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论道

天下一家,有啥说啥,农机就大。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胡伟论道>>默认>>

天津“十五” 农业机械化科技工作总结收藏

“十五” 农业机械化科技

工作总结

天津市农业机械局科教处

2005年10月

“十五” 农业机械化科技工作总结

“十五”期间,我市农机化科技工作通过加强农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在推进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设施现代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技术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起到了农机化科技兴农、兴机富民、服务“三农”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作用。

一、农机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农机化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到2004年底,全市农机科技系统,有市级农机研究所1个,市级农机鉴定与能源监测站1个,市级农机推广站1个,区县级农机推广站12个;拥有农机化科技从业人员285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有57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72人,有初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141人,有本科学历以上的科技人员53人。5年来,全市农机化科技人员先后发表了高水平科技论文200余篇,撰写科技报告50余篇,承担部市级科技项目近32项,直接经济效益3.6亿元,获得部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为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机化科研开发初见成效

全市农机化科技部门根据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紧紧围绕农机化技术的薄弱环节进行开发研究,成功地研发出了葡萄越冬埋藤机、新型复合材料日光温室、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设备、小麦免耕播种机、玉米免耕播种机、玉米收获机、微型耕整机、“新疆—Ⅱ”小麦收获机配双层割刀装置和拔棉秆机等一批新型适用的农机具,填补了我市农业生产中部分生产环节上机具的空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全市农机化科技部门紧密围绕农业生产技术需求,以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了一批农机化新技术,如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旱作耕地蓄水保墒技术、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蔬菜保护地机械化技术、设施蔬菜生产规范化技术、绿色无害化蔬菜生产综合技术、秸秆饲料化工程技术、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葡萄生产综合机械化技术等节本增效新技术,累计新增各类农机具10829台套,使农业节本增效3.6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其中有9项农机化技术获得了农业部和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各区县农机科技推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大量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强化了农机推广体系的技术基础,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农机产品质量监督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市农机鉴定部门在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充分发挥了技术监督职能作用。“十五”期间,共完成了农机新产品鉴定41项,农机推广鉴定23项,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56项,推荐了一批先进、适用、安全和可靠的农机具。在农机化标准制定方面,围绕农机化作业质量、作业规范、产品鉴定方法、技术推广等,几年来,共完成了农业部标准制定5项,天津市地方标准9项,地方修订标准28项,有效地推进了我市农机标准化的发展。

(五)农机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通过实施农机化“走出去”战略,围绕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旱作农业机械化、精准农业工程、畜禽与水产养殖机械化、棉花生产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等技术,有针对性地组织了20余次科技考察活动和技术交流研讨会,与国内大专院校、研究与推广机构、企业、科技园区和生产基地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对外科技交流、研讨活动,一方面引进、消化、吸收了外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市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对外影响。

二、主要做法

(一)大力实施农机化科技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农机化发展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加快农机化发展,这是农机化科技工作的主要做法。“十五”期间,全市农机化科技部门紧密围绕我市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重点,承担了大量部市级科技项目,在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等作物生产,海淡水产品生产,果蔬保鲜储藏,牧草与秸秆饲料加工储藏,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自主研发、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了一批农机化科技新成果,为我市农业生产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实现主要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农机化科技人才,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农机科技部门承担的农业科技项目主要有:

1.农业部项目

(1)农业部保护性耕作

(2)保护性耕作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3)重点地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工程建设

(4)农用航空站建设

(5)天津市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

2.市农委项目

(1)设施蔬菜生产规范化技术推广

(2)夏玉米免耕覆盖精播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

(3)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

(4)蔬菜保护地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

(5)旱地耕作蓄水保墒技术推广

(6)稻麦连作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示范推广

(7)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

(8)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

(9)绿色无害化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10)秸秆饲料化工程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11)膜下滴灌技术示范工程

(12)葡萄产业化生产机械化综合技术推广

(13)鸡粪好氧发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

(14)湿冷式果蔬保鲜技术推广应用

(15)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

(16)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

3.市科委项目

(1)温室液化气加温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试验研究与开发

(2)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及环境控制技术研究

(3)蔬菜工厂化设施设备及技术示范

(4)天津型节能日光温室优化设计

(5)新型复合材料日光温室开发研究

(6)秸秆饲料压块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制与开发

(7)设施养殖业废弃物处理设备的开发研究

(8)无公害葡萄产业化生产关键环节技术设备研究

4.农机系统自选项目

(1)4YW—Q全幅玉米联合收获机

(2)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基地建设

(3)小麦免耕播种机研究开发

(4)锯切式玉米免耕播种机研究开发

(5)拔棉秆机研究开发

(6)微耕机研究开发

5.农机化标准项目

(1)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

(2)水稻插秧机作业质量

(3)养鸡设备使用技术条件

(4)禽蛋清选分级技术规范

(5)无公害食品乳粉加工技术规范

(6)农业机械谷物收获作业质量

(7)农业机械耕整地作业质量

(8)水泥窑节能检测标准

(9)干燥窑节能检测标准

(10)玻璃窑节能检测标准

(11)隧道窑节能检测标准

(12)小麦、玉米两茬平作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13)玉米秸秆微贮压块技术规范

(14)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二)大力开展培训、研讨等科技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十五”期间,通过农机系统内部举办技术研修班、青年科技论坛、青年学术年会、农机化技术研讨会与设备交流展示会,组织科技下乡和机具下乡巡回展示等活动,使广大科技人员得到了很好的培训和锻炼,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十五”期间,全市农机系统加强了与中国农大、中国农机院、中国农工院及本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技术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了一批适合我市都市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机化新技术和新设备,拓展了农机化科技领域,为农机化技术研发、引进、示范、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入不足,经费缺乏

由于投入不足,经费缺乏,使许多农机基层单位处于维持现状,农机化职能作用受到了限制,对农机化发展负面影响很大:农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农机化科研滞后、农机化技术试验研究不深入、许多科技工作无法开展等。目前,农机部门主要缺乏科研开发、新技术新机具引进、技术标准制修订、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机化科技宣传与科技培训交流等经费的支持。农机行业作为现代化农业技术装备支撑部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科技资金的支持。资金缺乏制约了我市农机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对我市实现农业现代化十分不利。

(二)机制不活,科研滞后

由于机制不灵活,一些单位的科技人员缺乏干劲,不能积极投入到科研开发工作中去。部分基层单位科技人员知识老化、人才梯队建设与人才结构建设不合理;人员素质、水平相对低,人员设备不足,科技项目少,手段落后,信息不灵,科研开发能力弱;农机科研滞后,

开发品种少,技术储备不足;科研范围狭窄,只把农机当成科技产品,埋头于研制,没有当成商品,很少考虑怎样参予市场,使得一些有一定优势的农机产品也难以发展,作用无法实现,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四、下一步科技工作设想

农机化科技工作的重心,要继续放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队伍素质上。“十一五”期间,农机化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津政发〔2005〕36号)精神,围绕全市农机化的中心工作,以农机化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大引导力度,依托市场机制,加快关键技术的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技术推广机制;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推进农机化科技工作;为加速我市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十一五”期间,农机化科技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农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在推进我市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到“十一五”期末,通过农机化关键技术的突破,力争使我市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使经济作物、林果业、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机械化技术进步取得重大进展;使农机化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逐步加大对农机化科技的投入。加大科技部门与市场接轨的力度。努力提高农机化队伍人员素质,到“十一五”期末使具有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全部培训1遍。

“十一五”期间,农机化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努力提高农机化行业技术创新能力;2.突破一批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技术;3.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4.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机化队伍。要加强农机化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知识产权),建立健全农机化科技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队伍素质建设重点是:

1.技术创新

①粮食作物机械化关键技术和新机具研究开发

②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和草业、林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开发

③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和节本增效工程技术

④设施农业新技术、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

⑤现代物理农业技术装备

2.技术推广

①水稻育秧与栽植机械化技术

②玉米收获及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

③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与行走式节水灌溉)

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⑤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

⑥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棉花、林果)

⑦畜牧养殖业机械化技术(牧草机播、机收,养殖场废弃物处理)

⑧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

⑨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

⑩现代物理农业技术

○11农业清洁生产机械化技术

3.队伍素质建设

①农机化技术人员素质建设

②农机化管理人员素质建设

③农机手素质建设

素质建设包括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等5项内容。

素质建设要求:一是要经常进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二是要不断进行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三是要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逐步推行专业人员岗位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优化队伍结构。


发表于 @ 2006年03月30日 15:00:00 |点击数()

旧一篇:天津市农机化科技发展思路|新一篇:天津市富康打造农机推广销售新模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