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增”背后的隐忧
“十连增”背后的良田之忧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但是,如何在连续增产后续写丰收,依然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随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公布,良田建设给人带来了希望,但其面临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刚刚在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粮食安全”放在了首要地位,强调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无独有偶。1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出,中国到2020年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
尽管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但是如何在连续增产后续写丰收,依然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因此,在专家看来,《规划》中提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望成为未来粮食增长的主要方向,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面临的问题亦须足够重视。
增产基础薄弱
“这几年农业技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日益显著。新品种和农机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等,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巨大。”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告诉记者。
然而,在他看来,我国粮食增产的基础依旧比较薄弱,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是很普遍。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也认为,“十连增”的背后有着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一部分农业资源和环境已经处于非常疲惫的“亚健康”状态。
据统计,2003~2010年,我国粮食耕种面积增加了10466千公顷,增长10.5%;油料和棉花的播种面积则分别下降了7.3%和5.1%。
“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势必会挤压其他经济作物的生存空间,使其面积缩小或生产重心朝偏远或条件相对劣势的区域转移。”张卫建担忧地说。
耕种面积扩大的同时,我国粮食生产格局也发生了空间变化。以水稻为例,其产量重心正向东北方向偏移。“这就要考虑重心转移后新区域承受能力。比如,水稻朝北转移,会加重北方用水紧缺,资源环境的承载负荷也会增加。”张卫建说。
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8.26亿亩,其中中低产田占70%以上。自1988年以来,我国设立土地开发建设基金,重点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只是保证今天的吃饭问题,更多的是保证十年、二十年后的粮食安全问题。”王济民认为。
然而,在专家眼中,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现状并不乐观。“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哪儿好建,就先建哪儿。”王济民说,建设者多从投资见效快的角度出发,其实改造中低产田才是重点。
据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所需投资为1000~2000元。这意味着,要实现刚刚出台的《规划》,所需总投资将在8000亿~1.6万亿元。
其中,配套水利设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事实上,近几年来,我国有效灌溉面积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长远来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问题重重。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看来,高标准农田应是良种、良田、良法和良态的均衡建设,然而目前其实质意义并未得到有效体现。
张卫建也认为,以前农业建设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区域性水利灌溉工程及调水工程,农田系统内部的生产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
与此同时,有专家表示,中低产田的投资效果要在5年后才能看到。因此,各地政府对此并不感兴趣或者难以下定决心。
科学促进丰收
尽管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重重障碍,专家们还是对其寄予厚望。
张卫建表示,政府应加大农田系统内部建设,在增加改良中低产田投资的同时,加大对良田建设的科技投入,须良田、良种、良法“三配套”。他介绍说,科技试验田和一般农民耕种田的差距**高可达一倍多,科学种田增产潜力巨大。
王济民也强调了技术配套的重要性。他认为,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素,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要重视农田的污染治理。
区域治理问题也引起了专家关注。他们认为,应继续开展有潜力地区的综合治理。上世纪,黄淮海的成功治理使其成为我国近30年来的粮食主产区,对粮食连续增产贡献巨大。
在王济民看来,环渤海滩涂区、海河流域以及南方的红壤地区等,都应组织大的攻关计划。“这些都是我们的增长点。”
朱英国则认为,一方面要致力于中低产田改造,一方面要保护高产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既高产、优质,又照顾生态”。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