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札记3
4
仪式简洁、庄重,又不失活泼
5月15日上午在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会议厅举行欢迎仪式。出席有PETER、市政府代表和商学院一教授。仪式简洁、庄重,但又不失活泼。中午,RMIT欢迎午餐全是点心,并且没有刀叉,当然更无筷子,全用手拿,似乎回到蛮荒年代,不习惯。
晚上,市政厅举行欢迎晚会,同样,庄重、热烈。气氛很好,值得在国内推广。比国内喝酒喝得昏天黑地让人觉得轻松。不过,从头至尾都站着,腿脚有些吃不消。市政府送学员每人一条墨尔本澳式足球俱乐部标志的围巾,质地不错,样式也可,大家围上,还与一女市议员逐个合影,其乐融融。编委李主任提醒,到外地不要用此围巾,以免其他球队球迷的攻击。发言人无不提到当地的足球俱乐部,可见热爱之程度。很小的会议厅挤了五六十人,来者除我们天津18人外,还有在墨尔本的天津同乡会、留学生组织的十余人,老外约20多人。气氛很好,发言简短、风趣、幽默,但也切中要害。晚点是一些小西点,很少要,**后要了两碗类似四川凉面的东西,口味不错,但有些硬,为填饱肚子,不得不食之。当场,就有人讲,回去怕是还要“补课”,不幸被事实言中,刚回宿舍,金班长就来电话,说要下面条,问要不要补点,没去,后来两人商量,一人泡了一碗方便面。
国外社交活动重内容,轻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国内社交活动有时让人觉得太累,尤其是喝酒,喝大酒。
办理银行账户,发放头两周的生活费。
下午到老外办的超市购物。买大米、油、酱油、鸡蛋、芹菜、牛奶、面包、胡萝卜等,花49.2澳元。其中,酱油是国产的。晚上在中国人开的超市购一瓶镇江香醋,1.3 澳元。与国内购买力不相上下。
上午、下午及晚上与老外交谈,几乎听天书。学好英语的积极性严重受到打击。
发表于 @ 2006年06月27日 08:5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