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东方农机>>新闻视角>>
从外资并购看我国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 | |
|
|
发布时间: 2007-3-15 19:44:54 浏览次数: 14 | |
通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五十多年的发展,众多的合作、并购案例为我们带了令人喜悦的成功,也带来了令人神伤的失败,在此期间,我们有多少品牌因此倒下,究竟**终有多少品牌可以存活并健康发展?在当前并购案例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我们更有必要分析“外资并购”与“自主品牌”两者孰轻孰重。 中国工程机械“十五”发展成就喜人 工程机械行业“十五”期间发生的大变革及表现出来的诱惑力,似乎在大面上已经吸引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世界范围的注意力。在此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局面,年均增长率超过30%,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到2005年末,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总量已经达到250亿美元以上,占全世界市场的1/5,成为北美和欧盟之外**重要的第三大市场。 2005年中国市场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叉车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相比2004年,增长比例分别达到17.36%、13.96%和10.56%。从细类产品线来看,“十五”期间,六种热点产品产量增长突出,与其它产品形成了明显反差,其中:液压挖掘机449%、装载机415%、摊铺机255%、汽车起重机308%、商品混凝土机械439%、叉车225%、其它产品88%。 为了解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情况和外资投资情况,笔者采访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俞琚,他认为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国际化发展的步伐。2005年工程机械进出口金额累计达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其基本特征是进口有所下降,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5年累计进口工程机械30.64亿美元,出口累计29.4亿美元。从该组数据来看,2005年工程机械行业进出口数字基本持平。 据了解,外商在华投资变化方面,已由1999年48亿元至2004年的220亿元,增长幅度达358%。国际化合作生产方式加快,跨国公司正在逐步将工程机械加工制造向中国转移,以期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迅速占领中国市场。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地工程机械市场增长率大体上在3-5%之间,竞争相当激烈,唯有中国市场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力。面对当前高速增长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外商与国内厂商之间一场近似血雨腥风的并购大战已经打响。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主导权,如何保持我们的强势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如何保证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外资廉价并购” 2006年6月8日,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博客(BLOG)大战。 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发表标题为“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近乎石破天惊的稿子,向文波认为徐工被凯雷收购有低价收购嫌疑,随即公开叫板凯雷投资,并由此列出假设。“全盘接受凯雷方案,并加价30%也就是26亿人民币,三一能否收购徐工?”,并在博文中提到:“令人遗憾的是,拥有强大品牌优势、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第**、年收入170亿元的徐工竟然20亿出让!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收购竟然被炒作成‘国企产权出让的新标杆’,说是卖了一个‘好’价钱!”。之后,徐工方面迅速推出以“响云霄”为代表的博客,公开对向文波的言论进行反驳,并质疑他这样做的真实目的。至此,外资涉嫌廉价并购国内排头兵企业的浪潮再次被推到了浪尖上。 2006年两会期间,“警惕跨国并购蚕食中国自主品牌”的声音已受到很多委员的关注。率先挑动这根敏感神经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他表示,要警惕跨国公司大举并购中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企业。“它们对一般国企拼命压价,对好企业不惜高价收购。在大举并购我国啤酒饮料、化妆品企业和市场后,跨国公司近年来已开始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李德水说。 至此,中国装备制造业特别是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主的跨国外资并购案逐渐进入发改委官员和业内专家的视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蔡惟慈曾经指出防止个别外资恶意并购刻不容缓,要求业内企业充分认识外资合作过程中潜在的威胁,提高对某些外资恶意并购的警惕性和保持双方合作的原则。 |
发表于 @ 2007年05月09日 21:4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