1月份回良玉副总理刚刚视察过的地方。他向记者作了逐一了介绍。这里,智能免耕施肥播种机、打捆机、旋耕机、播种机、花生收获机、土豆收获机、秸秆粉碎灭茬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包括十几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开发思路是,高标准,高要求,不搞低档次,通过不断创新,保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势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农业传统作业方式,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刘少林说。
“河南豪丰发展到今天,农机工业的大好形势,这在当初连想都不敢想。”刘少林说:“一是政策好,粮食生产日益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日程,仅河南就提出了700亿斤工程;二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土地流转,使大农业的概念逐步确立。这一切说明,我国农机工业大发展处于历史上**好的发展时期。”
为了迎接这一发展时期的到来,刘少林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近年来,河南豪丰加紧完成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大了设备改造的力度,包括上马了一条烤漆线,投资112万元;一条板材自动加工线,投资700万元。在2007、2008两年时间里,他们已经投入了13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刘少林的思想中,似乎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产品质量靠人不如靠设备,人的劳动强度再大,也不能控制的很好。”他认为,要想要效益,就必须有质量,要想要质量,就必须有先进的设备。
展望未来,他充满信心。“到2012年,豪丰要完成第一个发展阶段目标,达到年营业额12亿元。” 刘少林告诉记者,河南豪丰又新征用了120亩土地,包括“中国现代农机具博士后工作站”在内的现代化新厂房很快就要落成,刘少林和他的河南豪丰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点击继续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