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小麦跨区机收大扫描
——订单作业兴起 跨区半径缩短
六月,龙口夺食,风吹麦浪,机声隆隆。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收割,山西全省小麦跨区机收目前已基本结束。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业进度提前5天左右。盘点整个夏收,今年的机收市场趋于成熟,订单作业稳中求胜,跨区作业半径缩短,加之农机部门服务到位,小麦跨区机收得以完美收官。据初步统计,今年小麦机收面积988万亩,机收率为97.7%。
从“松散作业”向“订单作业”转变
近几年,随着农机保有量的井喷式增长,作业机具已接近饱和,小麦机收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参与跨区机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逐年减少,就近“订单作业”成为多数农机手的优选。
运城市是我省的小麦主产区。为了确保成熟一块,抢收一块,今年全市充分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型农机比较集中的优势,组织调度了6758台(含外来机具)小麦联合收割机,实行农机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服务;及时将周边4省200多个县的小麦机收信息通过运城农机信息网进行发布,引导联合收割机合理流动。截至6月22日,已机收小麦493.215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9.8%,全市“三夏”小麦机收基本结束。
与运城市一样。自6月5日开镰以来,临汾市先后共有230余名工作人员和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服务、指导“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建立小麦机收和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9个,签订跨区作业合同40余份,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4100余台,小型割晒机800余台,播种机械8000余台。
省农机局生产处处长令狐北久认为,“订单作业”有效避免了机械扎堆无活干,麦地空闲无机用的现象。通过开展“订单作业”,让农机合作社形成了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牢固、作业收益稳定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了“双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下,各地“麦客”逐渐增加,竞争也日益激烈,跨区作业正在减少。而随着农业经纪人的不断介入,目前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户通过合同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方式进行跨区作业的组织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专家指出,农机合作社与用机户签订作业协议,明确了服务范围、服务标准、服务收费等服务内容,然后按照协议开展机械作业服务,有效避免“三夏”作业机械盲目无序流动,大大节约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和效益。“订单作业”的悄然兴起,不仅让农民麦收吃下“定心丸”,而且让农机手是“稳中取胜”!
从“跨区远征”向“舍远求近”转变
“三夏”麦收历来被称为“龙口夺食”,农机跨区作业便是打好这一前站的关键,而在今年“三夏”生产中,记者采访时发现,传统的农机跨区作业模式却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许多农机手“舍远求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三夏”小麦跨区机收,自1996年启动以来,已经开展了19个年头,从成长期迈进了成熟期,跨区不跨省成为新现象。近几年我省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今年的机收率已经达到98%。以往每年5月中旬开始,我省约有2000台联合收割机有组织地奔赴河南、河北、陕西等周边省份跨区作业,开拓省外市场。待这些省份夏收完毕,我省南部小麦正好开镰,农机手们一路向北作业直到省内夏收结束,这就是所谓的“南征北战”。据悉,今年出省作业的机械仅有2000多台。
在总结今年“三夏”机收形势时,省农机局生产处副处长张进表示,一是今年大范围的长途奔波的跨区作业比较少,小范围的县区市跨区作业有所增加。跨区作业的半径由跨省长距离为主向省内流动为主转变;二是跨区作业的组织方式由行政推动为主向市场引导为主转变。
在曲沃县曲村镇北辛村的麦田里,农机手柴海峰熟练地驾驶着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在忙个不停。而往年的这个时候,柴海峰都在外地跨区作业。“去外省作业,由于人生地不熟,有时候老跑冤枉路,耽搁挣钱。现在河南当地的收割机增加了不少,竞争很激烈,钱是越来越难挣了!”农机手柴海峰说。
记者了解到,与前些年相比,近年来由农机部门组织的跨区作业队越来越少了。如今,大部分跨区作业服务队都是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引领。
令狐北久称,全省农机合作社有2000多个,现在单打独斗的机车少了,以合作社为单元,出去社会化生产的多了。集团化运行、大规模生产,开展“订单作业”,效率提高了!
从“牵线搭桥”向“授业解惑”转变
近年来,随着跨区作业区域的相对稳定,许多机手和作业地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再加上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的开设、免除跨区作业车辆过路费已常态化,农机维修服务日渐市场化,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开始逐步淡化,并从原先跨区作业的“牵线搭桥”向以培训、服务为主的“授业解惑”转变。
夏收市场成熟,也让农机部门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组织机具、机手抢收抢种已经不需要职能部门过多参与,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服务上。今年夏收期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对4000多名参加小麦跨区作业的机手进行了技术培训,维护保养和检修联合收割机8000余台;免费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4500个;设立24小时服务和投诉电话,为农机手排忧解难;在小麦产区各市县均已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负责引领机车安排作业地点,联系厂商排除作业机械故障等工作。
在小麦主产区临汾、晋城等地,农机部门的服务更为多样。
临汾市设立10个“小麦机收和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签订跨区作业合同40余份,向作业机车印发《机手明白卡》,提供机车调度等服务,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延长机械作业时间;设立市、县两级热线服务电话,并认真做好信息咨询到田、技术指导到田、油料配件到田和解决矛盾到田等“四到田”服务。晋城市成立22支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的机收突击队,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成立了17支以农机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为骨干的技术维修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服务;设立了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受理农民及农机手的咨询和投诉。
霍州市辛置镇后河底村农民宗林军,从2004年就开始经营收割机,已经干了十多年,一年收麦上千亩。宗林军信心十足地说:“农机局每年都会给我们办理跨区作业证,大大方便了我们在各区的工作。现在国家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了,让我们这些农机手越干越有劲!”
有关专家认为,政府职能和市场调节作用合二为一,是小麦跨区作业的好兆头。市场的成熟已让政府部门回归到监督和服务的本位,而不需要直接参与市场。
成熟的市场、到位的服务,都为今年全省夏收顺利奠定了基础。据农机部门统计显示,今年山西省小麦机收面积为988万亩,机收率为97.7%,比上年略有提高。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