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想起了“犁后喘”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
不久前,参加市里举办的农业农村博览会,看了吉松村股份制农机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只有七个人,却耕种了全村3000多亩土地,机械化程度达到95%,村里剩余劳动力全部外出打工挣钱,村民生活非常富裕。
这让我一下想起了让人爱又不是、恨也不是的“犁后喘”。
那是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弯勾犁”、“月牙锄”的中世纪阶段,一个大队一般只有一到两台链轨式
拖拉机,因其它农机具不配套,通常只是翻、耙生荒地时用一用,大多数时间闲撂。那时候种黄豆、苞米一般是“铲二”、“趟三”,也就是铲两遍、趟三遍,夏锄时各村畜力都非常紧张。每天早晨两点多钟,天才麻麻亮,犁杖就得进地,晚上要黑得看不见了,才能卸犁休息。幸亏要避开瞎虻多的时间,中午能多歇一会儿。为了抢农时,及时把地趟出来,也充分利用一下没活儿干的拖拉机,不知谁出了个主意:用拖拉机拉犁杖。这建议一提出来,大伙都说行。就叫木匠做了根三米多长的“耍杆子”(原指犁杖前面拴牲口套的横杆),按垄的宽度拴上了五六副犁杖。
拖拉机拉弯勾犁,在当时或许算是一种创造。试验场地选在南大片地。那是村里**大的地块,共有四五十垧,垄长在千米开外。当时,七、八十男女社员刚把那块地铲了一半。看到这边要用拖拉机拉弯勾犁,人们“呼啦”一下全围过来看热闹。
生产队长亲自指挥试验。他挑选了十多名身强力壮、又会扶犁的好小伙子,分成两组,五六个人一组,先上一个组,另一组做好替换准备。只见小伙子们一字排开,手扶犁杖,拉出了冲锋的架式。
队长走到拖拉机跟前,向驾驶员叮嘱了两句什么,又走过来把每个犁杖和扶犁的人打量一遍,才一挥手,下令开犁。
拖拉机起步、换挡、加油,突然猛地向前一蹿。只听“咣”地一声,右边头一张犁杖突然倒在地上,把扶犁人闹了个跟头,拖拉机还在往前走,倒地的犁杖把苞米垄拖平了好几米长。人们赶紧喊,拖拉机才停了下来。大家上前一看,犁杖犁得深了一些,撞在一块石头上,将犁铧撞掉了一大块。于是赶紧重换了一副犁杖。
拖拉机又拉着犁杖向前行进了,犁后腾起一股尘土。
等到拖拉机拉着犁杖从南头返回来,那扶犁的五六个小伙子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说什么也不肯起来,嚷着让另一组替换。等到这一组从南边返回来,也和头一组一样,非让替换不可。大家细唠起来才知道,这跟着拖拉机扶犁的活实在不好干。拖拉机跟牛马不一样。牛马干活知道累,你不快赶它就放慢脚步,人也能跟着歇一歇,缓缓劲儿。这拖拉机看上去也没快开,可它总是那一股劲儿,不给人缓口气儿的机会。一条垄趟到头,累得人张口直喘。
不过,队长还是很高兴,大家也都很高兴。因为实验成功了,趟地的进度能大大加快,丰收的希望也就大大增加了。
后来我才知道,马拉弯勾犁在当时的农村是普遍做法。而且叫法也都统一,就是高度形象化的“犁后喘”。
如今,弯勾犁已经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犁后喘”这个词,恐怕也永远失去了进现代汉语词典的资格。
发表于 @ 2007年11月18日 19:29: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