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峰农机疯狂并购经销商思变 农机帝国疲态初显
在创下半年来股价新高仅一日之后,1月23日,吉峰农机逆市大跌6.92%,创下9个月来**大单日跌幅。此前半年,其涨幅逾30%。
吉峰农机同日发布的一份2012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告,无疑成为股价反转的始作俑者。公告显示,公司2012年净利润预计为703.85万~2815.38万元,同比下滑达60%~90%,为其上市以来首次业绩下滑。
而公司去年三季报曾预计下滑30%左右,记者注意到,截至1月19日,对该公司2012年度作出业绩预测的共计3家机构,平均净利预测竟达5600万元,同比下滑仅为19.96%。
与此同时,吉峰农机高速扩张下的主营规模增长则仍在持续。其2012年营收将达53.82亿元至58.95亿元,同比增长5%-15%。
两组完全背离的数据,让吉峰农机规模扩张下的运营低效暴露无遗。有农机业内人士对其不乏担忧:“倚靠融资并购扩张路数已尽,吉峰农机又将拿什么来拯救农机帝国?”
四季度的业绩滑铁卢?
出乎机构意料的关键变化发生在去年第四季度。以前三季度约4200万元的净利润测算,吉峰农机第四季度不仅未实现盈利,反而亏损约1400万到3500万元。
不过,公司对于业绩下滑的解释并无新意。第一位原因仍是其工程机械板块所表现的业绩低迷。
历年财报显示,吉峰农机工程机械业务始于2009年,当年营收占比为1.91%,2011年飙升至22.75%,与此同时,公司传统主营农机占比则由84.57%降到了64.97%。如此来看,单纯依靠农机业务,公司营收仍存在10%左右的增长。
但这似乎仍难抵挡公司相关费用的增长。据公司称,因主营农机业务需代垫的国家补贴资金规模增加,致使向金融机构融资成本持续增加,导致财务费用支出增长。同时,公司规模扩张下的经营管理费用支出亦有较大增长。
“四季度为行业传统淡季,业绩缩水一般较为正常,但主营出现亏损可能性并不大。除非有大幅费用的计提和支付。”四川某农机行业人士称。在他看来,吉峰农机四季度农机补贴大幅结算之后,应收账款会有所下降,财务费用在有经营资金补充的情况下,应该不至于有太大增长。
而吉峰农机在四季度还加大了现金流的管控。如总体控制和压缩供应商年末推出的现金买断式台阶返利商务政策,以减轻买断库存现金流出压力等。
显然,这对公司业绩增长并未起到积极作用,而伴随公司省外主要梯级控股子公司所在区域销售业绩逐步增长,归属上市公司权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迫摊薄。
“公司管理制度上做了积极调整,但因近两年扩张较快,成本上升的确严重,在缺乏更多资金运转的情况下,业绩的良性增长势必也受到影响。”面对净利下滑质疑,公司某高层告诉记者。
在其看来,公司四季度的业绩骤降早在下半年之初已经显现,而亏损超出预期则与扩张过快导致的费用大幅增长有密切关系。
并购战略逐渐失效?
事实上,早在四季度之初,四川某农机销售商就曾告诉记者,吉峰大农机战略以及并购扩张举措,存在市场难以融合的弊端,业务发展会受市场环境改变而尾大不掉。
纵观吉峰上市三年来的发展情况,公司热衷于以超募资金四处并购扩张,但皆难见效率。除连锁网点遍地开花,难有管理绩效提升,相反却受到了管理及成本费用的急速上升拖累。
这几乎是吉峰农机在其西南发家地所沿用的老路。即通过捆绑当地经销商,间接切割市场份额。但因“农机补贴资源本地化”的潜规则,吉峰每次市场扩张的资金成本不菲,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其并购资金几乎都以千万元计。
事与愿违的是,诸多并购效果却不明显。梯级控股的投资结构导致其控股地位较弱,利润摊薄严重,**终,市场看到的是公司营收规模大了,利润却少了。
此外,管理上鞭长莫及,漏洞较大,单店利润率趋势向下,而资金优势变弱,连锁发展受阻,特别是因为竞争而无奈合作的连锁店,随着资金紧张,利益冲突加剧。
有经销商告诉记者,吉峰其实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商业模式,公司能做的服务很多经销商都能做,只是没有那么多资金。正因为吉峰的巨额募集资金,他们以前才选择合作,因为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可探索更多的销售模式。
面对如今募资弹尽粮绝、融资日趋乏力的吉峰农机,经销商则已开始思考自身出路。据前述经销商称,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单独操作,特别是吉峰市场较弱的地方。即便是原有的市场,只要自己有实力和精力去活动,也依然能从吉峰口中夺下一块肉。
显然,资金链趋紧的吉峰农机已然陷入两难境地,要发展势必需收缩扩张战线,拓展全新业务;而要扩张,却又要承担高负债风险。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