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农机科教事业蓬发 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我国农机科教事业蓬发,硕果累累,农机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农机科技研发和农机化技术推广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从需求拉动型向创新驱动转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我国农业机械化科研开发与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主要农作物及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技术装备加快推广应用,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采收技术研发实现新突破
2017年,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采收装备制造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特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摘穗型和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研发成功,突破了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瓶颈。开发了10公斤/秒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和6行玉米收获机,玉米籽粒收获机械、智能高效穗茎联合收获机研发成功,粮食作物采收机械正朝着大喂入量、高效减损方向发展。马铃薯、花生等地下果实联合收获和分段式收获机研制成功并开始推广应用,花生四行、六行收获机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大型采棉机摘锭制造工艺,适用于黄河、长江棉区的中型采棉机研发进入试制阶段;创新开发了短甘蔗收获技术工艺,甘蔗收获机的研发已进入新阶段。粮食烘干机械发展迅速,年烘干总量达到180亿斤,年增速20%左右。
播栽机械质量大幅提高
2017年,我国成功开发了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精准化多功能复式联合播栽作业装备,标准化、机械化技术日益成熟。油菜毯状苗移栽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开辟了油菜机械化种植新途径。工厂化、智能化育苗播种成套设备在精播、匀播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基本能够满足我国水稻、油菜、蔬菜等作物精准、高效、规模化种植要求。马铃薯、甘蔗等种植机械日趋成熟,推广速度加快。水稻机械精量旱穴播技术与机具示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金银川镇一团连续取得高产。2017年10月7日,经专家测产验收,示范方平均亩产1069.9公斤。
水肥药施用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面对水土资源刚性约束,我国开发了一系列微滴灌和大型喷灌机设备,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实现了循环利用和规模化运行。化肥深施、侧施技术装备和有机肥撒施装备研发速度明显加快,高地隙植保机械、无人植保飞机研发取得一系列成果,基本能够满足到2020年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目标要求。此外,农田精细平整控制技术、高效施药关键基础部件、水肥精准控制技术、自动测控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也取得可喜进展,部分技术达到国外同类先进水平。
农机农艺融合深入推进
近年来,农业部先后制定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油菜、花生、甘蔗、棉花8大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有力促进了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每年发布12项农机化主推技术,引领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在主要农时季节举办农机化技术培训班、田间日等活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机化科研教学单位,引导各类科技项目研发的新技术新装备在示范区进行集成和示范。多次召开农机农艺融合研讨会,推进机械化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建立与完善。
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壮大
据**新统计,全国拥有30多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50多所高校设置了农机化相关学科,有60多家省级以上试验鉴定、推广等机构。从事农机化科研工作的人员总数超过1.87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约占18%,中级职称人员占28%左右;企业科技人员约占5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机化和农业工程岗位专家达到100多人,地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普遍增加了农机化科研人员比重。
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
围绕战略性前瞻技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重大装备验证以及成果转化等,我国建设了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农机化科技创新,农业部成立了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和11个专业组;布局构建了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建设了一批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和科学实验基地。此外,教育部、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也构建了一批部、省、行业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雷沃重工、山东永佳、河南全丰、内蒙古呼和浩特农机院等4家行业骨干成立了国家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农机化重点研究项目顺利实施
通过实施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一批国家科技计划,开展了农机化基础研究、信息化智能化高技术研究、农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关键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启动实施了“智能农机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国家“化肥农药减施”“粮食丰产增效”等其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也将农机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设立作物秸秆还田、残膜回收、大豆、茶园、设施农业机械化等10个项目。山东省、广东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单位设立了农机化科研专项,支持薄弱环节农机化技术装备研发。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