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农机4月27日上市定位分析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中型联合收割机龙头。公司主营联合收割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用于小麦、水稻及油菜等农作物的收获,是国内水稻和油菜联合收割机的主流机型,也是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两大品种之一。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联合收割机8189台,产品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等,并出口东南亚、西亚、非洲、南美洲等地。
二、上市首日定位预测
财富证券:9.9-13.2元
兴业证券:22.2-29.6元
星光农机:专注中型联合收割机的龙头
事件:公司拟于2015年4月1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新股。
投资要点
中型联合收割机龙头。公司主营联合收割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用于小麦、水稻及油菜等农作物的收获,是国内水稻和油菜联合收割机的主流机型,也是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两大品种之一。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联合收割机8189台,产品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等,并出口东南亚、西亚、非洲、南美洲等地。
公司竞争优势在于产品性价比高,适于山地丘陵地区。公司主营中型联合收割机,产品性价比高、含杂率低、损失率小、投资回报期短、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和外形美观,适用于我国占地总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地和丘陵地区,避开了适用于平原地区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的竞争。
土地规模化经营兴起,中型化农机前景向好。截至2012年末,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57.17%,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将兴起,农业机械化率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地势平坦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将朝向大型化和高效化发展,但山地和丘陵地带仍将以中型化农业机械为主,中型化农机前景向好。
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2万台多功能高效联合收割机项目。公司此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全部用于年产2万台多功能高效联合收割机项目(49789万元),项目完全达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3.2亿元,新增利润总额1.98亿元。
给予15-20倍PE估值区间为9.9-13.2元。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65%,其中小麦达到90%以上,水稻种收分别达到60%和85%,玉米达到50%的水平,油菜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15%和20%以上,农机的新增和更新需求到2020年前仍将保持稳定。按公开发行5000万新股摊薄预计公司2015-201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72元,行业平均PE估值范围在15-20倍,给予公司2015年业绩15-20倍PE估值区间为9.9-13.2元。若按照公司拟募集资金额计算,恰好足额募集的发行定价约为11.23元/股。
风险提示:农机购臵补贴取消或公司产品未能进入补贴名单。(财富证券)
星光农机-农机行业又一标的:联合收割机行业前三甲
投资要点
公司主要产品为星光系列联合收割机,可用于小麦、水稻及油菜等农作物的收获。下游包括流通渠道提供商和终端的农机使用者。公司属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公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客户基础持续巩固,已建立起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基础;2012年在联合收割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为1.01%。
2011~201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一定波动。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8亿元,至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6亿元。其中,201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实现50%和63%的大幅增长,而2013年和201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出现一定的下滑。
公司产品未来需求或平稳发展。我国目前收获机械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新增需求和更新换代需求。根据工信部的需求预测,2011至2015年,联合收割机总需求量约80万台,平均每年15万台以上。同时,我国联合收割机2012年保有量达到127.88万台,已形成了持续的更新换代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5年EPS为0.74元。参照可比公司新研股份、江淮动力和一拖股份的估值,考虑到公司产品未来需求情况和公司竞争力,及当前新股受追捧的投资风格,我们认为给予公司2015年30~40倍较为合理,合理股价为22.2~29.6元。
风险提示: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控制能力较弱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生产经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兴业证券)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公司亮点:
产品优势。由于产品和服务是公司创造独特价值的载体,公司关注能为用户带来价值的所有关键生产经营环节,并**终都落实到产品和服务之上,形成公司目前的产品优势和服务优势。技术研发优势。公司非常重视新产品及新工艺的开发,主要技术骨干均长期从事联合收割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目前已拥有84项授权专利。
质量控制优势。多年来,公司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一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文化,形成了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公司在工艺装备手段方面不断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因此,公司在生产设备投资规模不大、主要依靠外购和外协提供大部分零部件的情况下,有效地保证了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