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论道

天下一家,有啥说啥,农机就大。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胡伟论道>>默认>>

第十三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讨论综述收藏

第十三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讨论综述
第十三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2006年10月25-28日在山东平邑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全国联合收获机械信息网主办,天津市农业机械与农业工程学会承办,山东临工汽车桥箱有限公司协办。
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广东、浙江、江苏、河南、黑龙江等省市的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代表单位为涵盖了农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主管、生产企业、鉴定推广、新闻媒体。其中,企业有玉米、水稻、小麦收获机械生产单位和传动、液压等配套件生产单位。
会议由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胡伟主持。
山东平邑县政府陈一兵县长、山东临工汽车桥箱有限公司荆建新总经理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白人朴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张蓝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分别做了“我国农业机械重大战役发展”、“联合收获机对农机化发展的地位作用及贡献”主题报告。
其他代表分别就以下专题作了大会发言。
胡伟(天津市农机局副局长):我国 玉米收获机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李景晖(浙江湖州生力液压公司副总经理:联合收获机液压系统发展
王艳红(农业机械杂志副主编):我国联合收获机的行业发展
隋瑞堂(河南许昌农机推广站):玉米收获机在河南的推广
贾军(天津市农机鉴定站站长):玉米收获机的安全质量调查
李文学(约翰迪尔中国市场部,高级工程师):约翰迪尔佳联技术开发发展
葛宏坤(山东临工汽车桥箱有限公司公司工程师):农业装备传动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会议代表还就我国水稻、玉米收获机在不同地区适应性;我国联合收获机变速箱、液压技术的进步;玉米、水稻联合收获机新产品开发;行业合作;国家补贴政策应用;产品标准化;农机农艺如何结合;联合收获机技术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部分代表就项目合作、技术合作、产品推广等达成意向。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到山东临汽车桥箱有限公司公司进行了参观考察。
白人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主任委员):
一、收获是农机化的大问题。农业装备制造业要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第二战役胜利做出贡献。小麦、玉米、水稻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小麦已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其中,机收水平已达80%以上,我们称之为第一战役取得胜利。第二战役是主攻水稻和玉米,水稻产区主攻水稻机插和机收,玉米产区主攻玉米机收,目前攻坚战已经打响。水稻、玉米机械化难度比较高,这是特点,但是,发展潜力也很大。水稻不仅是我国农作物之首,面积和产量在世界也居第一位。面积占1/5,产量占30%。涉及耕地、农民也是**多,影响很大。目前,我国机插水平为7.14%,玉米机收为3.12%(玉米种植第一大省吉林,机收只有0.9%),可见实现机械化难度之大。
二、我国目前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由过去农业支持工业,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时期。政府对农业、农业机械化的返哺大大增加。新农村建设,第一条就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不是发展传统农业,而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要用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发展现代农业,不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是“增机减人”。近年国家投入不断增加,购机补贴由**初地2000万元增加到6亿元。
我国的农机企业很多,小而散,规模化以上的1200家,但是,世界500强之中,中国农业装备企业一家也没有。从生产能力看,低档产品过剩,中高档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农机项目过去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没有,“十五”期间有了,2000万元,“十一五”达到3500万元;同时,国家重大项目也有了,达到1.1亿元。
农机化“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是农机化重要的机遇期。还提到,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实现自主创新,要培育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
有能力的企业,骨干企业,要加强研发投入,不要照搬照抄,要搞产、学、研合作,要培育核心竞争能力,要打造核心技术,要有一支创新队伍。
三、第二战役攻坚战目前的亮点。目前有两个典型,两个“第一县”。一是江苏武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第一县,机插超过70%,机收超过80%;二是山东桓台,玉米机收第一县,机收水平超过80%。
我国收获机械发展要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展。机具性能还要进一步提高,可靠性要好。要研究我国不同地区的需要和适应性。如水稻,分为四大种植区域,南方三大区域,北方一大区域。企业要考虑重点突破哪个区域,然后再是其它区域,以不同的机型去适应不同的区域。
玉米有可以分为两类种植区,夏玉米种植区和春玉米种植区。目前瓶颈还是机具供给问题。
张蓝水(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关于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恩格斯早就指出了农业机器的“共同利用”。中国农机化道路就应该是“共同利用”。由个人行为变成社会行为,产品由个人产品变为社会产品。
生产资料共同利用才能变成强大的生产力。
农民很多成为农业土地经营者,而不是农业生产者。跨区作业在不自觉中找到了“共同利用”的道路。1986年,山西运城8户农民开始的“南征北战”,可以说,经过37年才找到“共同利用”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农机化第一战役的解决者,不是 拖拉机,而是联合收获机。农机工业**具活力的是联合收获机行业,联合收获机是当前中国农机化的领军者,是**有朝气的领域。
农民为什么选择了“共同利用”这条道路。中国农村由个体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逐步剥夺了农民的生产资料。农村改革以后,土地并没有归还农民,农民只有土地的经营权。集体所有概念不清晰。农民成为土地的承包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但不是土地的所有者,经营权与所有权是不一致的。因此出现以农机户为农业承包户服务的机制。
农机化推进社会进步。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就提出:农业物器与国计民生相关。农业机械化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是城市化的支撑和平衡,促进人口转移到城市。农民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农业机械是影子劳动者。
玉米机械化收获符合:重要农时、重点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粮食主产区这几个条件,函盖这些内容,其重要就可见了。
液压件、发动机、变速箱、橡胶履带,过去是发展难点,现在已经基本解决。液压件甚至有超前发展。技术基本稳定,应用范围、智能化水平也得到提高。
我国收获机械2002年以后一直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自走全喂入占80%,是主体机型。
小麦联合收获机属于高位运行。机收水平已经达到80%,呈现饱和状态,很难再上升。生产集中度高,进一步集中的可能性不大了。品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名牌受欢迎,其它黑马出现的可能性很小。自走式机型基本技术还是新疆-2型,但功率向大型化发展。如果不能享受补贴,2007年发展可能下降。
背负式小麦收获机,脱粒部件得到改进,也受到农民欢迎,近两年可能受到市场欢迎。同时,这两年大型拖拉机增加,客观上也需要配套,因此,可能呈上升趋势。
水稻联合收获机半喂入是发展趋势,主要以外资、合资企业产品为主,集中度很高。国产半喂入的优势是价格,国外机的优势是质量。半喂入替代全喂入只是趋势,但不可能全替代。关于水稻全喂入与半喂入机型,如果认为全喂入损失大、效率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目前,差距是秸秆不能保留。
收获机械不仅是一种消费工具,更是一种投资工具。收获机械企业出现产品的相互交合,企业都从单一产品向多种产品发展;产品也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品种增加,功能多样化。
油菜、花生、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的收获机械,研发需求也很迫切。
在河南等地,目前,买玉米收获机的农户大多是经营小麦收获机赚到钱的农民。玉米收获机现场演示有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买收获机在看,买机器的看不到。现场会有时成为一个政绩工程,省级开,地市开,县级也开,生产厂家承受不了。
玉米收获机发展要加大宣传,搞好培训。生产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不能一味的只去拼价格;要搞好服务,向海尔电器一样;应建立招回制度,改进质量,或进行产品升级。
玉米收获脱粒机型目前适应范围有限。
部分省份补贴款到位迟,困扰农机生产企业,希望能及时到位。
目前收获机产品,尤其是水稻、玉米机,机型五花八门,不能统一,部件不能通用,三包服务困难,农民也困难。建议搞新的系统手册,统一一些部件。不过目前的体制下,这项工作很难实施。
农机是机器,不是多能的。农机与农艺结合,不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

发表于 @ 2006年11月08日 19:10:00 |点击数()

旧一篇:第十三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讨论综述|新一篇:第十三届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讨论综述(修正稿)

博客信息
胡伟论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6年03月10日
今天点击:770
本周点击:124
本月点击:699
点击总数:82519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文章分类
默认 默认(387篇)
风论 风论(197篇)
快递短语 快递短语(59篇)
闲苑 闲苑(26篇)
采撷 采撷(21篇)
随缘 随缘(12篇)
景色无限 景色无限(7篇)
光斓 光斓(6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