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体育官网app
logo

国产插秧机龙头崛起欲改格局 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尚有很大空间

经济日报 刘 慧 2018年06月06日

  近日,在江苏省盱眙县旧铺镇,农机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在整理插秧机上的秧苗。

周海军摄(新华社发)

  当前,在拖拉机、收割机等传统农机产品销售业绩下滑形势下,插秧机异军突起稳步增长。究其原因,水稻机械化发展的落后,为插秧机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但同时,插秧机低端产品大量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国产插秧机需要抓紧创新研发,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争取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日前,在由中国农机化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插秧机技术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为插秧机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插秧机制造企业需要整合国际国内人才、资金、技术和装备等要素资源,解决创新研发能力弱、制造能力弱、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

  近日,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在江苏建湖县开展2018年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培训班,公司生产的插秧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经过短短六七年跨越式发展,苏州久富插秧机销售量从2012年的20台,跃升至2017年的15000多台,不仅改变了插秧机市场格局,还打破了外资企业对高端插秧机市场的垄断。

  苏州久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大、单产**高、总产**多的粮食作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为4.5亿亩,种植区域广泛。但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为44.45%,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家着力推动水稻种植机械化,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每年新增1000万亩以上。“水稻种植面积每增长1%,就需要1万多台高速插秧机,发展潜力巨大。插秧机是农机行业下一个增长点。”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会长洪暹国说。

  当前,插秧机在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低端产品大量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插秧机服务型制造业还相对落后,公平竞争环境还没有改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仍然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特别是公共研发平台滞后,行业试验数据积累、试验条件和方法严重滞后;企业运营管理比较粗放,制造手段不足,综合成本高,挤压了利润空间;标准严重滞后于产品,很多企业研发制造的新产品无法申请农机购置补贴。

  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努力。要充分整合各种要素资源,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抓源头创新,突破共性技术,补齐行业发展的短板。此外,要用市场化手段构建良性竞争的行业秩序,加大对国产高端插秧机的宣传推广,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长久有效的农机购置补贴机制。

  因地制宜创新突破

  当前,插秧机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有效供给不足,新技术、新产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苏州久富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正华认为,我国地大物博、水稻熟制复杂,为插秧机研发提供了很多创新空间,提高插秧机有效供给水平,实现“弯道超车”并非没有可能。

  插秧机制造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装备投资不大,自制部件不多,进入门槛不高,国内规模以上插秧机制造企业已有二三十家。但是,企业普遍创新能力不足,高端插秧机所需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仍需依赖进口。作为一个水稻生产大国,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研发生产出了世界上第**台插秧机,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核心工艺取秧、直接栽插的秧苗分插原理一直沿用至今。现在,插秧机制造企业主要采用日本研发的带土毯状育苗技术。

  “苏州久富快速发展的一个动力就是创新。”徐正华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打造中国的高端民族品牌和百年品牌。当前,国内插秧机大量使用毯状育苗平盘插秧技术,当秧苗插到田里后全部泛黄,返青需要一周时间,影响水稻产量。针对这种情况,苏州久富研发的插秧机采用钵体毯苗机插秧技术,提高了取苗准确性,减少了对秧苗根部的伤害,返青期从一周缩短到2天至3天,与平盘插秧相比增产8%至15%,成为深受市场欢迎的高端插秧机。

  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所长陈巧敏认为,在技术的研究与变革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农机农艺相互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广泛,品种熟制复杂,为插秧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研究课题,自主创新空间大,如复式作业插秧机、无人插秧机、杂交稻单少本精准插秧机、适应双季稻季节茬口紧地区的大苗移栽机,以及免耕插秧机新技术,都需要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满足丘陵山区需要的简易手扶插秧机和多功能、舒适化、智能化插秧机将成为插秧机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用心打造产品质量

  从技术层面来讲,我国水稻插秧机与国外差距不大,主要在于国产插秧机的制造质量、配件质量以及外观。在苏州久富之前,国内插秧机由于设计研发投入不足,智能化水平偏低,制造工艺不足,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导致国产插秧机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

  经济日报记者在水稻产区采访时,常见“洋品牌”插秧机在水田里作业。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崛起,种田规模越来越大,购买农机更关注农机质量的可靠性、舒适性,对价格不太敏感。江西崇仁县桃源乡西陂村种田大户宁佇今年购买了2台进口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每台插秧机13万元,价格虽然高,但是质量可靠,一天插秧30多亩地,大幅提高了插秧效率。

  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鉴定三室主任叶宗照认为,影响插秧机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零部件质量较差,秧针弹簧、轴承等易损坏;装配水平低,没有必要的检测手段,缺乏工匠精神;产品本身存在缺陷,没有考虑使用强度、用户使用特点等。由于产品设计不合理或者关联机构配合不到位,导致插秧机出现漏秧情况,有的插秧机泥脚深度设计不合理,出现用户推不动的现象。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许多农机制造企业在生产车间挂着各种各样的标语,时刻提醒工人要重视产品质量。但是,产品质量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企业管理水平、制造能力和装备水平等因素直接影响插秧机的制造质量。徐正华认为,制造插秧机必须要有工匠精神,要用“绣花”功夫打造产品质量。在久保田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买产品

  任职多年的徐正华,当初主要负责生产管理和品质制造管理,他很明白,质量是长久之路,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在成立苏州久富后,他不仅采用了先进的生产线,而且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从设计到材料、加工、制造、装配、调试、检测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严格控制把关,亲自到生产一线指导工作,防止任何一件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想要打造与国外品牌抗衡的民族品牌,制造出世界**流的插秧机,就要把产品做到极致,把服务做到极致。”徐正华说。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游客
    发布于2022-10-12 12:42
    多少价  --来自beplay体育官网app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