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农机推广在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农机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农业机械的新技术、新成果通过农机推广被转变为生产力,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机化事业从单一的生产过程机械化向多产业的全程机械化发展,从原来的产前产中机械化为主,向农业生产产后更广泛地延伸,传统模式的农机化推广工作已成为过去,使得现行农机推广工作在体制、观念、信息等方面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实践,针对现行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农机推广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农机推广工作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不高
农机站被合并以后,原有的农机资源包括办公场所、农业机械等被挤占或卖掉。过去,农机部门召开先进农机具现场会时,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并拨发一定的推广资金;而现在,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甚至没有。
2. 现有的推广机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1)推广的方法单一。很多地方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技术”的方式,推广工作主要靠开会、印发材料等传统手段。
2)运行机制僵化。推广机构的运行机制不活,行政化倾向严重,难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要。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对农机部门的依赖性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推广工作没有随着农业产业调整而调整,推广观念没有完全转变,没有打破原来的框框。
3. 忽视了农民在技术推广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既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终使用者,也是农机推广者;既是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受体,也是使用主体。而一些农机推广工作人员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农机技术推广实践中,推广初期农民往往抱着怀疑态度,当农民亲眼看到新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时,他们才会自觉使用并宣传新技术、新机具。而且,他们对新型农机具的认可程度,往往决定了农机推广的成败。
4. 农机与农艺融合不紧密
农机技术推广以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具为主体,但不能独立于农艺而存在。任何农机技术只有与农艺有机结合,才能称得上实用,才能显示其优越性。因此,农机推广部门要和农业、土肥、植保等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相互配合,同步推广农艺技术,加强技术指导,使农机与农艺衔接起来,使农机化技术真正发挥高效增产的作用。以水稻种植为例,在推广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水稻机械化育秧及插秧新技术时,对种子有一定的要求,然而各种子销售点出售给农民的水稻种子品种繁杂多样,给水稻机械化育秧带来极大不便,农机技术推广干部只能亲自为机插农户选种、育秧。
5. 乡镇农机推广力量薄弱
基层机构改革以来,一些农机站转制成企业性质,另一些农机站合并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或推广中心)。农机推广人员被纳入乡镇统一调配,无法做到专职专用,严重影响了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断层、老化现象严重。
6. 农机推广内容落后于新形势的要求
长期以来,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往往注重产前、产中或产后粗加工机械化,而忽略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只重视粮食作物机械化,而忽视经济作物机械化;只重视农田作业机械化,而忽视农业工程等领域机械化,使得农机推广的产品与需求市场脱节,造成推广部门想推的推不动,农民想要的又没有。
二、农机推广工作的有利局面
1. 对农机推广工作提出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其中对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扶持力度连续几年翻倍增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农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农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农机推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 新机具、新技术不断涌现
农机化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使农机化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需多高科技、精细化、智能化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应运而生。这些高科技含量的新技术、新机具,需要农机推广部门的试验、示范、推广,才能被农民所接受,农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积极主动找上门来,为推广系统参与市场化服务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三、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 争取政府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机推广投入的力度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机投入体系。在农机购置补贴、农用燃油补贴等方面对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给予更大支持。要努力争取各级农机购置补贴和项目资金,增加农机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要突出发展重点,统筹发展规划,集中使用补贴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优先向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和专业户提供各种低息贷款;鼓励农机大户以及更多的农户购买先进农机具,形成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同时,各级推广部门要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试验示范基地和为民服务的手段,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技术推广的需要,逐步达到推广技术规范化、示范带动基地化、项目实施程序化、推广手段现代化。
2. 建立并完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乡镇党委、政府也要把农机推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段程,成立农机推广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挂帅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实际工作中要统筹安排,制定规划,保证经费对在农机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一方面乡镇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应给予重奖,并在生活待遇、干部提拔、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对农机推广方面的先进典型,要及时给予精神鼓励和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鼓舞和教育广大农机推广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县农机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业务的职能,制定和建立一套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务实高效的农机推广工作的管理机制,健全有关法规制度,使农机推广工作在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的导向下有效运行。
3. 推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机构改革是一门比较艰难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真抓实干,从人财物上给予重视和支持,推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使基层乡镇尽快设立专门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归口县级主管部门管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贯彻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文件精神,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并将农机化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应从财政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推广专项经费,以保证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
4. 组建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
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是当前农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合理配备,强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要加大基层农机培训力度,加强乡、村两级农机科技队伍的培训工作,有计划的组织学习新型农机知识,熟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掌握试验、示范操作、维修保养等技能,以便更好地教授农民、服务农民;加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和监理水平,管理到位到边,在保证农业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的同时,**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5. 建立乡镇农机中心站
农机推广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不是一二个推广人员就能完成好的。鉴于当前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奇缺,可以按照区域布局,整合原有资源,合并建立乡镇农机中心站,由乡镇政府负责人员管理,由县级政府负责资金发放,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农机推广力量,而且解决了人员对工资发放的后顾之忧。同时,规范制度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胜。
6. 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经济合作组织
各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对农机大户要按照政策予以优先安排,其他农机化推广项目也要尽可能安排在农机大户中实施,以促进农机大户的发展。农机管理部门要在“民办、民用、民受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机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引导他们走向市场,提升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识和本领。
7. 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加强农田规划,建设适合机械作业的高标准农田,搞好机耕道路配套工程,便于机械化作业,要逐步引导农民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道路,解决大机器与小田块的矛盾。同时,要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与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农机和农艺的**佳融合方式,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8. 安排专项农机推广经费
主要用于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和示范适当增加培训经费,专门用于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打造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农机推广队伍。增加农机推广系统投入资金中的比重,从而确保农机推广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9. 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农机化示范园区
重点示范推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机设备。以示范园区为依托,搞好试验示范和推广、培训等工作,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题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吴明建 福建省浦城县古楼乡农机站)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