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光:主流区域发展强劲 播种机市场增长成定局
近两年,适宜北方春玉米种植生产区域使用的免耕播种机,特别是重型免耕播种机和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其突出彰显产量和经济收益的优势,受到用户欢迎,在低迷下行的农机市场中一直保持着上扬的走势。近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张华光在《农机市场现状与对策》的专题报告中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播种机市场发展情况,并对疫情形势下播种机市场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品目表现冰火同炉 主流区域市场仍然强势
今年1~9月份,我国播种机市场大幅度增长。市场调查显示,截至9月底,累计销售各种播种机11.71万台,同比增长16.41%。目前,我国播种机械各品目市场表现冰火同炉。免耕、精量、旋耕、根茎作物、水稻直播播种机械大幅度增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除穴播机小幅下滑外,条播机、小粒种子、其他播种机械出现大幅度滑坡。播种机各个品目市场冷热不一,主要缘于政策引导。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近年在国家和地方保护性耕种政策引导下,免耕播种机在不少区域享受叠加补贴,直接推动免耕播种机械市场大幅度增长;二是精量播种机因补贴额度高,备受用户青睐。
从区域市场来看,前三季度,我国播种机械主流区域市场在前两年大幅度增长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近一步,销量前10大区域市场除山东市场小幅下滑外,其他市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截至9月底,播种机械传统主流区域市场累计销售各种播种机械10.51万台,同比增长16.65%;占比89.75%,较之去年同期小幅增长0.19%。从10大主流区域市场的表现看,河南、新疆、内蒙古、河北、吉林和山西增幅达到两位数。
竞争呈现五大特点 行业格局尚未成型
张华光分析表示,目前,我国播种机械市场竞争呈现如下五大特点:第一,新企业不断涌入,播种机械家族扩容,形成“诸侯八百,小国三千”的竞争局面。2019年,仅进入农机补贴的播种机械品牌就达到324个,较之2018年扩容50家。如果把年产台数分为1000台以上、500~1000台、100~500台、100台及100台以下四个档次。其中,年产1000台以上和500~1000台的,仅分别为22家和20家,占比不过6.79%和6.17%。而100~500台和100台以下的品牌,则分别达到了90家和192家,占比高达27.78%和59.26%。由此可见,我国播种机市场小企业占了大多数。
第二,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年产销500台以上企业家数占比12.96%,掌握着七成以上的市场销售份额。市场调查显示,年产1000台以上的企业,累计销售7.07万台,同比大幅度增长38.36%,占比高达63.41%;年产500~1000台企业,销售1.45万台,同比下降20.77%,占比13%,二者占比高达七成以上。而年产500台以下的企业占比仅三成多。
第三,竞争激烈,集中度提高。因竞争品牌众多,加之多数品牌的产品无差异化,决定了播种机械市场的竞争停留在价格竞争的低层面,市场集中度分散。2019年,销量前10大品牌,累计销售各种播种机械5.63万台,同比大幅攀升41.81%;占比仅50.09%,只比2018年提高7.4个百分比。
第四,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我国播种机械市场中的主流品牌包括河北农哈哈、任丘市双印、河北神禾、淮北市华丰、吉林省康达、驻马店市中农、新疆金天成、安徽灵扬、新疆天诚等品牌。其中,河北农哈哈集团一只独大领跑播种机械行业,市场调查显示,2019年,河北农哈哈累计销售播种机械2.19万台,同比大幅度增长28.07%;占比19.48%,较之2018年同期上扬1.1个百分点,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名高达14.23个百分点。其他品牌除任丘市双印占比5.25%以外,均在5%以下。
第五,重型播种机械市场风生水起。近年,在保护性耕作政策的推进下,重型播种机市场在东北实行叠加补贴,市场随之快速发展。吉林康达、德邦大为等生产重型播种机械的品牌顺势崛起,占据了东北、内蒙古的主流市场,成为播种机械市场不可小觑的一股新势力。
市场增长已成定局 行业发展迎来机遇
张华光认为,从前三季度播种机械市场走势不难看出,今年的播种机械市场大幅度增长已成定局。预计全年播种机械市场售量约为14万台左右,同比增长20%上下,这种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每年的春夏季是播种机械的主销旺季,前三季度的销量基本上代表了全年的走势。第二,今年利好因素强烈,无论是补贴政策,还是播种机械市场的内生动力,都为全年市场的大幅度增长提供强大支撑;第三,从2014年至2019年的近6年走势看,在经历了2014年~2017年连续4年的下滑之后,进入三年增长,也符合播种机械市场周期性变化。
张华光认为,农机市场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3~5年,疫情后遗症将推迟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经济得益于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优势,农机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有内需支撑;其次,预计未来数年,全球疫情仍有反复,我国农机制造业凭借完备的产业链将强化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优势,享受全球此轮大刺激红利。此外,“十四五”规划将继续助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全球竞争力提升,将驱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对此,包括播种机械市场在内的中国农业机械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