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
全天都是帕特教授的课,东西南北不着调。
今日课程要点:
西方国家人口生育率降低,新的人口不足以弥补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些国家正在走向“自杀”,预计21世纪末,西欧人口将只有现在的1/4;各国都将加大移民,争夺“人才”。
大部分管理人员认为,45岁以上的雇员就算老了。由于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因此要改变雇主对就业年龄的认识;研究表明,生产力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才能通常与年龄成正比,尤其在语言表达、人际关系方面,年龄大的人经验丰富,效率也不低。绩效与年龄没有关系,只与个体差别有关,不是年龄层的问题。目前,45岁,影响职业生涯。其实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很多人以为到达工作生涯的顶峰,心里松懈。
过去,人们把公司当然的看作父母,以为公司会照顾自己的一生;实际上现在现实已经不是这样。有4个同心圆,过去从内到外是员工、组织机构、国家和全球,而现在是全球、国家、组织机构和员工,重点正好相反。
人们接受教育随年龄的增长成反比。不是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关于青年员工:要注意如何与老板的沟通,要处理好政治,要建立职业生活网络,希望主管具有导师的职能;如果主管不能创新,则年轻人就会离开;经理人员应很好地管理人才资源资本。
今后,人们将从尊崇CEO到尊崇团队。
要做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关于帕特教授:老头研究方法不错,思路也不错,值得借鉴。研究工作进行得很不错,研究的问题比较前沿,也很深,涉猎也广;但是,表达欠佳,不能把问题聚焦,讲起来东拉西扯,经常是刚要讲道要点,又岔了过去,让听课的人感到很无奈。
另据此间人士反映,鬼佬(广东人称老外)办事讲程序,但是效率也非常低,什么事都不着急,慢慢悠悠的,也许是要负责任,反正慢。不过老外办事讲诚信,这一点比目前的中国人要强。在这里的中国人都说老外很傻,脑子转不过弯来,很好骗,其实不然,中国人的聪明,往往都是小聪明,投机耍滑,占点小便宜,**终还是容易吃大亏,跟人做生意,让人信不过。我以为这样不好,尤其将来全球化经济发展,中国人这点小聪明是吃不开的。
发表于 @ 2006年07月06日 18:0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