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2010年)调查
[NextPage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总体情况]
当前,我省农机化发展已经跨入高级阶段,今年随着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实现,粮食作物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将实现新的转移,全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将是我省“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解我省当前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现状,认清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及挑战,我处组织对棉花、花生、“三辣”(大蒜、生姜、大葱)、薯类(马铃薯、地瓜)、林果(苹果、枣、葡萄等)、黄烟、茶叶等六类大田主要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予以总结分析。
一、总体情况
(一)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据本次调查,我省有耕地面积9854万亩,其中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367万亩,粮经种植比例为56∶44,经济作物的种植在我省已接近半壁江山。从各市的情况来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辖区耕地总面积50%以上的有东营、威海、枣庄、莱芜、烟台、菏泽六市,东营、威海、枣庄、莱芜四市达到60%以上,**高的东营市达到67.2%。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看:从大到小依次是棉花1160万亩、花生1140万亩、林果800多万亩(其中苹果400多万亩)、“三辣”作物500万亩(其中大蒜336万亩、生姜90万亩、大葱74万亩)、薯类作物560万亩(其中马铃薯210万亩)、黄烟67万亩、茶叶20万亩左右。各类经济作物的产量分别是:棉花籽棉产量200多万吨、花生300多万吨、水果产量1400多万吨(其中苹果770万吨)、大蒜400多万吨、生姜350万吨、大葱300万吨、马铃薯400万吨、烟叶产量11万吨、茶叶产量1万吨左右。在这六类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花生、苹果的种植面积均列全国第二位,其产量份额更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保有量与机械化生产情况。经济作物生产主要包括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其中耕整地和田间管理环节的生产机械大都与粮食作物相同为通用类机械,本次调查未予列入,只是对种植和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种植机械的总量包含了专用播种机械以及简易的开沟机械、覆土机具等,收获机械总量包含了联合收获、挖掘收获等专用机械以及其他简易机具。在本次调查中机械作业面积不足1000亩的市未列入统计数据中,调查的总体情况如下:
1、棉花机械化生产情况:①种植环节。全省棉花种植机具总量11.4万台,其中专用播种机械4.8万台,占总量的42.1%;全省利用机械种植面积480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1.4%,其中专用播种机械种植443万亩,占到总面积的38.2%。②收获环节。全省棉花收获机具总量2.03万台,其中专用收获机具4833台,占总量的23.8%(绝大部分为棉秆收获机械),联合收获机械26台,仅占机具总量的0.1%;全省利用机具收获的面积135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11.6%,其中利用专用机具进行收获的12.65万亩,占总量的1.1%,联合收获机械收获11万亩,占总量的0.9%。
2、花生机械化生产情况:①种植环节。全省花生种植机具总量47.5万台,其中专用播种机械8.76万台,占总量的18.4%;全省利用机械种植面积659万亩,占花生种植总面积的57.8%,其中专用播种机械种植376.5万亩,占到总面积的33%。②收获环节。全省花生收获机具总量35.8万台,其中专用收获机具19.3万台,占总量的53.9%,联合收获机械仅18台;全省利用机具收获的面积540万亩,占花生种植总面积的47.4%,其中利用专用机具进行收获的193万亩,占总量的16.9%,联合收获机械收获仅6200亩,不足0.1%。
3、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情况:①种植环节。全省马铃薯种植机具总量2.85万台,其中专用播种机械642台,占总量的2.3%;全省利用机械种植面积130万亩,占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61.9%,其中专用播种机械种植6.2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3%。②收获环节。全省马铃薯收获机具总量2.46万台,其中专用收获机具2917台,占总量的11.9%,无联合收获机械;全省利用机具收获的面积62.65万亩,占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29.8%,其中利用专用机具进行收获的34.48万亩,占总量的16.4%。
4、“三辣”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①种植环节。全省大蒜种植机具总量2.3万台,无专用播种机械;全省利用机械种植面积35.7万亩,占大蒜种植总面积的10.6%。生姜种植机械总量3.3万台,利用机械种植面积53.7万亩,占到种植总面积的58.9%,但无专用生姜播种机械,仅有开沟、覆土等辅助类机具。大葱种植机械总量2.1万台,利用机械种植面积44万亩,占种植总量的59.7%,无专用播种机械,仅有开沟、培土类种植辅助机具。②收获环节。大蒜收获机具总量1.86万台,其中专用收获机具1353台,占总量的7.3%,无联合收获机械;利用机具收获的面积28.8万亩,占大蒜种植总面积的8.6%,其中利用专用机具进行收获的14.85万亩,占总量的4.4%。生姜收获机具总量3175台,其中专用收获机具546台,占总量的17.2%,无联合收获机械;利用机具收获的面积12.14万亩,占生姜种植总面积的13.3%,其中利用专用机械收获2.12万亩,占总量的2.3%。大葱收获机具总量1.3万台,其中专用收获机具30台,占总量的0.2%,无联合收获机械;利用机具收获的面积9.8万亩,占大葱种植总面积的13.3%,其中利用专用机具进行收获的0.1万亩,占总量的0.1%。
5、黄烟机械化生产情况:①种植环节。全省黄烟种植机具总量7457台,其中专用播种机械1000台,占总量的13.4%;全省利用机械种植面积14.3万亩,占黄烟种植总面积的21.3%,其中专用播种机械种植4.6万亩,占到总面积的6.9%。②收获环节。全省黄烟收获机具总量1000台,其中专用收获机具200台(为烟杆拔除机械),占总量的20%,无联合收获机械;全省利用机具收获的面积0.2万亩,占黄烟种植总面积的0.3%,其中专用机具主要是烟杆拔除机械,而且作业面积较小,未能列入统计。
6、茶叶生产机械化情况:据本次调查,目前我省茶叶生产中拥有机械较多的是茶叶加工机械,茶叶种植与采摘收获环节的专用机械保有量很低,机械化生产作业面积很小,未能列入统计。
7、林果机械化生产情况:本次调查中涉及林果种类有苹果、冬枣、葡萄、花椒、樱桃等种类较多,但各类作物的机械化生产程度比较低,特别是种植、收获环节不仅专用企业机械生产的少,而且保有量低,目前的林果机械化生产主要是植保作业,故本次调查中林果机械化生产的播种、收获环节作业面都未能列入统计。
(三)经济作物机械生产企业情况。据本次初步调查,目前我省有近50余家农机企业生产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专用播种和收获机具,共生产70余种机型,年总生产能力约5.6万台。花生生产机械24家企业32种产品,占总量的45.7%,其中花生播种机械15家企业16种产品,花生收获机械11家企业12种产品,收获机械中联合收获机械3家企业3种产品。薯类生产机械10家企业15个产品,占总量的21.4%,其中播种机械2家企业3个产品,收获机械8家企业12个产品。“三辣”作物生产机械9家企业9个产品,占总量的14.3%,均为挖掘收获机械。棉花播种及棉柴拔除机械5家企业5个产品,黄烟栽植机械3家企业4种产品。林果与茶叶的种植收获机械生产企业较少,本次调查中未能体现。
[NextPage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二、调查情况分析
(一)由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看区域性特点。
从调查来看,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粮食作物相比,区域性特点显著,各类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分布如下:
棉花:主产区为沿黄河流域,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菏泽、德州、东营、济宁四市,其中菏泽、德州两市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大的菏泽市近270万亩。
花生:主产区为胶东半岛和鲁西南地区,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临沂、烟台、青岛、威海、菏泽五市,其中临沂、烟台、青岛三市都在150万亩以上。
林果:林果的种植在我省相对比较均衡,但主要作物种类却不相同,胶东半岛以苹果为主,烟台市的苹果种植近160万亩;滨州、德州等鲁北地区以枣类种植为主,滨州市的冬枣、金丝小枣等果品种植50万亩左右。
“三辣”作物:大蒜种植主要分布在济宁、菏泽、临沂、济南、莱芜五市,面积都在,20万亩以上,其中菏泽市种植80万亩,济宁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生姜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潍坊和莱芜两市,潍坊市达到36万亩,另外在烟台、青岛、临沂、泰安等地也有5万亩以上面积的种植。大葱种植潍坊、青岛、济南三市,种植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潍坊市大葱种植面积**大有27万亩。
马铃薯:马铃薯种植主要在鲁南和胶东半岛南部,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枣庄、青岛、潍坊、泰安、临沂、济宁6市,其中青岛种植43万亩,枣庄种植达到70多万亩。
黄烟:黄烟的种植主要分布在鲁中和鲁南地区,以潍坊、临沂、日照三市为主,其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
茶叶:茶叶的种植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南部,以日照、青岛、威海为主,另外临沂、泰安也有种植,其中日照种植面积**大,有12万亩左右。
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性特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传统种植方式自然形成,例如:菏泽的棉花种植,胶东的花生种植,莱芜的“三辣”种植,临沂苍山、济宁金乡的大蒜种植,烟台的苹果种植等,均已有较长的种植历史,而且已形成种植传统。二是各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结果。近几年来,各地围绕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当地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农民不断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形成了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性。例如日照市的茶叶种植、滨州市的冬枣种植、枣庄滕州的马铃薯种植等。三是发展外向型农业规模化种植形成。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外经济合作已有工业领域发展的农业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加大,农业的对外交流进一步深化。山东紧靠日韩,与日本、韩国的农业交流发展迅速,日韩在山东的经济作物农产品采购量逐年加大,我省的部分地区已成为日韩进口经济作物农产品的主要基地,为满足业对外出口量的需求,增加农民收益,部分经济作物出口经济人、初加工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形式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形成了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例如:潍坊、青岛等地生姜、大葱、山药、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区域性种植。
(二)由经济作物机械保有量看机具装备结构。
一是专用机具装备数量已初具规模。目前我省各类经济作物的生产作业机具都已拥有一定的社会保有量,虽然大部分是农民自有开沟、培土及单步犁等简易机具,但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经济作物专用生产机械的社会保有量已初具规模。棉花播种专用机械达到机具总量的42.1%,收获(含秸秆收获)占23.8%;花生种植占18.4%,收获占53.9%,已经过半;马铃薯种植占2.3%,收获占11.9%;黄烟专用播种机械占13.4%,收获机具(主要是烟杆拔除机械)占总量的20%;只是“三辣”作物均无专用播种机械,仅有开沟、覆土等辅助类机具,但收获机械也已起步,大蒜专用收获机具占总量的7.3%;生姜专用收获机械占总量的17.2%;大葱专用收获机具占总量的0.2%。二是高性能、技术水平高的联合作业机械得到突破。从调查来看,目前我省的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装备结构中,棉花和花生作物已实现了联合收获机械的突破,其中棉花联合收获机,东营市利用国家专项项目实施引进的26台;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也于近两年研发成功,小批量实现生产应用,截止到2010年底社会应用已达到50台左右。从整体情况来看,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机械装备结构已开始由简易的开沟、培土等机具向播种覆膜、挖掘收获、联合作业等高效率机械发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与优化。
(三)由生产作业情况看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
一是专用机械作业的高效性已在生产实际中得到显现。从专用机械作业情况来看,专用机械作业面积占机械作业总面积之比大大高于专用机械数量占拥有机械总数量之比,甚至高出两倍以上。在播种环节:棉花播种机作业面积占机械作业总面积的92.3%,花生播种机作业面积占机械作业面积总量的57.1%,马铃薯播种机作业面积占机械作业面积总量的4.8%,在收获环节:棉花专用采摘收获机械占机具总量的0.1%,其作业面积占机械作业总面积的8.1%;马铃薯专用收获机械作业面积达到了机械作业总面积的55%。经济作物专用生产机械作业的高性能、高效率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考核。
二是经济作物种植、收获环节机械化生产虽然已经获得突破,但还处于发展初期。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不断推进,虽然机械生产作业得到了有效发展,但利用专用高效机械进行机械化生产的水平还不高。在棉花、花生、马铃薯三大作物中,专用机械进行机械化作业的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比例还较低,棉花种植为38.2%,收获为0.9;花生种植为33%,收获为16.9%;马铃薯种植为3%,收获为16.4%;“三辣”作物的专用机械化种植生产还没有实现突破,收获环节也仅处于发展突破起步阶段,大蒜收获为4.4%,生姜为2.3%,大葱为0.2%,。这与目前我省粮食作物种植于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是目前经济作物机械的利用率偏低。从调查机具作业量来看,棉花种植机械平均每台作业面积42亩,收获机械平均每台作业面积66.5亩;花生种植机具平均每台作业面积13.9亩,收获机械平均每台作业面积15.1亩;马铃薯种植机具平均每台作业面积45.6亩,收获机械平均每台作业面积25.5亩;“三辣”作物中每台机具平均作业量更低:大蒜种植机具平均每台作业面积15.5亩,收获机械平均每台作业面积15.5亩;生姜种植机具平均每台作业面积16.9亩,收获机械平均每台作业面积38.2亩;大葱种植机具平均每台作业面积21亩,收获机械平均每台作业面积7.5亩;黄烟种植机具平均每台作业面积19.2亩,收获机械平均每台作业面积2亩。按每作业季15天算,绝大部分经济作物生产机具平均才每天才实现作业1-2亩。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反映出当前我省经济作物机械的整体作业水平处于发展初期,高效、高性能的专用作业机械的普及率、利用率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由制造企业情况看经济作物机械装备生产现状。
尽管本次调查经济作物机械生产企业不够全面,有些企业未能统计其中,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也能反映出当前我省经济作物机械装备的生产现状。
一是生产制造企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次调查统计的55家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制造企业中企业法人单位32家,占58.2%,已超过半数。所调查统计企业生产的70余种经济作物播种、收获环节作业机械中,有60%的产品获得推广鉴定证书,31个产品列入推广目录,占到总量的44%。由此看出,说明许多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管理相对规范的企业纷纷进入经济作物机械制造生产领域,山东五征、青岛弘盛、临沭东泰等一批大型公司首次开始研发生产经济作物机械。
二是产品研发获得突破,技术水平较高的联合作业机械投入批量生产。本次调查统计的产品中,花生联合收获机、马铃薯播种机、烟苗移栽机等一批新型、高效的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由我省企业自主研发成功,特别是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临沭东泰、青岛弘盛两家公司生产的两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已投入批量生产。目前,播种机械的研发开始由棉花、花生向马铃薯“三辣”作物等其他经济作物扩展,收获机械开始由挖掘机械向复式联合作业机械扩展。我省经济作物生产专用机械的研发明显滞后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是经济作物机械需求潜力巨大。本次所调查统计中的企业产品年产销量只有部分花生、棉花播种机生产企业的年产销量都在1000以上;其他机械,特别是“三辣”的挖掘收获机械生产企业年产量仅200台左右,这与我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需求相比差距巨大。在种植环节,按目前播种机4亩/小时作业效率,每台每季作业300亩计算,我省大约需要棉花、花生播种机各4万台左右,马铃薯播种机大约需要7000台左右。收获环节,按目前挖掘机械2.5亩/小时作业效率(目前的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也在3亩/小时左右),每台每季作业200亩计算,则大约需要花生挖掘机6万台左右、马铃薯挖掘机7000台左右、大蒜挖掘机1万多台、生姜挖掘机;大蒜挖掘机1万台左右、生姜挖掘机1万台左右(大蒜、生姜挖掘机的效率才1-2亩/小时,且作业季节时间短)。总的来看,在种植环节,棉花、花生、马铃薯的种植都已有专用播种机械,且棉花、花生的专用机械种植率均以达40%以上,但其他经济作物的专用种植机械却还是空白。在收获环节,虽然棉花联合收获机械已进行项目引进开发,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已开发成功并进行了推广应用。而其他作物却还仅限于简易的挖掘作业,林果、大葱等甚至还处于空白阶段。从总体来讲,目前我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装备基础虽已初步形成,发展潜力巨大,但还处于发展初期,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的良性发展机制还未形成。
(五)由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看社会经济效益。
在本次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调查中,同时也对目前机械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并进行了调研。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下面以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专用机械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简易机械尽管数量多,但其作业效率低下,故不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中以专用机械生产程度相对较高的花生播种收获、马铃薯播种收获、大蒜挖掘收获、生姜挖掘收获生产作业为代表,棉花作物的播种与花生类似,但其收获环节专用机械作业面积小,故不再进行分析。一是作物增产收益情况。利用播种机播种,能够保墒保温提高出苗率,利用挖掘机进行收获作业比人工收获可延长作物生长期5-10天左右,并降低收获损失率,机械化生产增产效果显著。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花生机械化生产平均每亩增产40kg(皮果),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平均每亩增产250kg,大蒜机械化收获平均每亩增产50kg,生姜机械化收获平均每亩增产300kg,则机械化生产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实现花生增产4500多吨,为农民增收4000万元左右(目前市场价8.5元/kg左右);马铃薯可实现增产5000吨左右,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左右(按2元/kg);大蒜可实现增产1600多吨,农民增收1600多万元(按10元/kg);生姜可实现增产2700多吨,农民增收3500多万元(按13元/kg)。二是机械化作业农民节支增收情况。据本次调查,花生机械化播种收获比人工平均每亩节约支出25元(播种收获人工需125元,机械费用100元),机手纯收益40元/亩(播种收获作业成本约60元);马铃薯机械化播种与收获种植户平均每亩节支100元(播种收获人工需230元,机械费用130元),机手增收60元/亩(播种收获作业成本约70元);大蒜机械化收获比人工平均每亩节支60元/亩(人工160元,机械100元),机手增收50元/亩(作业成本50元);生姜机械化收获比人工平均每亩节支80元/亩(人工160元,机械80元),机手增收50元/亩(作业成本30元)。则机械化生产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花生可为种植户节支增收近300万元,机手增收450多万元;马铃薯可为种植户节支增收近200万元,机手增收100多万元;大蒜可为种植户节支增收200多万元,机手增收160多万元;生姜可为种植户节支增收70多万,机手增收45万元。三是节省劳动力情况。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不仅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可有效节约劳动力资源。调查数据显示,花生播种收获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0倍左右,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化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0倍左右;大蒜、生姜机械化收获效率是人工的60倍左右,机械化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可极大的节省劳动力资源。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省劳动力30多万人。
[NextPage目前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有利与制约因素]
三、目前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有利与制约因素
有利因素:一是目前我省农机化发展已跨入高级阶段,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程度去年已达到75%,其中粮食生产达到86%,粮食作物以实现全程生产机械化,大力推动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已成为优化农机化发展结构适应新形势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我省农机化科学发展,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的当务之急,在今年9月份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场会上,已将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列为了我省“十二五”期间农机化的重点工作,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机具已列为了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环境氛围已经形成。二是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已呈现出“多、全、优”的良好发展趋势。从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生产制造企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大中型及新型农机生产企业纷纷投入到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研发制造领域。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已涉及花生、土豆、地瓜、大姜、大蒜、茶叶、蔬菜、油菜、甘蔗、烟草等10多种作物,既有播种、收获作业环节,又有移栽、采摘、修剪、中耕、施肥等作业环节,基本涵盖了山东省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而且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牵引式马铃薯播种机等高技术水平、高效率的大型机械开始投入推广应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装备基础已基本具备。三是广大农民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认识程度显著提高,农民使用购买经济作物机械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调查中可以看出,专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平均作业面积大大高于其他简易机具,而且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所产生的巨大效益使广大农户与机手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2010年通过购机补贴就新增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类经济作物生产作业环节机械20563台,增量之多、增幅之大均创历史**高水平,全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好势头,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市场动力已然启动。
制约因素:一是经济作物机械的产品数量、性能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突破。从调查情况来看,整体上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依然滞后,现有机械的性能、适应性以及生产效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提高。目前现有的机械的生产率大都在2-3亩/小时左右,单环节、低端产品多,联合作业、高性能产品少,这一点从经济作物机械的利用率及单台作业面积上可以反映出来。二是经济作物机械装备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依然不足,一些特色经济作物的很多生产环节还没有适用的机械。在近30种收获械中,代表高技术附加值的联合作业机械,仅有花生联合收机械,其他均为与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简易挖掘式作业机械。棉花、“三辣”作物中的大葱、黄烟、林果等作物的专用收获机械的生产在我省还是空白。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农机与农艺结合问题、地区间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三是经济作物的区域性特点与特殊农艺要求制约了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市场的发展壮大。本次调查的经济作物中除棉花、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均在1000万亩以上,其他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小,对于大型高效机械的需求数量潜力不够大,而新产品研发却需要较大的投入;同时尽管广大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需求迫切,但因经济作物种植的区域性特点及病虫害防治的要求极大的限制了经济作物机械跨区作业市场的发展,农机手对于大型高效经济作物机械的购买需求不够迫切,因此许多大型农机龙头企业考虑到市场潜力因素,还迟迟未下定决心投入经济作物生产机械装备的研发生产。这一点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棉花、花生、薯类等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的作物机械化程度及装备水平明显高于“三辣”、黄烟、茶叶等区域性的经济作物。
四、建议与措施
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既面临机遇,也有挑战。要实现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就必须借鉴我省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做法,结合经济作物的特点与目前发展基础实际,因地制宜,加强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区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机具创新,强化政策扶持与技术服务,以关键生产环节的有效突破,带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强化措施,着重推动。
(一)加大农机化创新示范力度。我省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实践证明,各级示范基地的建设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引导带动作用,因此在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实践中,应借鉴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中好的经验做法,继续加强农机化创新示范力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示范基地试验推广、成果转化的平台作用。各市县应围绕当地的主导经济作物,确定重点,建立示范点。通过建设一个创新示范基地,总结出一套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改进、筛选出一批成熟适用的先进机械,培养出一批经济作物机械化带头人,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由点到面转化,加快发展步伐。
(二)提高机具与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机具与技术是关键,性能优良、可靠性、适应性强的作业机具是引领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程度和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今后,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把农机教育、科研、生产、推广等部门组织起来,准确了解农民与生产的需求,针对当前经济作物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难点问题进行联合科技攻关,积极争取工业、科技等部门的科研立项支持,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步伐。在花生生产方面,要重点突破提高联合收获机械的适应性、可靠性与高效性;在薯类生产方面,要重点突破提高播种与联合收获机械的创新研发;在“三辣”作物的生产方面,要重点突破提高播种与挖掘收获机械的创新研发。
(三)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不但是强农惠农的政策,也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强大支持,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农机化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级农机部门应充分利用好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作用,夯实壮大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物质装备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和全社会投资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积极性,不断加快经济作物机械总量增长步伐。特别是应对重点机具重点补贴,突破关键生产环节,用补贴资金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难题和瓶颈问题的解决。有条件的市县也应在利用好中央和省扶持政策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争取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进一步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的投资力度。
(四)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经济作物机械化是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又一新内容,与粮食作物机械化相比,其区域性特点更鲜明,特色更突出,对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的要求更高、更迫切。割农机部门应针对本区域经济作物生产的特点和机手的需要,以培训为重点,组织有关农机推广、培训、质量监管和生产企业等部门建立完善的机具推广、技术培训、质量监督和售后服务四大保障体系。通过现场会、短训班、阳光工程培训、科技入户和社会宣传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对农机手进行用前培训、用中指导、用后回访,增强其使用操作水平的同时,也要让农户了解认知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特点,真正将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五)立足实际,重点带动,整体推进。针对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性与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生产发展程度不平衡性的实际,各地区应本着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首先确定各类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突破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带动推进。根据全省优势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布局,建议重点推广以下技术:一是花生主产区,重点推广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二是马铃薯主产区,重点推广播种与收获环节机械化技术;三是以棉花主生产区,重点推广棉柴收获机械化技术,突破棉花采摘机械化技术;四是大蒜主产区,重点推广收获机械化技术,突破种植机械化技术;五是生姜主产区,重点推广收获机械化技术,突破种植机械化技术;六是大葱主产区,重点突破挖掘收获机械化技术;七是黄烟主产区,重点推广移栽和烘烤机械化技术,突破机械化收获技术;八是茶叶主产区,重点推广采摘和加工机械化技术;九是林果主产区,依据作物品种,重点突破采摘收获机械化技术。
(六)推进社会化服务,抓好作业技术模式探索。近几年粮食作物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方式,服务能力强,作业面积大、服务农户数量多,不仅提高了农机效益,节省了社会资金投入和能源投入,而且有效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率,能够加速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因此,在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实践中,也应积极鼓励创建以经济作物生产为重点的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努力提高机具利用率与作业效率,扩大机械作业面积。借鉴粮食作物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的经验,积极探索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模式与技术路线。
(七)强化组织领导。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是当前新形势对我省农机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省农机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各级农机部门强化组织领导,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科学规划。一是制订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规划。根据实际,围绕全省重点经济作物和本地特色作物,科学筹划,将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列为“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二是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目标,成立领导小组与专家技术小组,切实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及时总结经验,培植典型。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中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对出现的好典型、好模式、好经验要大力宣传,培植带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龙头。四是加强工作考核。要围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切实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附表:全省经济作物种植及机械化生产情况调查汇总表
市 |
分类 |
棉花 |
花生 |
大蒜 |
生姜 |
大葱 |
马铃薯 |
黄烟 |
茶叶 |
林果 |
|||
种植情况 |
全省耕地总面积9853.8万亩 |
分类种植 (万亩) |
1160 |
1140 |
336 |
90 |
74 |
210 |
67 |
20 |
800 |
||
全省经济作物总面积4366.8万亩 |
分类产量 (万吨) |
200 |
300 |
400 |
350 |
300 |
400 |
11 |
1 |
1400(水果) |
|||
主产区分布 |
棉花 |
主产区为沿黄河流域,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菏泽、德州、东营、济宁。 |
|||||||||||
花生 |
主产区为胶东半岛和鲁西南地区,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临沂、烟台、青岛、威海、菏泽。 |
||||||||||||
大蒜 |
主要分布在济宁、菏泽、临沂、济南、莱芜五市,面积都在20万亩以上,其中菏泽市种植80万亩,济宁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 |
||||||||||||
生姜 |
生姜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潍坊和莱芜两市,潍坊市达到36万亩。 |
||||||||||||
大葱 |
大葱种植主要潍坊、青岛、济南三市,种植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潍坊市大葱种植面积**大有27万亩。 |
||||||||||||
马铃薯 |
主要在鲁南和胶东半岛南部,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枣庄、青岛、潍坊、泰安、临沂、济宁6市。 |
||||||||||||
黄烟 |
主要分布在鲁中和鲁南地区,以潍坊、临沂、日照三市为主,其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 |
||||||||||||
茶叶 |
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南部,以日照、青岛、威海为主,日照种植面积**大,有12万亩左右。 |
||||||||||||
林果 |
林果的种植在我省相对比较均衡,但主要作物种类却不相同,胶东半岛以苹果为主,烟台市的苹果种植近160万亩;滨州、德州等鲁北地区以枣类种植为主,滨州市的冬枣、金丝小枣等果品种植50万亩左右。 |
||||||||||||
机具社会保有量情况 |
种植机具 (万台) |
总量 |
11.4 |
47.5 |
2.3 |
3.3 |
2.1 |
2.85 |
0.746 |
/ |
/ |
||
专用机械 |
4.8 |
8.76 |
0 |
0 |
0 |
642 |
0.1 |
/ |
/ |
||||
专用机械占比(%) |
42.1 |
18.4 |
0 |
0 |
0 |
2.3 |
13.4 |
/ |
/ |
||||
收获机具 |
总量 |
2.03 |
35.8 |
1.86 |
0.32 |
1.3 |
2.46 |
0.1 |
/ |
/ |
|||
专用机械 |
0.48 |
19.3 |
0.135 |
0.055 |
30台 |
0.29 |
0.02 |
/ |
/ |
||||
联合机械 |
26台 |
18 |
0 |
0 |
0 |
0 |
0 |
/ |
/ |
||||
专用机械占比(%) |
联合占比0.1 |
53.9 |
7.3 |
17.2 |
0.2 |
11.9 |
20 |
/ |
/ |
||||
机具作业情况 |
种植作业 (万亩) |
总面积 |
480 |
659 |
35.7 |
53.7 |
44 |
130 |
14.3 |
/ |
/ |
||
专用机械 |
443 |
376.5 |
0 |
0 |
0 |
6.28 |
4.6 |
/ |
/ |
||||
专用机械占比(%) |
92.3 |
57.1 |
0 |
0 |
0 |
4.8 |
32.2 |
/ |
/ |
||||
收获作业 (万亩) |
总面积 |
135 |
540 |
28.8 |
12.14 |
9.8 |
62.65 |
0.2 |
/ |
/ |
|||
专用机械 |
12.65 |
193 |
14.85 |
2.12 |
0.1 |
34.48 |
/ |
/ |
/ |
||||
联合机械 |
11 |
0.62 |
0 |
0 |
0 |
0 |
0 |
/ |
/ |
||||
专用机械占比(%) |
联合占比8.1 |
35.7 |
51.6 |
17.5 |
1.0 |
55 |
/ |
/ |
/ |
注:1、机具总量包含作业时的所有机具,及包含专用机械及各种简易辅助作业机具。
2、专用机械是指各类经济作物的专用播种、挖掘收获、联合作业机械。
3、经济作物的种植总面积,是指所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仅是所列作物的种植总面积之和。
4、林果是指包括:苹果、冬枣、石榴、花椒、葡萄等多种作物。
5、机具作业情况中专用机械占比(%)是指专用作业机械作业面积占机具作业总面积之比。
主要完成人:侯献伟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