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收割机:升级大战硝烟未尽,黑马横空出世,竞争格局突变!
今年的特殊情况虽然迟滞了农机的步伐,但是反过来了增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由保守转向积极,今年上半年农机推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补贴农机推广力量前所未有的提高,另外疫情之下很多有为青年选择留在家乡创业,农机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从结果看2020年上半年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和水稻插秧机的全行业的销量都在上升,这对整个农机行业是一个有力的支撑,具体到小麦联合收获机,今年上半年销量有大幅的增加,同时一向波澜不惊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很多显著的变化。
一、产品竞争:喂入量大战,效率提高
国内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的竞争的基本的底层逻辑仍是速度和效率之争。
从2010年之前,2公斤喂入量是市场的主打机型,当时的主销产品是新疆-2,从2010年之后,新入局的雷沃重工发起了产品升级大战,之后就一直没有停下来,平均看以两年1公斤喂入量的速度在进行产品快速的升级换代,其中在2015年-2018年之间喂入量升级加快,几乎是一年1公斤的速度在换代。
那么进入2020年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的升级大战偃旗息鼓了吗?事实恰恰相反,从补贴数据看上半年8公斤喂入量的机型仍是市场占有率**高的机型,但是除8公斤之外,销量**大和增长**快的是9公斤和10公斤的机型。
笔者上半年走访了国内的几家小麦机生产企业,从企业内部获悉,在8公斤竞争处于白热化的情况下,几个大企业减缓竞争强度的办法仍是推广喂入量更大,效率更高的新机型,打算通过产品的升级与二线、三线品牌拉开竞争差距,尤其是纵轴流技术上的高效率机型。
雷沃谷神上半年主推的是GK100(4LZ-10),约翰迪尔主推的是C120(4LZ-9),中联重科谷王TE90,可以预见在今明两年二线、三线品牌仍将纠缠于切流+横轴流的8公斤传统机型上,妄想从大品牌口中争夺一些残羹剩饭,而大品牌会把8公斤机型当做现金流产品,在这个基础上争夺9公斤、10公斤的头部市场,等到9公斤开始放量之后,就会果断的舍弃8公斤机型,把整个小麦机的竞争拉入9公斤、10公斤时代。
二、企业竞争:传统豪强乏力,沃得横空出世
轮式小麦收割机行业是**沉闷的一个细分子行业,近几年几乎没有太值得关注的事情,因为小麦机是国内**先完成整合的行业,目前只有只有约25家企业,而拖拉机、水稻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分别有197家、55家、86家生产企业,前者之所以少是因为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度过了快速发展期,再加之行业完成了整合,集中度较高,企业进去之后一是门槛高二是机会不多,所以近几年鲜有新的小麦机企业出现。
在近10年的时间里,国内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是雷沃重工和中联重科两个头部企业的天下,双雄争霸之下,往往是小弟跟着遭殃,因为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实力差距过于悬殊,所以小企业一直过的很低调谨慎,行业内一直风平浪静。
但改变是在2017年之后,二线品牌金大丰、中农发巨明、郑州中联等品牌开始崛起,在区域市场上,这些小品牌打开了局面,立稳了脚跟之后开始向全国发力。
雷沃阿波斯和中联重科由于近几年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以致于没有太多的精力打压这些小弟,而这些小弟则抓住难得的喘息机会趁机发力。
但金大丰、中农发巨明、郑州中联等二线品牌只是给雷沃重工和中联重科造成了困扰,并不会影响他们行业的霸主地位,但接下来进入的两个企业就不一样了,它们目前是和雷沃阿波斯体量相当,并且都有竞争力超强的现金流产品,可以支撑他们和雷沃、中联打硬仗、打消耗战,这两个品牌就是一拖东方红和江苏沃得,前者的现金流产品是大中型拖拉机,后者的现金流产品是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
2017年中收和东方红联合收获机双双回归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利用一拖的制造能力和渠道影响力,短短两年时间就进入行业前3名,而2020年沃得重新进入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之后,凭借4LZ-8F一款纵轴流产品一举超过了中收、金大丰、中农发巨明、科乐收、郑州中联等,截止记者发稿日期已经稳坐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第3把交椅,从市场和竞争品牌了解到的情况看,沃得4LZ-8F价格非常有冲击力,且质量优势明显,服务保障能力很强,成为行业横空出世的黑马。
笔者认为,雷沃阿波斯和中联重科内部整合问题和近几年发展乏力会给沃得、一拖中收创造难得的发展的机会,同时沃得缺乏旱地机械,小麦联合收获机是其志在必得的市场,第一拖拉机的小麦机是其短板,在与雷沃的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也是必须要补齐的短板,相对看,这两家大公司的当前的经营环境要比雷沃更好,所以这两家公司小麦机的崛起将是大概率事件。
经过十几年沉寂之后,国内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已经进入新一轮群雄争霸时代,但小麦联合收获机和拖拉机、插秧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行业不一样,小麦机行业不会出现大批新手涌入的现象,小麦机行业的竞争对手不会增加,因为行业并没有增量,小麦机行业也不过分裂,小麦机行业的竞争是存量资源的重新分派,是行大佬之间的排位之争,其决定胜负的并不是小麦机竞争实力本身,而是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品类竞争:全喂入继续蚕食,逼迫小麦机走多功能路线
小麦联合收获机在国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一个细分品类,事实上小麦联合收获机的行业的发展和销量变化受两个竞争性品类的影响非常大,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这两个竞争性品类就是水稻联合收获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尤其是前者,可以说对小麦联合收获机形成非常强的替代效果,对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行造成了实质性、器质性的打击和损伤。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在2014年之后,小麦联合收获机行业整体销量是处于下行期,在2017年小麦机进入2万台时代,而水稻联合收获机2014年开始上升,并且和小麦机开始不在一个量级发展,水稻机是5万台水平,而小麦机是2万级水平,其中的差距并不是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小麦中植面积缩小,而是因为小麦联合收获机的市场被水稻机抢走了。
据笔者判断,目前每年小麦跨区机收市场,有至少35%的小麦是用水稻联合收获机民收割的,每年有约0.5-1万台的小麦联合收获机的销量被水稻联合收获机替代了,这才是造成**近几年小麦联合收获机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水稻联合收获机胜出的原因是其可以收多种作物,并且效率比小麦机差不了多少,再加上方便的通过性、移动性和高性价比,所以在跨区作业市场上,小麦机根本上没有多大的优势,而全喂入的优势点却非常多。
竞争被迫小麦联合收获机企业一是向更大功率更高效率发展,以确定在中原地区小麦机收的主战场上不输给水稻收获机,另一方面是尽可能的提高小麦的复合作业功能,主要是向着多功能、多作物收获发展,如雷沃、中联和迪尔等都在推广多功能机和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如收小麦、水稻、大麦、油菜、大豆、荞麦、青稞、玉米等。
笔者判断,随着水稻联收获机喂入量和作业效率的提高,后期还会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被水稻联合收获机抢走。
四、技术竞争:自动驾驶,智能化成为新赛道
随着小麦联合收获机进入10公斤、11公斤时代,在种植规模不能得到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喂入量升级大战脚步会慢下来,小麦联合收获机企业之间由硬件的军备竞赛主要是纵轴流技术的普及和产品稳定性,其次将转向软实力竞争。
今年的跨区作业市场上,笔者见到雷沃阿波斯、中联重科、沃得、巨明、中收等品牌的产品上,由厂家前装或机手自己后装的作业状态自动监测系统,作业监测、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
小麦联合收获机的需求升级走势非常明显,机手从只关注高效率转向舒适性和轻松化,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麦客,对机器收益的追求比前辈更甚,但是在挣钱的同时也更喜欢享受,所以他们更能接受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机器。
预计在技术的推动下,和厂家的努力下,国内小麦联合收获机产品将快速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这也是后期国内小麦联合收获机竞争的重心。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