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体育官网app
logo

春管春播由南向北陆续展开 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扎实推进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2017年02月16日

  “立春”已过,“雨水”将至。农谚讲,雨水到来地解冻。目前,黄淮地区小麦已开始返青起身,春耕备耕也从南向北陆续展开,即将全面进入春管春播的大忙季节。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省反映,各地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春管春耕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迅速行动,广泛动员,聚焦重点,强化措施,抢前抓早落实春管春耕各项措施,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资料图

  当前春耕生产有四个特点:一是夏粮生产基础较好。今年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开春以来,各地早抓早管,落实促弱转壮措施,苗情转化升级较快,目前主产区大部小麦苗情总体正常,是近年苗情基础较好的一年。特别是秋播以来降雨充足,占小麦面积80%以上的旱地麦长势普遍好于上年。二是结构调整势头良好。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加强信息引导和政策落实,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各地反映,今年稻谷、小麦口粮品种面积基本稳定,“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继续调减,有市场缺口的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和优质饲草等作物面积有所增加。棉花面积继续小幅下滑、糖料面积止跌回升,油料、蔬菜面积增加。三是农资供应量足价稳。“两杂”种子供应充足,化肥、农药、农膜供应能满足春耕需求。据我部监测,1月份化肥价格总体稳定,农用柴油价格涨幅增大,水稻、大豆等种子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玉米种子价格有所下降。四是备耕动手早行动快。各地立足“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关注农民需求,加强指导服务,扎实推进春管春播顺利开展。东北地区加强玉米、大豆收储政策宣传,指导农民科学备种。冬小麦主产区提早组织专家制定春季麦田管理意见,落实关键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南方稻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早准备水稻秧田,为适时春播、一播全苗打下良好基础。

  各地反映,今年春耕生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难度较大”:一是春季田管难度较大。受播种期间持续降雨天气影响,小麦播期拉长,黄淮海部分早播麦长势偏旺,江淮部分晚播麦长势偏弱,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任务艰巨。二是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小宗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空间有限,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担忧,调什么就可能价格下降,调了也可能稳不住。三是绿色发展难度较大。改变农民习惯的大水大肥生产方式,需要花大力气。

  针对春耕生产存在的问题,农业部及早安排部署,在立春第二天就对春管春耕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坚决打好今年农业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第一仗。同时,组织专家制定下发春季麦田管理意见,派出5个督导组分赴夏粮主产区和春播重点地区开展工作督导,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措施落实,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赢得主动。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确保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是首要任务。“一年之计在于春”,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和绿色发展的导向,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有力有序推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努力保持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好势头。一是全力稳定粮食生产。集中力量保口粮,落实好稻谷、小麦**低收购价等政策,力争稻谷、小麦面积稳定在8亿亩。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强化分类指导,创新推动“促弱转壮、病虫防控”关键措施落实到位。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划定粮食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二是扎实推进结构调整。落实米改豆、粮改饲等政策,聚焦“镰刀弯”等玉米非优势产区,力争再调减籽粒玉米1000万亩,减少无效供给。大力发展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麦、优质蛋白大豆、双低油菜、高产高糖甘蔗等大宗优质农产品,扩大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油料、地理标识产品等,拓展高效供给。三是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整建制创建,集成组装一批节本增效、绿色发展、循环利用的技术模式,引领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应用化肥农药减量控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四是切实加强防灾减灾。突出抓好旱灾、洪涝、低温冻害等灾害防范,及早制定预案,做好主动应对的各项准备,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加强病虫监测预警,突出抓好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等重大病虫防控,特别是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早防早控、适时防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实现“虫口夺粮”。同时,狠抓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供应,确保安全。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