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共享需破多重藩篱
用手机扫二维码、交押金之后,就能开锁,农机就可以下地干活了。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器”模式相同,今年春耕期间,已经有企业,将这种共享模式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将“共享农机”投入到一些地区开展试点。
在农村,农机购买维修成本高、使用频次低,所以小农户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花钱购买。但是在当下的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体力也很有限,遇上春耕、秋收时节,非常需要农机收种,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因此,长期以来,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具租赁很有市场需求。
一些农机大户或者是合作社购买了农机以后出租给农户或者是以跨区作业的形式为农户服务,这种租赁的方式虽然满足了小农户使用农机的需求,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说,服务范围窄,只能是周边,即便是跨区作业,因为农机具的有限,也只能是某一个较远的地区,而且需要提前预订。还有就是时间局限,需要根据农机大户的时间协调自己的时间,总之无法做到“共享”要求的随时、随地。对此,**近一年来,一些农机公司在个别地区专门建设共享农机具调度平台,通过互联网下单方式,对接空闲农机、农机手以及有需求的农户,同时采用设立服务站的形式来进行推广,尝试农机共享,引起了很多农民和农机手的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农机”发展前景很好,但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农机需要达到一定的使用量,才能保证企业的收益,这是“共享农机”能否存在的前提。二是农户需要掌握操作技能。现在农村留下来种地的大多是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对他们需要培训。帮助他们不但可以操作小型农机,而且还要能够操作大型农机,只有这样,“共享农机”才能得到推广。三是需要维修维护。不同于“共享单车”,农机具便宜的也要五六万一台,相应的,维修费用自然很高。如果农户扫码使用后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对农机造成了损坏,那这个损失如何承担?再者说,高价的农机还存在相当高的丢失风险,因此安全回收也是个问题。总之,农机实现共享,还需突破多重藩篱。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