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的农业装备出口项目由福田雷沃完成交付
9月12日,记者从位于坊子区的福田雷沃重工获悉,由该公司生产的8000台拖拉机及8000台农机具交付蒙古国,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大的农业装备出口项目。此外,福田雷沃重工今年还取得了阿尔及利亚政府1650台拖拉机招标项目及埃塞俄比亚420台大马力拖拉机的订单。福田雷沃重工全球化的研发和营销投入,正不断收获着回报。
交付仪式现场,与会领导将10把拖拉机钥匙交到用户代表手中
服务人员常驻蒙古
9月11日,福田雷沃重工8000台拖拉机及8000台农机具蒙古出口项目交付仪式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成为迄今国内工业整机出口单个项目**大订单。
今年2月1日,蒙古人民共和国8000台大轮拖拉机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这是蒙古国为数不多的大批量政府招标项目之一,福田雷沃重工一举胜出。
面对项目数量大、供货期短、需要在蒙古组装的情况,福田雷沃重工在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包装、发运、清关、回装、服务、配件供应等环节均作了细致安排。本次交付仪式前,已将近4000套拖拉机及农机具交付到农牧民手中。
福田雷沃重工副总经理常嘉茂介绍,他们还将与蒙古农业部一起,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投入资金100万美元建立配件中心,设立3到5家服务站,并继续派出5名以上专职服务人员常驻蒙古,提供技术指导、维修技能培训和现场服务。
据了解,中蒙两国政府协议通过中国5亿美元优惠贷款用于蒙古国购买拖拉机及农机具、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促进蒙古农牧业发展,福田雷沃重工8000台拖拉机及8000台农机具的顺利交付是该项目的首次实施。福田雷沃重工还与蒙古国农业部签订了蒙古第二批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货值1200万美元,含200台拖拉机及收割机。
搭建国际研发平台
从一个机械制造小车间,成为如今销售收入突破160亿元、品牌价值177.36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从单一业务发展到以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车辆、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为主体业务的大型产业装备制造企业,福田雷沃重工的每一次跨越都无不得益于其自主技术创新的突破。
为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福田雷沃重工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左右用于研发。近几年,企业累计研发创新投入逾20亿元,推出了国内自主**大喂入量收割机雷沃谷神GN60、雷沃谷神7行玉米收割机、雷沃P2304-K动力换挡拖拉机等一大批高端新产品。
福田雷沃重工董事长、总经理王桂民介绍,尽管在技术创新上福田雷沃重工这些年一直在探索,但在国内农业装备整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这种情况下,福田雷沃重工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利用世界先进技术、高端人才、信息资源来开发和升级产品,将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拓展到海外。
据了解,福田雷沃重工自2010年起开始国际研发平台建设,目前已成功搭建起以欧洲技术中心、日本技术中心为高端平台的全球研发体系。形成欧洲、日本、天津、山东“四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自海外研发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在技术、品牌、市场、管理和高端人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时间不长就已在拖拉机动力换挡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雷沃P2304-K动力换挡拖拉机,一举实现了国内拖拉机行业技术的新突破。
王桂民介绍,以海外研发中心为依托,福田雷沃重工将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通过国内外技术人员的交流、派送国内研发人员赴外培训学习等方式,以海外人才带动本部人才,实现国内人员研发水平的提升,实现本部研发与海外研发的同步,确保研发与世界同步。
中蒙两国5亿美元项目下拖拉机和收割机采购合同签字仪式
全球营销成果丰硕
继取得蒙古8000台拖拉机出口项目后,福田雷沃重工再次实现海外突围,取得了阿尔及利亚政府1650台拖拉机的招标项目,今年4月份又成功拿下埃塞俄比亚420台大马力拖拉机的订单,成为**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企业。
近年来,福田雷沃重工将渠道建设作为海外市场突破的关键,通过设立海外办事处、KD工厂、子公司,区域运营中心和分销中心深耕海外目标市场,并专门制定了新渠道开发奖励措施,利用国内外展会、商务会等方式鼓励业务人员开发新销售渠道。与此同时,为确保在产品出口的同时,将完善的服务也输出到当地,福田雷沃重工还重点依托经销商网络开展售后服务及用户培训。
目前,福田雷沃重工已经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300余家渠道。已完成在巴西、伊朗等战略市场配件中心库的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球目标市场的销售、服务、配件供应、用户培训与信息反馈“五位一体”的全球营销网络。
常嘉茂介绍,在国内机电产品出口不景气的环境下,福田雷沃重工海外业务逆势上扬,今年1-7月份,福田雷沃重工海外业务实现销量约2.5万台,其中雷沃拖拉机出口就有约2.1万台。前头技术走出去,在海外建设研发中心;后头营销服务走出去,打造全球营销服务网络。福田雷沃重工已经逐步走出一条技术研发和营销服务“新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新范本。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