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体育官网app
logo

【征文精选】改革开放四十年山西农机经营服务体制的变革

张培增 张建中 2018年12月28日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示农业机械化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弘扬农机化行业人士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开展了“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各界人士积极投稿,参与活动。经组委会初步审核,决定遴选部分优秀文章加以刊发,以飨同仁。

改革开放四十年山西农机经营服务体制的变革

  作者简介:张培增

  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研究员

  张建中: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组织“纪念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得知这一消息,我们反复回想这四十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好像这些事情发生在昨天一样。

  曾经一段时期,可以说山西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探索与试验基地。农业部农机化司原司长宋树友每年数次带队或组织调查组、蹲点组指导山西的农机化工作,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后并入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所的多位专家长期在山西农村研究农业机械化问题。1990年代后期,农机新闻界资深记者张蓝水多次在山西采访后感慨地说:“山西省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机发展史上创造的经验和第一太多了”。

  作为这一探索实践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正是这种特别的心情触动,感到有责任就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如实整理成文字与同行分享。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号角。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机械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业机械只能由国家和集体经营的传统体制被彻底突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呈现出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互相适应、又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局面,我国农业机械化在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健康发展道路。而在这一成功道路的背后,凝聚了无数关心热爱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各界人士和广大农机操作手不懈探索的辛血和汗水。

  一、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允许和鼓励私人独户和联户购买经营农业机械,扶持发展农机专业户和重点户,开展农机作业有偿服务,在农民还不太富裕的情况下,小型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农业增产和农民致富的推进器。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家家户户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权,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但是,原有的集体化生产格局被打破以后,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与当时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条件发生了矛盾,不少地方的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的冲击,甚至有不少人对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相当多的农机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专业前途陷入了难解的困惑中。事实上,农业机械化并没有因此停止发展步伐,只是在机型大小和类别上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为小四轮拖拉机供不应求。这是因为农机部门根据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和改变了农机工作思路。比如,在指导思想上,调整为因地制宜,效益优先,重点服务农业增产增收和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在农机经营体制上,允许和鼓励农民独户和联户购买经营农业机械,扶持发展农机专业户和重点户,开展农机作业有偿服务;在农机装备结构上,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工具并举,人力、畜力、机电动力并用,注意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在工作方法上,引导农机生产企业面向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小型、价廉、经济、实用的农机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从1881年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允许农村社员购买经营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通知》算起,短短两三年时间,适应家庭经营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小型农业机械快速增加,农业机械化工作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势头。记得在1984年夏天,山西省组织了一次小型农业机械展销会,会议从省内外组织了一批小四轮拖拉机货源,在展销会期间厂家陆续到货,因为货源紧缺,远远满足不了购买需求,每天都有农民在前一天晚上就到展会门口排队,等到第二天货到后按排队顺序购买。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展会结束。根据1980年到1985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此前任何一个时期,农机总动力由1980年的14555万千瓦发展到1985年的20842万千瓦,增长了41.8%;拖拉机由261.9万台、3992万千瓦发展到466.8万台、6106万千瓦,分别增长了78.2%和53.3%。尤其是小型拖拉机由1980年的187.5万台发展到381.6万台,增长了104.1%;此外,种植业需要的小型深耕犁、小型播种机、小型收割机、小型脱粒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所需要的磨粉机、碾米机、榨油机等也得到较快的增长。

  二、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从山西民间发起到农机管理部门系统组织,并提供油料、配件、转场等后勤保障和作业市场信息服务,在分散经营的土地上用上了大型高效的农业机械,无疑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山西是一个小麦成熟时间南北差异明显的省份,南部的平陆、芮城和北部的天镇、阳高,收获期相差两个月以上。山西小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成熟期跟降雨季节很接近,如不能及时收获,往往会因为暴雨和连阴雨,造成丰产不丰收,因此自古就有“龙口夺食”的说法。在1970年代中期,山西省农机局曾组织过割晒机的跨区生产作业考核,重点是对新研制的机具进行可靠性试验,目的是达到标准规定的生产考核面积。太谷县五家堡村农民温廷玉和另外五位农民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1986年开着联合收割机奔赴晋南地区,由南往北开展小麦机收流动作业,开创了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的先河。这是我国**早的一支“南征北战”跨区机收作业服务队。第二年开始,基层农机服务部门主动提供有关服务,参加跨区机收小麦的收割机数量逐年增加,作业范围逐步向南扩大到河南、湖北、安徽,向北扩到内蒙古,向东向西扩大到河北、山东、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他们利用各地小麦收获时间的差别,合理选择自己的流动作业区域,使机器作业时间**长可达三个月以上,单机作业服务收入**多可达6万元以上。这种新的农机作业服务形式,使机手和农户均得到了实惠,既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年利用率,缩短了联合收割机投资回收期,又迅速提高了小麦产区的机械化收割水平,满足了麦区农民对机收的迫切需要。1990年,山西省政府安排交通、公安、石油等部门配合省农机局向跨区作业机手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有效解决了跨区作业所涉及的油料和配件供应、收费道路免费通行、作业组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联合收割机“南征北战”跨区作业在全省范围轰轰烈烈的组织了开展,大大方便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促进了联合收割机数量的迅速增加,推进了山西的小麦机械化收割进度,产生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期,还出现临猗县牛杜镇香落村拥有联合收割机105台,平均每6户拥有1台的“三晋收割机第一村”。1996年,农业部会同公安部、交通部等部门,开始组织省际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南起长江流域,北达塞外高原,麦收流动作业范围大大扩大,使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快速增加,小麦收割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而且降低了机收作业成本,满足了农民对小麦机械化收割的迫切需求,全国小麦收获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统计数据看,1990年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仅有3.96万台,1994年达到6.38万台,比上年增长13.34%;1995年达到7.55万台,增长18.29%,1996年达到9.64万台,增长27.75%,1997年达到14.12万台,增长46.5%,1998年达到18.19万台,增长28.78%,1999年达到22.71万台,增长29.43%,2000年达到26.52万台,增长16.78%。1990年全国小麦机收水平仅为28.7%,1995年达到47%,2000年达到66.8%,2006年达到81%。

  三、农民进城务工和农村工业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政策长期不变的前提下,保证国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安全成为新的命题。于是接受土地托管、土地入股和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解决新时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先进组织形式。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空心化”、家庭“空巢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青壮年外出打工和进厂做工,老人妇女留守种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分布的基本态势。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问题。加快构建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成为农机部门和农机工作者新的命题,迫切要求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2005年底,山西省原平市下薛孤村村民张占军联合本村5户农民共同成立了第**家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原平市下薛孤张晋农机合作社,其它四位农民的名字叫常未田、郑西福、张占勇、郑宽文。他们共同出资40余万元,装备了成套的农业机械装备,购买了当时还不够成熟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开展深耕、旋耕、播种、中耕、收获、秸秆还田、拉运等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联合作业服务。采用这种服务模式效率高、耗油少、时间省,给农民和农机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仅玉米机收一项每亩就节省费用20元,于是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开始的2年时间里,合作社实施作业面积达到15000余亩,其中秋耕6000亩,玉米收获1600亩,旋耕7000亩,中耕400亩。当地村民们编了一句赞美的顺口溜,“五户领头解难题,农机作业顶呱呱”。2008年成立的原平市田家庄村田丰农机合作社,是农机专业大户牵头,本村土地承包户以土地入社,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自愿委托合作社经营的前提下,合作社收取适量服务费用,签订土地托管合作经营合同。合作社提出统一的经营方案,与全体社员民主协商通过后执行。合作社负责全部农机作业、生产资料统一采购和其它经营活动,并以全村近年来土地平均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确定投入标准和收益标准,如果实际收益低于标准线时,除特殊自然灾害造成收益减少外,合作社按标准线兑现。通过这种土地托管经营合作,实现了玉米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土地效益。所以,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据山西省农机局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08年底,全省各种农机合作组织达到792个,其中专业协会86个、农机作业公司63个、农机服务队和联合体495个、农机大院148个。到2012年底,全省注册成立的农机合作社达到1558个,成员达到20162人,拥有农机具56088台(套),其中拖拉机11251台、联合收割机8036台、农机具35919台(件),固定资产达到15亿元。调查报告还显示,参加合作社的社员农机经营总收入或利润比农机户“单打独斗”作业效率提高30%左右,机具利用率提高20%左右。此外,全省有700余个合作社参与流转土地面积近6.67万hm2,在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基础上,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以及新机具、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践证明,通过农民、农机户之间的合作和土地入股与托管,农业机械得到共同利用,创造了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应用的先进模式,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促进了土地流转与集中,找到了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新的突破口,逐步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2018年8月,为了加快山西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山西省农机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五年发展目标,全省农机合作社要达到3000个以上,农业机械拥有量要占到全省总保有量量的60%以上,承担的农机作业量要占到全省总作业量的80%以上。同时要以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为重点,推动智慧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图1当年叱咤风云的小四轮拖拉机作业机组如今已很少能在田间看到了

图2山西省临猗县农机局组织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服务队准备出征

图3山西省临猗县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服务队远赴河南进行跨区作业

图4山西忻州市农机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

图5山西省农机推广展示服务中心为农民精心准备的小型拖拉机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协会微信公众号

HitsNum
点击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 暂无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