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探索融资模式 加速农机合作社发展
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天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说:“ 我们采取土地流转、托管或入股的方式,今年承包了2100余亩土地,并实行水稻、油菜轮作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天地农机合作社只是重庆市众多农机合作社组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市扶持和引导发展农机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转变,真正实现了小合作、大服务。
农民热切盼农机,合作社需求巨大
近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开始凸显。许多农民已无法承受传统高强度的耕作,种田成为了难题。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力的外流,给农村带来了另一重大问题,就是土地抛荒问题。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带,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加之山边农田地力差、产量低,很多人都不愿再耕种,从而一度出现农田成片抛荒现象。
针对农民对农机作业需求量大的现实,今年,云阳县盘龙供销有限公司顺势而为,领办成立了重庆市首个由工商资本投资入股领办的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云阳县禾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该社以股份形式组建,现有成员15名。合作社全部农机设备由盘龙公司出资购买,有14台适合山区作业的合盛IZ—105型耕整机,为该社**大股东。其他入股农民每股100元,且入社、退社自由。
2013年秋收,农机合作社小试牛刀,便取得了显著效果。石楼村村民王遵祥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今年他种植了1.3亩水稻,以前要10多个人一天才能收割完,今年请合作社机收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而且稻田里没有抛洒稻谷,比人工收割干净得多。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对比账,按照传统的收割方式,请人收割至少要700元,今年用机器收割只给了250元,还做了到颗粒归仓。
“采用农机作业,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还降低了种田成本。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和山边农田抛荒问题,现在有很多农民找到合作社,想把自家的田地转包给合作社耕种。”禾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笔者。
优惠政策一揽子,政府推广力度大
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但“贷款难,融资渠道少、贷款审批难,一直是制约合作社扩大再生产能力的一大‘瓶颈’。”重庆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要解决农机合作组织发展问题首要的是解决农机融资难。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农机投入新模式,今年8月研究制定了《2013年农机融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力争今年为全市政府扶持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提供农机购置担保贷款1000万元。重庆市各区县也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广农机服务,积极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例如,为整合农机资源,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劳动作业成本,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而导致土地撂荒及大型机具重复购置(闲置)等问题,渝北区根据实际情况,成立“1+x”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即在成立渝北区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社)的基础上,在两江新区外的有积极性、有条件的镇成立分社。总社及下属分社购置农机具,除享受中央、市级农机购置补贴外,区财政还给予补贴;为全区的困难农户、无劳动能力人员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也由区财政给予相应补贴。
重庆市农机局相关负责人称,通过市政府、各区县政府出台一系列积极的农机补贴政策,创新实施各种有效举措,必将吸引大量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从而大大推动全市的农机化推广进程。
市场前景无限好,农机服务收益大
“以前,每年农闲时我都要外出打工,到了农忙时节再回到合作社,忙完后再次外出打工。但现在不用这样折腾了,因为合作社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我可以在家门口实现打工和农机作业两不误。”重庆市长寿区骄骥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手陈会周满脸欢笑地对笔者说。
骄骥农机合作社一开始服务模式很单一,就是将农机租给成员,合作社收取折旧费,各成员为农民耕种、收割,根据土地情况每亩收取80-180元费用,这样的服务模式农机利用率不高。2008年,程惠泽说服村民将大面积水田“打包”交给合作社作业,费用较市场价略低,当年作业面积就增加了800亩;2011年,针对长寿农机维修几乎是空白的实际,合作社先后面向该区成立了10个维修站,年均维修农机2000台次;前不久,合作社又拓展了新的服务领域——与生产微耕机的重庆犇牛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揽下了该公司的售后维护业务,双方还约定,农闲时合作社成员可以到犇牛公司打工。
如今,骄骥合作社拥有成员183人,各种农机179台。尤其是多种服务模式,促进了合作社作业面积逐年扩大,如今已达4万亩/年。2010年,骄骥农机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举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个词,同时鼓励和支持土地承包给专业投资者、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壮大重庆市农机合作社规模,带动农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