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论道

天下一家,有啥说啥,农机就大。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胡伟论道>>默认>>

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思考收藏

王铁民1胡伟2

1天津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2天津市农业机械学会)

1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要充分认识新阶段加强农业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信息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支持。形势的发展,对加强农业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实践中不难看到,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对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和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增强农业信息的规范性、时效性和适应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组织体系基本完善、基础平台初具规模、决策支持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效益日益显现、电子政务凸显成效等六个方面。因此,推进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2农业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加深了我国农业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认识,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认识和经济发展的程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农业信息化工作还处于一个发展的较低水平阶段,存在许多不足,对农村、农业、农民“三农”的发展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业信息体系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等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农业信息体系整体服务水平不高。还没有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业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现有的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人才不足,培训工作滞后,影响了信息服务质量。

第三,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刚刚起步,服务能力和范围仍然有限。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还不能延伸基层,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还十分有限,使信息服务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第四,信息采集面窄,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采集以国内为主,对国际农业信息涉及不多,与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极不适应;各主体的信息采集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需要加强规范和管理。

第五,政府在运用信息手段指导管理农业生产方面还有差距。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投资都很少,加之对信息化在农业上的应用的认识的不足,使政府还不能真正有效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方式来指导、管理农业发展,从而影响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的步伐。

3农业信息工作发展的思考

应该看到,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信息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农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应该根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和特点,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和重点,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工作。

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等过程与环节的发展来推进农业信息化,提高政府宏观决策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工作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服务为根本目的,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基础,以服务网络延伸为支撑,完善应用系统,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新形势下,各级农业部门在全面领会总体思路的基础上,还应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通过具体的举措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3.1加强对信息工作的认识和领导

搞好农业信息化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这是做好信息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农业信息工作越来越重要,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多,只有加强信息工作的领导,才能切实解决信息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而加强领导的前提是要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即提高认识问题,只有提高了认识,才有可能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领导和支持。

3.2夯实基础,加强信息队伍建设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重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农业信息工作,队伍建设是基础性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人才培养是工作的基础和强化的切入点。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要有两方面的队伍,一方面是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另一方面是农村信息员队伍。农业信息工作者应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了解,综合素质要高,既要懂农业技术、又要熟悉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既要懂信息技术,又要有一定的综合写作能力。信息人员**好是专职,只有专职,才能集中精力、认真钻研,把信息工作做为主业来抓。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的环节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由于我国对农业服务领域的人力、财力投入都比较少,因此,今后应该在经费、人员培训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同时,也要注意农村信息服务对象的素质培训,只有我们的服务对象的素质提高,技能提高,才可以有效的接受信息服务,实现信息服务的**终目的。

3.3强化现代信息手段建设

信息手段现代化是信息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前信息工作的难点。要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设备,在不放弃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积极开发、推进计算机和网络在信息加工、处理、传递等方面应用的同时,贯彻落实农业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搞好规化,分步实施,积极筹措资金,抓紧建立新型农业信息平台、农业信息服务渠道。

尤其是基层的信息硬件建设,目前十分薄弱。虽然是信息服务的主体,迫切需要接受信息服务,但是,由于资金、条件等限制,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接受手段,应该采用政府扶持的方式,以项目带动的形式,开展信息化工作示范,引导基层信息服务对象逐步采用现代信息手段,把信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从而达到信息服务的**终目的。

3.4面向市场,拓展服务领域

目前看来,在农业信息化服务领域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向,重领导,轻基层。整个农业信息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生产经营者是一个薄弱环节,还没有大的突破,与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农业信息服务,仅仅局限于为领导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拓服务领域,把信息服务的领域拓展到基层、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中介流通组织。要抓住中央重视发展农业的机遇,把农业信息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转变职能,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在具体工作中,一要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有所侧重,注重实效。二要统筹规划、部署信息网络、组织体系和信息资源,实现协调发展,避免贪大求洋、片面追求平台的先进超前。三要加强应用系统建设的针对性,从指导农业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和促进农民增收对信息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开发完善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供求和中介服务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全面的服务系统。四要明确信息服务对象,除服务农业管理的决策阶层外,要把具备一定市场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协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作为信息服务的主要直接对象,并注意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动,将信息传递给农户;要研究针对不同的用户,生产不同的信息服务产品的问题。五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农业信息化,政府是推动的主力,农民、农业服务组织却是发展的主体,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在抓紧建设政府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的同时,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信息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把农业信息化工作提到各级政府及其农业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到加紧培训信息服务和信息接受两方面人才,再到从物质上加强信息化硬件条件等个方面、各个层面,都应该加大投入,真正建设一个有效、及时、经济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反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武志刚.农村信息服务在发展.农民日报,2004-12-28

2钟永玲,张魁林.中国农村服务信息案例研究.中国农业信息网,2004-07-15

3胡 伟.搞好信息与宣传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天津农机信息网,2005-1-4

作者简介

王铁民,天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信息研究所《天津农业科技信息》主编、助理研究员,300192,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

胡伟,天津市农业机械学会,高级工程师,300192,天津市南开区科研东路8号B座1门3楼


发表于 @ 2006年04月10日 09:15:00 |点击数()

旧一篇: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新一篇:天津玉米收获机械化

博客信息
胡伟论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6年03月10日
今天点击:770
本周点击:124
本月点击:699
点击总数:82519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文章分类
默认 默认(387篇)
风论 风论(197篇)
快递短语 快递短语(59篇)
闲苑 闲苑(26篇)
采撷 采撷(21篇)
随缘 随缘(12篇)
景色无限 景色无限(7篇)
光斓 光斓(6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