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论道

天下一家,有啥说啥,农机就大。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胡伟论道>>默认>>

旅澳札记23-澳大利亚农场生活收藏

20 澳大利亚农场生活。
昨天下午4:30RMIT经济学院院长依恩来教室,接我、金班长、皮特刘,一起去他家做客,一个历史悠久的家庭农场。我们5:05从墨尔本中心车站上车,乘火车,大约一个半小时,6:40,到达PAKENHAM车站,在停车场再开汽车约7点到达他在山上的家。四周已是一片漆黑。依恩的夫人,还有他们的狗-泰森,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这是一幢独栋的别墅,主人讲已经120年的历史,由他们的祖辈从英国来澳大利亚使建造的。分两层,上层为主人居住的房间,由于主人未邀请,我们未便冒昧提出要求参观。下层主要是客厅、餐厅和几间小卧室。主人带来我们参观楼下的卧室、客厅等。我们向主人赠送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礼品,两幅杨柳青年画、一副工艺剪纸、一套天津音乐团歌舞光盘和一瓶中国白酒-张弓酒(1997年河南友人赠送我的)。按照西方的习惯,客人送的礼品要当场打开展示,我们的展示引起主人的极大兴趣。不过白酒还是让我们尴尬一场,按习惯应该打开饮用,谁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打开酒瓶盖,只好作罢,改为饮用主人的啤酒。
饭前,依恩教授带我们参观了他收藏的一些物品,因为他曾到上海、武汉教学,别人赠送或许自己购买的一些中国的东西,有湘绣、字画、瓷器、玻璃器皿,还有毛泽东像章等,在一间小客厅里陈列。
晚宴,完全是西餐正式仪程。主菜是烤袋鼠肉、烤鸡块及两盘烤蔬菜,烤土豆、山芋、辣椒、南瓜和烤豆角、松子,味道还不错。相对中国菜,简单,但隆重,还比较轻松。甜点是巧克力、蜜制姜糖,**终还是喝的是在回家路上于超市买的澳大利亚老虎牌的啤酒。就餐过程十分融洽,当然,亏得皮特去了,要是只有我和金班长,还不知如何交流。肯定很好玩很好笑,谁也不知道对方讲些什么,像猜谜一样。
饭后,依恩教授给我们看了家里1903年的照片,房子、亲属,100多年的历史都浓缩在其中。
稍事休息,依恩带领我们到屋外望星空,散步。由他们家大白狗泰森来路,四周一片漆黑,依恩牵狗在前,我等打着电筒在后,深一步浅一步的树林间行走。忽然,感觉有活物跟随我们,用电筒一照,不觉紧张起来,两头不知是什么的动物贴上我们,比牛矮,又比羊高,黑乎乎看不清楚,虽说不像狼,也让人紧张,主人赶紧说是马!原来是家里养的两只矮马,虚惊一场。到了空旷之处,抬头仰望,漫天星斗,洒是浪漫。漆黑夜空中的星星,确实能引起人无穷的思索。尤其我们这些在灰蒙蒙的喧嚣的都市中人,难得看见这等清新的夜空,浮想联翩是很自然不过的了。
夜里很静很静,用形容词也很难描绘,一切都停了下来,静止了。黑,静默中的黑,只有过去书本上说的漆黑,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静的让人不知是应该放松,还是感到压抑。
清晨,一切又开始复活。草地沾满露珠,不知名的鸟也开始晨练。早上8点,我先走到屋外,牵着泰森,在房子周围转了一圈。别墅建在半山坡上,四周都是树木,建有一个网球场,有一个很小的游泳池,别墅之外还有几间木头小屋,像,农机具的机库、草料库、停汽车的车库、柴屋等。散布在离别墅不远(10余米)的四周。后来,女主人出来给鸟为食,我们才发现,昨天晚上看过的大鸟的模样,白色、黄顶,个头很大,据说已经养了35年,像大大的鹦鹉,会说几句叽里咕噜的话,在主人的招呼下还能翩翩起舞,唧唧呀呀的说话。到了铁丝网外,主人一招呼,昨晚让我们虚惊的矮马呼拉的奔跑过来,原来这两头马(一白一棕),晚上不进马厩,也没有马厩,主人说,它们有厚厚的毛皮,自然是他们的家,这样生活更适合它们,难怪昨晚它们不声不响就跟上我们。仔细看来,还有一只大白羊,厚厚的羊毛,我想是绵羊系列的,身上穿的绝对是纯毛(PRUEWOOL),待说出口,大家都笑了。这只羊本不是家养的而是流浪来的,自从跟这两头矮马合群以后,再也不走了,成了马队的一部分,马儿在围栏里奔跑时,大白羊也像马一样狂奔,当然速度慢一些,很是滑稽、很是好笑。
早餐是传统的西式早餐。我们继续昨天晚餐的话题,向主人提了不少新的问题。农场是男女主人的祖辈开创,父辈共同经营。依恩今年56岁,太太是精神病方面的医生,比依恩大一岁,从讲述农场的历史看,二人应该是很小很小就在一起,我们没有细问,可以推测,在这个别墅的故事了肯定隐含着一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动人的爱情故事。
依恩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工作,**小的儿子27岁;有两个在墨尔本,一个在堪培拉。也面临着今后农场的承续问题。本来想深刻的提出这个问题,没能完全表达出来。
农场占地120英亩,目前用19头肉牛。农场拥有许多历史古树,根据与政府的协议,政府给与一部分资金保养,同时还给一些税收优惠,农场植树政府也给资助。农场每年要向政府交土地税,农场经营和上税的经济平衡点是40头牛。此外,我们还提出了不少被称之为技术性的问题。
上午,依恩教授带我们到农场各处看了一圈,然后引领我们一起劈柴,从来没有干过的人也都摩拳擦掌上阵,倒是很快掌握技术要领。后来,在主人带领下,穿过一条公路,来到山坡的另一边,才看到农场的另一群主人-----19头牛。没有牛棚,但有很开阔的草场,生活也算是悠哉游哉。在现场观摩,也印证了刚来澳大利亚时听导游兼司机的郑师傅的话,澳大利亚的牛晚上没有回棚的,就在草场过夜,当初根本不相信,现在算是眼见为实了。农场有围栏围着,围栏设置了7000伏的高压电线,防止牛逃逸,依恩在现场进行了测试,电压只有1000伏,已严重不足,回到别墅区,看到还有一个监测装置,可以远程监控电压。此外,农场还有一台 拖拉机,据说已经用了50年,详细询问,得知,拖拉机很少用,在农场内运草料、每年收割一次牧草。使用率很低,还比不上中国一些农机专业户一年的使用量。农场里外还有一些农机具,如 割草机等,还有一些草坪机、电锯、水泵等。农场由伊恩教授夫妇兼职经营,不雇佣其他人,周一至周五,在城市上班,周六、周日在农场干活,属于对祖传祖业的一种维持和一种生活情调,一种劳动性的休息,算是一种调剂,一种喜好。呜呼!这也是我所属意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澳大利亚不多,在中国更难寻觅,只能是一种幻想、一种梦想、一种追求,梦境是也。
农场建筑、树木很多都是百年以上,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和澳大利亚从未经历国家战乱有关。人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投资、建设有安全感,事业、物产平稳延续、传承。中国百年以来不是外敌入侵,就是内战不断。没了内战,又是内乱,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样的历史,社会如何发展,哪有精力考虑长远。体制也影响人们做长期的思考、规划,遇事大凡都是急功近利。和平、稳定的环境对中国太宝贵了,国家如此,个人也如此。
站在牧场的高处,看到的是大片的青青的草场,草场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古树。再远处,还能看到海湾蓝蓝的颜色。视野极其的开阔,蓝天白云,天高地厚。据说能看到50里外。
中餐很简单,一人一碗南瓜汤,我以为这是前菜,还应该有主菜,结果没有了,没等来,主人已经问吃好了吗?同行的两位还直说吃得很好了,没办法,也只好跟着OK!OK!了,还得THANK YOU!;老外就这样,中餐很简单。好生失落,幸好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吃得很充实。12:55离开农场,13:12到达车站,13:25开车,约13点回到墨尔本中心车站。结束了一场充满新奇、新鲜感的澳大利亚农场生活,回归喧嚣的城市生活。
从个人喜好、业余兼职经营的情况来看,依恩教授的农场打理得相当不错,井井有条,经营管理有序,而且对他的经济学教学、研究相当有帮助。但是,站在专业人员人员的角度,从技术层面上讲,可以给他的农场提出很多的建议,比如,牧草中杂草多,而且可以种一些像苜蓿等高蛋白的牧草,并且农场中可以散养一些鸡,一举多得。120英亩牧场,19头牛明显是少一些,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另外,牛、马晚上完全散养在野外,虽然符合动物的野生性格,但是从人类养殖目的来说又不科学,要牲畜多进食、少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加快生长速度,以便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否则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发表于 @ 2006年07月05日 11:20:00 |点击数()

旧一篇:天津花园-墨尔本|新一篇:旅澳札记24-烟头满地

博客信息
胡伟论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6年03月10日
今天点击:770
本周点击:124
本月点击:699
点击总数:82519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文章分类
默认 默认(387篇)
风论 风论(197篇)
快递短语 快递短语(59篇)
闲苑 闲苑(26篇)
采撷 采撷(21篇)
随缘 随缘(12篇)
景色无限 景色无限(7篇)
光斓 光斓(6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