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原创热点追踪>>
国产玉米机
走过黎明前的黑夜
中国农机推广网特约记者 罗晓/文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随着中国小麦全程机械化目标的实现,今年中国取消了对市场趋于饱和的小麦收获机的补贴。2007年上半年持续3年热销的小麦收获机伴随着市场呈现的波涌现象而降温。但是,由于中央坚持支农惠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国农机行业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比如,由于中国重视市场缺口很大、发展前景广阔的玉米收获机械产业,通过国家利好政策的引导、市场精心培育,从而使得符合中国国情的玉米收获机逐渐开始成为国内用户投资的新热点和市场开发的新亮点。针对行业发展变化,国产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该如何抓住黄金机遇加快发展,并争取在今后随时有可能爆发的玉米收获机械市场争夺大战中挺立潮头、赢得主动呢?
玉米收获机械化——中国农民的“甜蜜梦想”
用户是市场的晴雨表,而市场需求代表着产品的发展方向。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8亿多为农民,作为中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迅猛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继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收获和栽植水平进入新跨越后,对“高产之王”玉米的机械化收获要求日益强烈,迫切盼望早日从高强度、作业量大的玉米收获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如何通过现代化农业装备像收获小麦、水稻一样收获广袤沃野里金灿灿的玉米果实,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需要,也是中国农机工业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体现。
中国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主要消费国,目前玉米已成为中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中国农牧业及深加工业的飞速发展,作为粮食、饲料原料和重要工业原料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长。目前,食物、饲料和能源方面的用途共同主导着中国玉米需求的新格局,比如,由于来自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对玉米收购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在中国的一些地方,玉米的收购价格甚至和小麦一样。在今年4月9日中国农业部就加快玉米生产发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指出,近年来,在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玉米加工转化的拉动下,中国玉米消费增长很快,玉米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正在由供过于求向供求平衡转变,从发展趋势看,国内玉米供求可能出现偏紧格局。在中国玉米国际贸易量减少的情况下,为了加快玉米生产发展、保证有效供给,今年农业部在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总体思路中提出要大力推广“一增四改”技术,通过选育推广耐密型高品种、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力争今年玉米生产发展初见成效。
“东方红”几乎是中国农机化的代名词,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是追求产业报国的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方面。在记者采访中国农机行业领军企业从事玉米收获机械产业研究、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同志时,他们的谈话从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对早日实现中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憧憬。他们讲,近年来尽管中国玉米机械化水平有了提高,比如玉米从整地、种植到田间管理等虽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机播率已达58%,但机收水平仍徘徊在低水平,截至2006年全国玉米机收率还不足5%,远远落后于小麦81%、水稻40%的机收水平。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国内、国际市场对玉米需求量的扩大和价格提高,在极大地调动中国各地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得广大农民盼望从繁重的玉米收获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因为,玉米收获是全程生产中**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整个玉米种植投入劳动的55%。还有,在中国的8亿多农民中,农村劳动力有4亿以上,为了实现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建设一个中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国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严峻形势。一方面,中国玉米生产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而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艰难任务,而在解决这个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时,还要满足告别贫困奔小康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需要。因此看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中国农机工业,到了该着手解决长期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的时候:实现中国亿万农民千呼万唤的玉米收获机械化。
扩大推广应用国产玉米收获机的序幕拉开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玉米收获机械研发、生产制造和产品推广工作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历程,终于迎来了令农机人眉开眼笑的时刻。那么,当“中国制造”玉米收获机产品技术基本成熟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者该如何珍惜和发展中国玉米收获机研发“第三次浪潮”的成果?在破解“机型选择”和“突破行距约束”两大高难课题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国产玉米收获机的可靠性和市场推广的适应性,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满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迫切需要呢?前不久,中国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负责人在一个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无疑为国内玉米收获机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他指出,当前中国农业机械化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解决“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3个层次的问题,以保证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买得起”要解决农业机械化的起步问题。中国农民收入低、积累少,许多农业机械农民想买却买不起。在解决农民“买得起”问题过程中,农机产品要适合农民当前的购买力,解决好产品的定位问题。农机产品的发展有一个先低端后高端、先由富裕地区再到边缘地区这样一个发展轨迹,比如中国小麦收获机的发展进程,有个从背负式到自走式、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渐铺开的过程,玉米收获机基本上也是这样一个发展轨迹。
农机行业的专家认为,今天中国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已经进入从局部市场向更大市场推广的历史性发展时期。当前“中国制造”国产玉米收获机在机型的选择上,主要以技术相对成熟、市场需求大的背负式为主,具体需求机型已由2行机发展到3行、4行机为主导,这种状况在今后一定的时期内会得到保持。因为,背负式机型价格容易被用户接收,该机型可以利用拖拉机作配套动力,购机户一次投资相对较少,收获季节结束后不占用动力,拖拉机可作其他挣钱用途。当然,随着中国玉米收获机产品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发展的循序渐进,“中国制造”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也在快速发展,如果从长远发展走势分析,无论是对行式背负机或不对行式背负机,自走机终有可能成为其取代者。而当前,一些企业研发出的与多种谷物联合收获机配套的玉米割台,可以通过更换割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从而实现一次完成摘穗、脱粒、清选、茎秆切碎还田联合作业,其发展前景也不错。因此讲,多样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制造”玉米收获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中国农机行业从事玉米收获机研发、市场研究的人员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讲,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环境、气候、种植习惯不同,不同地区的用户对于玉米收获机的功能要求各异,可谓“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玉米收获机在现实情况下很难像小麦机那样“一种机型收遍全国”。因此,在目前中国农艺还一时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各地农民购买力不同的情况下,制造企业在发展国产玉米收获机时较为科学的办法应该是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瞄准适合的区域,有的放矢开发生产用户急需的产品。行业专家分析认为,由于中国重视“三农”和政府补贴等的导向作用,去年中国玉米收获机产销6000多台,估计今年在各项政策拉动下会有新突破,以后每年都会有一定量递增。随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农机跨区作业在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中重要作用的发挥,预计未来5年中国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强劲,“中国制造”玉米收获机将会成为农机市场销售的热点甚至“重头戏”。
“中国制造”玉米收获机,靠什么赢得明天市场
据了解,现阶段的中国收获机产业,以小麦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为主攻目标的“第一大战役”已经宣告结束,中国南方以水稻机械化收获、北方以玉米机械化收获为主攻目标的“第二大战役”正在打响。面对眼前中国玉米收获机械市场浩瀚的“蓝海”,中国的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如何正确把握产业发展契机,迎潮而动,顺势而上呢?
对于当前中国玉米收获机制造业呈现的态势,中国农机普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振营有个十分形象的说法:目前国内的玉米收获机市场这块“蛋糕”已经趋于成熟,正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引得不少生产企业“手持刀叉”闻香而来,欲分得更大一块“蛋糕”。他分析认为,各企业市场逐鹿的结果如何,今年和随后的两年无疑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对此,中国农机行业的不同方面的人士均表示认同。综合分析方方面面的情况,记者认为,中国的玉米机制造企业要想在明天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需要在几个方面进一步“练好内功”。一是,要坚持开展“产、学、研”活动,根据企业实际和特点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注意自主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二是,要熟化产品,在实践的基础上改进工艺、完善质量。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这是用户购机后能否实现产品能干活、会挣钱、投资回收快、回收资本后剩余价值高的“底线”,更是制造企业博弈市场、赢得终端的“生命线”,否则,企业可能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会“败走麦城”,与大好发展机遇失之交臂。三是,制造企业“入市”要慎重,要尊重市场主体的产品选择,瞄准自己产品适应的市场主动出击,不断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否则,一时的头脑发热,会欲速则不达。四是,要注意“跟进”跨区作业,重视培训用户,切实搞好市场服务。要注意以服务赢得用户,以服务促进产品销售,以服务保证推向市场、卖到用户手中产品的忙季高效作业。五是,企业进行产品、市场定位时,即便定型生产的产品基本结构和模式稳定了,仍要加强市场调查、用户走访,要主动征求产品投放市场后用户的意见,要针对产品在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或薄弱方面加强改进,千方百计满足用户的要求。六是,要不断优化玉米收获机各部位的技术参数,突出人性化设计思想,注意产品生产中的标准化问题,要避免“一哄而起”。要持续做好工艺、工装、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七是,企业推向市场的机型在条件成熟之后,要考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看准时机迅速切入市场,通过发挥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品牌优势,抢得市场先机。
连续几年在中国收获机制造领域保持“三分天下有其一” 行业位势的东方红收获机械,是共和国长子、中国一拖集团公司2007年市场推进的“三大项目”之一,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一拖(洛阳)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如何保证东方红玉米收获机的市场推广成功?“东方红收获机如何进一步做好准备,怎样奔赴中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盛宴’” ?事实上,这是中国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一拖(洛阳)收获机械公司的领导在回答这一具有前瞻性的问题时讲,今年收获机械公司在困境中仍然提出了年度“三大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争取东方红玉米收获机进入行业“第一方阵”。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公司将在集团公司总部和公司农装事业部的继续指导、帮助下,直面市场,只争朝夕,确保新兴产业良性发展。今后,一拖(洛阳)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将继续依托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强有力的支持,构筑差异化竞争、技术领先优势,争取小麦、水稻、玉米收获机3大系列产品并举,力争用3年时间逐步形成各系列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国收获机械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再做新贡献。
此文分别载于《农业机械》、《中国工业报》、《农机科技推广》、《农机市场》、《当代农机》等。
发表于 @ 2007年11月26日 19:1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