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体育官网app
logo

看看五位农机院士如何选择专业?

中国农机化导报杨杰编辑整理 2016年06月27日

  每年的6月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彷徨、迷茫和忧虑的季节。对于高考学生来说,经历了6月初的高考,中旬焦急等待分数的公布,然后填报志愿,一切虽然按部就班,但总怕某个选择做错,命运改变。所以,对前途的希冀和憧憬,总有一丝不安和迷茫。同样,这个季节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也充满着未知的挑战。选择工作、选择就业,总是那么小心翼翼,满怀激情和忐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呢?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农机院士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有什么样的选择!无论是蒋亦元的无心插柳、汪懋华的坚定信念、任露泉的兴趣所向,还是罗锡文的责任使命感和陈学庚的永不放弃,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奋斗的青春岁月,对于学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借鉴!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放弃机电读农

  蒋亦元1928年11月出生在常州一个富庶的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蒋家位于觅渡桥附近的大宅子被烧掉了。年幼的蒋亦元逃难到嘉泽的乡下外婆家。滆湖边,农民顶着烈日在水田里插秧,弯腰收割水稻。这些画面,深深印入蒋亦元的脑海。

  中学期间,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受“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蒋亦元立志当一名技术专家。18岁,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的理(工)学院电机系。进入大学不久,他发现金大农学院有许多美国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美国教授执教,想起儿时在乡下亲见中国农村的贫穷与落后,便冒着失学的风险,改考金陵大学农学院攻读农业工程专业,从此走上了农业工程技术的道路。

  1949年南京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张克威到江南招聘建设人才,蒋亦元婉谢了留校任教聘请,来到哈尔滨的东北农学院任教。他培养的博士、博士后和硕士虽然数量不多,但绝大多数出类拔萃,享誉国内外业界。

  20世纪80年代,蒋亦元突破国际公认难题,创造出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器系统,解决了落粒损失大和不能收获严重倒伏水稻的问题,被国内外同行专家称为“为水稻种植者造福的一项重大发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我要选择一个亦工亦农的专业

  1932年冬天,汪懋华在广东省兴宁市出生,由于家庭贫困,汪懋华从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每年从11月开始,我们家就开始制作帽子。妈妈做缝纫,我剪帽子做模板,放学后拿到街上的小店铺去推销。”汪懋华说,在南方只有冬天才有人买帽子,过完年后就没什么活干,基本上一家的生计就靠冬天卖帽子换来的大米维持。

  汪懋华的学习成绩在兴宁一中一直名列前茅。1951年,汪懋华与同学一起赶了100多里山路,再换乘一条木船,沿东江而下,经过河源、惠州,历时两天两夜赶到广州参加高考。

  谈起为什么选择读农业方面的专业,汪懋华笑了:“当时我看了一些苏联电影,里面田野里那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太漂亮了!而且我数理化好,我要选择一个亦工亦农的专业。”

  **终,汪懋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系。

  机会常常青睐勤奋者,汪懋华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取了留苏预备研究生。学校领导基于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建议他学农业电气化专业。“当时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要我留学回来后到电气化系当老师。”汪懋华在前苏联3年半的留学岁月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开阔学术视野。“我觉得留学经历对我太重要了,可以接触不同文化、思想,看问题的视角也会更宽一些。现在只要有机会,我都支持学生到国外搞研究合作,然后再回来,这样往往进步很大。”1962年,汪懋华以全优成绩结束学习,获得了前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到母校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电气化系(现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任教。

  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选择和泥土打交道

  1981年,任露泉在吉林工业大学拖拉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后,被留在该校农机系拖拉机专业从事教学工作。次年,他到洛阳进行拖拉机负荷车设计调研,偶然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挖掘机铲斗中的土怎么也抖落不掉,人们不得不停下紧张的工作,一铲铲地清除。

  这极其平常的一幕,落在任露泉眼里、心上,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出生在江苏农村,从小就和泥土打交道。此情此景,让我感到了一种责任,也迸发了一股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冲动。”从洛阳回来,任露泉就把自己想研究土壤粘附的打算告诉了导师陈秉聪教授。陈秉聪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项研究非常有价值,但肯定也是非常困难的,也许几年出不了成果,如果有决心,可以试试!”他听得出,导师是支持他的,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的难度,使他冷静而缜密地思考这个问题,他不再犹豫了,毅然选择了研究土壤粘附这一课题。

  1983年,任露泉家住在工大新村,孩子每天上下学总要路过一片田鼠乱窜的稻田。放学了,孩子就一头扎进田里捉田鼠,可往往是田鼠没捉到,还把自己弄得像只小泥猴儿。听了孩子的“控诉”,任露泉心里一动,亲自前往稻田观察。一只被几个孩子追赶得正欢的田鼠在泥泞的土里快速穿梭,突然窜到任露泉面前。任露泉惊讶地发现,那只田鼠全身的皮毛竟是干干净净,丝毫没有粘上泥土。他眼前一亮,茅塞顿开:何不把田鼠的本领移到地面机械上来?霎那间的灵感立刻传遍整个神经,任露泉随即联想到蚯蚓、蜣螂、蚯蚓、穿山甲等生物都具有类似本领,他激动不已,一个用动物的不粘本领解决机械粘土问题的想法在脑海里渐渐明晰。就这样,“地面机械仿生脱附减阻”的研究方向确立了。

  任露泉发现了仿生科学领域的生物脱附减阻特征规律,提出了生物形态、柔性、电渗、构形和组成等多因素综合脱附减阻理论和生物非光滑理论,开拓了农业机械、地面机械仿生设计方向,在业内享有崇高声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选择农业永不后悔

  50多年前,那时罗锡文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双抢”季节,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他从床上拉起来到田里去拔秧。天大亮后才回家吃饭,吃过早饭后,又赶快下田去插秧。插秧时,他不时站起来伸伸腰,妈妈看见了,立即说,小孩子有什么腰,赶快插!当时他就想,什么时候不要人插秧就好了。这坚定了他献身农业的决心。1969年7月,罗锡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1982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在农业工程系任教。

  当老师,每年罗锡文都要招收几个研究生,有些研究生一进校就跟他说,他想搞计算机模拟和仿真。罗锡文说,可以,但是我建议你换一个导师,因为我主要是研究农业机械的。研究农业机械一定要下田,要亲自到田里去操作机械。机器好不好用、农民满不满意,仅靠在计算机上模拟是不够的,必须到田里试过才行。所谓脚踏实地就是要两只脚踩在泥土里面去感受土壤的性质,估计农机具下去后会是什么状况,应该怎么设计适用的农业机械。如果不准备下田,就设计不出**好的农机。

  罗锡文大学本科是学无线电技术的,参加工作后曾搞过一段时间的汽车教学和科研,现在主要研究农业机械。所以曾有人对他开玩笑说,你是从“天上”到“路上”到“田中”,你后不后悔?他回答说,永不后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机械是永恒的事业,我对我的选择永不后悔,我永远热爱我们的农机事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中专生从不放弃追求

  陈学庚1964年考进兵团奎屯农校,学的是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分配在兵团工作。46年来共研究开发了5类32种新机具,重点解决新疆棉花生产机械化遇到的突出问题,受到兵团**高嘉奖。

  陈学庚进入奎屯农校后,学校搞勤工俭学,所有的学生都去打土块,因为个头小,体质弱,他每天打出500块都困难,而其他同学每天能打出800至1000块土块。“有些不甘心”,他回忆着。几番琢磨,他做出了一个木质的土块模,有轮子,负重也不错,一次打6块土块,推动即走,比普通端着走的模子多4块,又省力效率又高。到了倒土块的地方,用脚一踩土块模下的一个机关,土块模便自动翻下,将打好的土块卸到地上。

  “厉害!当时同学们都很佩服我。不料土块模在晚上倒入一池水中,将木质轮轴泡得膨胀了,第二天无法再用了。”陈学庚哈哈大笑。那是他的第一次设计。

  在陈学庚的研制生涯中,他**得意的作品是2BMS铺膜播种机。滴灌精量铺膜播种机则代表着陈学庚农机研制的辉煌。40多年里,陈学庚一直在兵团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从**初的“土块模”,到后来创造播种、耕整、节水灌溉、中耕施肥、田间植保5大类农业机械新机型的专家,以及实现推广机械32个新品种,达2.4万台的斐然成绩。在40多年的岁月里,陈学庚充实而又快乐,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农机研究中。

  两院院士不乏高学历者,陈学庚只有中专学历,但他并不遗憾。“这些年来,有很多机会去提升学历,但因为怕耽误研发就放弃了。人生之路各有走法,不是说一个人有了高学历,他才是人才。只要他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受到认可,他就是人才。”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