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市场面临调整 从危机中探寻生存之道
“某县农机局局长表示,该县微耕机市场在2013年已经处于饱和。2014年基本没有新增需求,被占地农民手中需要流转的微耕机有201台,其中有87台愿意以废铁价成交!”重庆新三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延松先生这样说道。
2014年4月12日、13日,重庆新三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延松先生,做客国内**专业、**高端的中国农机行业精英QQ群“中国农机杂谈•166976109”与大家交流了微耕机的有关话题,内容发人深省。但是,他谈到的有些事让我困惑不解,既然微耕机是替代牛耕的**佳选择,是大中型农机无法媲美的多功能农用机械,为什么有些农民却要转让手里的微耕机产品?而且,竟然不惜以“废铁价”成交呢?我国的微耕机市场到底怎么了?未来,微耕机企业应该怎么办呢?
2014年我国微耕机市场进入调整期
据资料显示,微型耕耘机简称微耕机,也称耕耘机、包含管理机、园艺机。主要用于水、旱田耕整、田园管理、设施农业等耕耘作业的机器,均称之为微耕机。主要应用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以及平原地区的设施农业等。
微耕机的汽油动力,链条/齿轮传动结构
事实上,我国微耕机的研制和开发起步都比较晚,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发设计出微耕机,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中期,我国的微耕机才开始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1年,微耕机得到了较大发展。从2002年起至今,我国微型耕耘机的发展逐渐稳定。
根据特定市场开发的垂直轴蜗杆传动微耕机
徐延松先生指出,我国微耕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容量趋于饱和。微耕机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下滑之后,进入了调整期。主要表现为生产量下降,价格下降,销售量大幅下滑,利润大幅减少,但是,企业劳动力和资金成本却上升,产品同质化明显,低端产品低价、无序竞争严重,很多知名的农机大企业举步维艰。
重庆作为“中国微耕机之都”,从它的发展境况,我们可以窥探出我国微耕机行业整体的发展态势。重庆微耕机生产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2003年起,随着《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特别是中央和地方对购机补贴力度加大,重庆市微耕机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微耕机的水冷动力和链条传动箱体结构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在2009年前后,重庆地区的许多从事摩托车和配件企业,看到微耕机行业发展火热,“一窝蜂”都进入了微耕机领域。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为了获得国家补贴,一味扩大生产规模,不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这为市场巨大的产能过剩留下隐患。
另外,由于微耕机具有工具属性,功能并不复杂。导致,微耕机行业存在了一个普遍现象,即“移库销售模式”的存在,它导致了恶性的销售状况,**终,让销售无路可退、无利可图! 但是,随着国家的政策监管的不断加强,未来这个销售模式将行不通。
企业应该走技术创新 改进质量效益之路
不可否认,我国微耕机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危机源于很多方面:包括微耕机市场的饱和,巨大的产能过剩,微耕机的使用场所——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终用户的减少;新型多功能机械的崛起对单一功能微耕机的冲击;低价、无序的市场竞争以及跨国企业的竞争压力等等。未来,尤其是单纯依靠国家补贴政策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186微耕机底盘的组成部分上箱体接受发动机动力和完成变速
对此,徐延松先生建议,在微耕机市场进入调整期间,企业应该走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企业效益之路。比如,可以开展整机企业与供应商共同“合作研发”新产品的模式,或者采用“集成创新”的办法,即企业自己完成整体结构设计,然后直接购买相关的通用零部件,把这些外协件装配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如今,“集成创新”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做法。
探究微耕机的发展方向
徐延松先生表示,未来我国微耕机的整体发展方向,应该是能够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注重用户体验和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应该开发出舒适、高效、耐用的微耕机,当然,智能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首先,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企业应该针对不同作业对象和环境开发专用的微耕机机型。比如,重庆新三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了低成本,易用的微耕机产品,它使用柴油动力,设置了五档位变速系统,12岁到65岁的人都能操作,试验结果表明,劳动强度减轻了约30%,耕作成本(油耗)降低15%。这样的产品非常适合我国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的现状。
其次,企业应该丰富微耕机配套的机具,使得一机多能;改进微耕机所配套的动力,更换工作部件快速化,以便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节约更换偿同农机具的时间,微耕机与配套农机的拆换应该简单、快速。
再次,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微耕机将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据徐延松先生透露,目前重庆新三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正在开发机器人概念的微耕机,它将利用北斗系统和遥测技术,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功效比现在的提高了约30%,从刀具上和土壤方面进行了系统化设计。在资金保障情况下,预计今年10月可以看到样机。
**后,国内企业应该放眼全球,关注国外市场。如今,国外品牌的价格还是比较高,这给国内厂家一些竞争机会。有一些微耕机企业已经开始避开国内的市场,转而专做国外市场,进行出口导向型生产。
结 语
2014年的微耕机市场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值得大家反省。目前,微耕机的市场面临调整,企业应该在危机中,探寻生存和发展之路。正如,徐延松先生所言,企业应该改变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和技术适用、技术经济之路,改变价格战、战价格的方式,从这场市场滑坡中探寻生存之道。
当然,中国的农机产品应该从“便宜”、“爱坏”、“凑合能用”的固有的评价中走出来,打造“舒适”、“高效”、“耐用”的产品和形象。广大微耕机企业应适应市场需求,以人为本,注重用户体验,尤其要重视售后服务,毕竟有用户,才有生产和经营者的舞台!
而从宏观的角度讲,我们呼吁,我国微耕机的发展现状能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规范和引导微耕机行业,朝向有序和良性的方向发展。
目前,业界人士一直都比较关注“农机”适用“农艺”的话题,而套用在微耕机上,农机与农艺的问题,同样值得大家关注。但是,农机与农艺的不匹配,只是微耕机“推而不广”的原因之一。因为,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农业机械化,还会涉及到土地利用和改造,农村生物环境,农村能源等许多领域,尤其是“土地利用和改造”这个环节,如果中国的土地大多数都是盐碱地,不适合耕种,那么,别说微耕机难以推而广之,就是其他任何的农机,恐怕也都只能停留在研究实验和生产的环节,而不可能真正应用于农村的生产,那所谓的机械化将为企业创造效益,为农民增收,这些都将是空谈。所以,当市场出现危机,应该深刻反思的不仅有企业,经销商,还应该包括农机行业和国家的有关部门。只有协调和规划统筹发展,才能共同进步!(完)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