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菜籽现货趋紧 价格高开高走
2018年5月以来,国产油菜籽陆续进入收晒和上市阶段。为了解新季油菜籽生产、流通、加工、消费情况,农业农村部油料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日前对湖南省进行典型调研,并组织了全国油料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会商。调研显示,今年夏收油菜籽产量基本稳定,市场价格高开高走。随着油菜多功能开发渐入佳境,农户种植积极性有所提高。
产量基本稳定,新季油菜籽开秤价普遍高于上年同期
夏收油菜籽产量基本稳定。去年秋冬种时期,连续阴雨对油菜播种和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苗情较上年同期偏弱,但后期气象条件相对较好,病虫害较往年偏少,单产较上年稳中微减,总产基本稳定。从目前大部分主产区的估产情况来看,夏收油菜籽产量预计较上年减0.6%,其中,四川增0.6%,湖北减2.7%,湖南增4.2%,安徽减6.0%,江苏减2.1%,江西增17.4%,河南减1.3%。
生产成本稳中有增。受化肥等物质成本、机械作业费、人工成本上涨带动,新季油菜籽总成本有所增加。其中,秋冬种期间雨水较多,不利于育苗,部分农户补种从而增加种子和化肥用量;油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不同程度提高,机械作业率和作业费均有所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矛盾突出,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继续上升。会商统计显示,主产省成本增加幅度在2%~5%。
市场价格高开高走。受国产小榨的浓香型菜籽油需求紧俏支撑,新季油菜籽开秤价普遍高于上年同期,预计后续仍将保持较强势头。截至6月中旬,四川油菜籽入厂均价每斤2.90元,同比涨4.9%;湖北2.70元,同比涨7.4%;湖南2.83元,同比涨13.0%;江西2.90元,同比涨5.3%;河南2.90元,同比涨12.0%。
多功能开发成亮点,“两个市场”逐渐稳定
结合主产省调研和全国产业链信息会商的情况看,2018年全国油菜籽产业出现三大新特征。
第一,油菜多功能开发势头良好,农户种植积极性有所提高。油菜具有油用、菜用、花用、蜜用、饲用、肥用等六大功能。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发油菜多功能,观光油菜和绿肥油菜规模不同程度增加,显著增加了农户收入,农户种植油菜籽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据湖南省油菜籽全产业链信息员代表唐倩介绍,近年来油菜的菜用功能发展完善,上年10月份前后播种的油菜,在元旦春节期间可以采摘一茬菜薹,一斤卖2~3元钱左右,平均每亩可收入500~600元左右。
第二,油菜籽自给消费增加,商品率下滑。随着川菜、湘菜等特色菜系发展壮大,消费者对浓香菜籽油需求量持续增加,再加上产地居民对国产非转基因菜籽油的偏好逐渐凸显,国产油菜籽市场自产自销的特征日益突出。四川调度显示,近年来随着火锅底料由牛油向菜油化转变,城乡居民菜籽油消费从1998年的年人均消费7公斤左右增加到目前的20多公斤,全省油脂需求约为180万吨,远高于省内总产量折合成菜籽油80万吨左右。类似地,湖南、江西、江苏等省的油菜籽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其中,四川、湖南的油菜籽商品率均不到20%。
第三,国产浓香小榨与进口菜籽油各行其道。基于原料价格、加工方式、产品色香味、消费群体的差异,目前国产浓香小榨油和进口菜籽(油)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两个市场”。自2016年6月以来,国产菜籽与进口菜籽价差始终保持在每吨700以上,且持续扩大,国产浓香菜籽油与进口菜籽油价差高达每吨5000元。从主要消费区来看,这一特征更加突出。四川双低油菜籽价格长期稳定在每斤2.5元左右,比进口油菜籽高0.7元;本地的浓香型小榨油,因其品质高、味道香,成为**受当地居民欢迎的食用植物油产品。湖南消费者对本省产的油菜籽和菜籽油情有独钟,多采用自产自榨,或购买油菜籽后自己压榨的方式获取菜籽油,自产菜籽油价格每斤12~13元,远高于普通菜籽油9元的价格。
加强科技支撑,促进提质增效,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短期看,国内新菜籽尚未集中上市,现货市场供应趋紧,加之新菜籽品质较好,预计对后期价格形成支撑。长期看,为推进油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突破油菜产业所面临的生产成本偏高、科技贡献率较低、品牌识别度较弱的瓶颈,建议:一是农机农技农艺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益。鼓励研发并科学推广类似湖北的“345”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完善科技支撑,培育优势品种。加强油料作物育种技术平台和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功能突出的优势品种。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促进提质增效。推广“企业+农户”模式,培育和支持国产菜油品牌建设,扩大国产企业辐射圈,提高品牌竞争力。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