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举办小麦机收启动仪式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现场会
6月12日,由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天津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联合主办了2015三夏小麦“开镰第一天”现场直播,展示了本市繁忙的麦收场景和农业机械化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成果。
麦浪翻滚,机器轰鸣,金灿灿的麦粒从收割机中“喷涌”而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上午10点钟,在本市静海县陈官屯镇西钓台村的麦田里拉开了本市“三夏”小麦开镰收割的序幕。
“三夏”就是“夏收、夏种、夏管”。收割麦子,种下玉米,还要追施肥料确保丰产。所以,这个时节对于农民朋友显得特别重要。
伴随着收割机启动的轰鸣,在200多亩的麦田里四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一起启动了田中作业。已经有十多年经验的农机手钱广有正在麦田中操作着谷王TB60型号的收割机。烈日直射下,驾驶室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39度,但是钱广有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工作早上五点开始干到晚上十二点,每天大概可以收100多亩地。用这些机器农民就可以直接种地了,效率也高。三夏时节争分夺秒,他们农机手不能有一丝松懈。
现场麦田收获完成后,玉米播种机随后就驶入了农田。在新型旋耕机的作用下,打碎秸秆,再将玉米籽种、化肥一起播撒进农田中。这种收割和免耕播种的方式,不仅节约了农民的劳动成本,使“三夏”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避免了以前燃烧秸秆对环境的破坏。市农机办装备管理处王全兴说:在秸秆不作处理的情况下完成播种、施肥以及秸秆覆盖的作用,能够实现了免耕播种,减少了一道工序。它把秸秆粉碎以后抛洒到后面,覆盖在已经播种的地面上,起到保水保墒、保护环境的作用。
直播现场,天津农村广播不仅及时回传了“三夏”粮食收获生产第一仗的声音,同时还邀请了农业专家现场指导农民使用农机具。从过去顶着太阳,腰酸背痛地用镰刀割麦子,到现在站在田边看收割机收麦子,农机化作业的效率显而易见。
2015年,为了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和作业服务水平,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将“三夏”农机化作业作为重点工作。市农机办装备管理处副处长相俊红在现场向农民们介绍了今年本市三夏生产的整体情况:今年小麦三夏的农机化作业预计20天左右。今年农机部门计划投入3100台的小麦收割机,完成全市164.7万亩的小麦收获。播种玉米也将是投入5000台玉米播种机。还将投入的植保机械、秸秆的粉碎还田机和其他配套机具。“三夏”农机化生产可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