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机展落幕 高端装备引关注
中国农机界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农机展)国庆前夕在辽宁沈阳落下帷幕。
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显示,为期三天的展会共有17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40多家外资企业;展览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观众达10万人次。
众多大马力拖拉机、大喂入量收割机等高端农机装备的亮相成为展会**大看点。业内人士指出,高端农机装备是北方地区畅销的产品,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推动发展的产品。
从中原到东北
这是本届展会第一次走出中原,在东北地区举办。几十年来,全国农机展的举办地从未离开过中原地区,这次“出关”引起了全行业的关注。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就全国农机展移师沈阳的原因做了说明。
首先,河南郑州展馆的总面积已无法满足大型企业增加展览面积的要求,而且动用了大量的公共设施,给展场管理和当地居民生活带去了不少麻烦。展馆附近的停车设施不完备,造成交通堵塞,也造成了混乱。
其次,长期在中原地区办展,北方使用的大型农机具生产企业没有参展的积极性,使展会展品结构出现缺失。
再其次,由于展场周围的环境,无法进行机具的演示活动,使展会活动缺少亮点。而在沈阳举办的本届展会则在开幕式当天下午举行了玉米收获机械现场演示活动。
变化的不仅是展会举办的地点,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的理念在今年的展会中也体现了出来。“开幕即闭幕的场景不再上演了。”一位参展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本届展会的诸多论坛召开时间在开幕式后,有利于留住观众,让参展商和观众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通过多方努力,我们从商务部争取到财政资金,补贴给2011年参展的部分中小企业。”全国农机展组委会主任、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会长毛洪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这是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第二次从政府部门争取到补贴资金,为展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毛洪对展会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全国农机展办成**流的展会,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服务。”
高端装备云集
国内外多款高端产品的精彩亮相成为本届展会的突出亮点。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奇瑞重工等国内企业在高端农机制造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部分成果。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配装法国先进传动系的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在展会上引人注目。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集团推出的东方红LZ系列动力换挡拖拉机,自2010年诞生后,历经两年时间,已完成了各项量产和商品化准备,正式批量上市。
展会上,福田雷沃重工发布了无人驾驶拖拉机暨基于GPS的“农业机械导航及自动作业系统”成果。雷沃谷神大型玉米收割机、大喂入量收割机等20余款代表国内顶**水平的农业装备产品也亮相展会。
作为农机行业的新兵,奇瑞重工在展会上的惊艳亮相轰动全场。展会开幕前,记者在与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攀谈时就被告知,奇瑞今年的展台设计独具匠心。该公司一改传统的参展理念和表演方式,将整支交响乐队请入了展会现场,做强农机产业的雄心一览无余。
王金富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的农机企业应该关注整体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个产品。奇瑞重工展出的水田农业全程机械化产品、玉米农业全程机械化产品、旱田农业机械化产品、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产品、数字化烘干机等70余款中高端农业装备产品就反映了这一思路。
新进入者如何后来居上?这是王金富和他的团队面临的难题。
尽管王金富把奇瑞重工定位为“新领军者”,但对奇瑞这样一个后进入者言,挑战和困难是巨大的。如何在迅速提升自身能力和品质的同时,更快地得到用户认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不过在王金富看来,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创新比积累更重要,奇瑞重工创新取得了成果,明年会有更好的表现。
外资品牌在展会上的风采依旧不减。约翰迪尔的2204、凯斯400、道依茨—法尔DF2604等大功率拖拉机产品的推出,使外资品牌所属的“重量级选手”赚足了眼球。
在美国爱科集团展台,记者看到1000多平方米的展台聚集了爱科在中国的四大核心品牌的20款高科技农田作业机械,阵容庞大。其中屡获国际殊荣的麦赛福格森大马力拖拉机MF7624是第一次在中国亮相。爱科集团高级副总裁柯嘉瑞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这款拖拉机遵循时尚和实用的家族风格,拥有一系列创新的功能和配置,从而使其拥有出色的动力和卓越的性能。
尽管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在展会上亮出了自己的高端产品。但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我国农机工业产品的总体技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自动化、智能化、还是全程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特别是高端农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目前我国70%以上的农业机械产品的高端加工设备和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基本都依赖进口。”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世昆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认为,中国农机行业要在高端领域有所作为,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技术路线,同时强化协同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机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
配套农机具势头猛
配套农机具参展数量增加是本届展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展会期间,国际知名专业农机具厂商如库恩、格兰等均携产品参展。格兰带来多款针对北方旱作区农业使用的新型机具。其精量播种机,可使每亩作物增产10%,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玉米亩均增产可达200斤,每公顷土地作业费可节约500~800元。
爱科集团、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等也都展出了播种机、联合整地机等多种农机具。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专业农机具企业也携新品参展。整机企业也有配套机具展出。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还联合九方泰禾国际重工有限公司首次推出“进口农机具及农业规模化生产解决方案展示交流会”,现场进行进口农机具展示,包括自动化灌溉设备、耕整地设备等。
“今年的农机具明显增多,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罗锡文在参观农机具展区后对记者表示。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以拖拉机为代表的整机产品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与之配套的农机具进展缓慢。中国农机院有关专家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机配套水平低,在比较发达的省也只有1∶1.64,而国外一般在1∶6。
不过,本届农机展已传出一个明显的讯息,那就是中国配套农机具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记者手记
见证者
全国农机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主要功能是计划排产会,市场经济初期演化为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只有交易而没有展览展示。
当时农机产品短缺供不应求,是卖方市场,会上如果不订货或订不到货,来年经销商就无货可卖,因此当时的订货会非常火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机产品不再是紧俏商品,而且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订货交易会也随着潮流向交易和展览展示双重功能方向发展,并且展览展示的功能逐步占据了绝对地位。
新世纪以来,全国农机展的参展企业都超过1600家,参观观众10万人次以上。参展展品涵盖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所需的装备及其配附件,还包括了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农用工程机械、农用汽车等各种设备及其配附件。
如今的全国农机展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农机大展,被誉为农机界的“广交会”,是国内外农机人士不得不参加的展会。成为了农机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也是农机研发、生产、流通、使用领域,以及农机管理、鉴定、推广系统交流的“大舞台”。
正如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所言,全国农机展已成为国内外农机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农业机械生产、流通和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成为宣传我国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的重要阵地,成为我国农机市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
展会规模的扩大以及影响力的提升,与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近几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农机工业进入急速发展时期,规模迅速扩大,企业参展热情空前。
可以说,60年的全国农机展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史,她见证了中国农机工业的阴晴冷暖,书写了农机人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辉煌篇章。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会的进一步推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前景光明,未来十年仍是我国农机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农机展也将继续见证行业前进的每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组委会在发掘展会功能方面还可以有更多的作为。例如,在凝聚行业精神、塑造行业文化方面发挥作用;在倡导尊重知识产权方面有所行动。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宗旨,开展更多有价值的品牌活动应是展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期待,全国农机展在引导农机行业进步上有更大的作为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