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第十四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预备通知
暨会议论文征稿通知
各有关单位:
在中国农机学会和全国农机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自1993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以来,每年一届的研讨会已成为科研、生产、推广部门进行技术、信息、市场动态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行业盛会。这一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农机行业学术交流活动的名牌产品。
为加强全国管理、科研、生产、推广等部门对市场、技术、质量、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探讨小麦收获机械化市场的再生,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突破及其他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启动,以及收获机械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难点和热点、焦点问题,促进我国联合收获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拟定于2007年10月召开第十四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一、会议内容
(一)技术研讨
l、联合收获机技术创新与发展
研讨水稻、玉米、小麦联合收获机的割、脱、清、选、摘、碎、集等各项技术的更新换代;联合收获机机组的配套;联合收获机新产品、新机理的试验研究;产品试验、鉴定、检测分析;作物收割后的秸秆处理。
2、联合收获机配套技术,包括:液压、传动、密封、刀具等部件研究。
3、市场动态与推广销售
水稻、玉米、小麦联合收获机现状及发展、前景;市场分布与市场发展分析、预测;产品适应性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市场促销;机具与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及产品宣传等。
4、跨地区联合收获的组织与管理。经验分析、探讨,机型选择,使用维修,技术培训,相关的政策、组织工作等。
5、秸秆还田、秸秆回收及秸秆加工处理等技术机理与机具发展。
6、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化技术。
7、政府扶持补贴政策对
联合收割机市场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分析。
8、节能技术在收获机械上的开发与应用。
(二)新技术、新产品新闻发布与推广
有关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发布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展示产品样机,进行产品、技术交易交流。
(三)技术咨询
会议期间,将请有关专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专题报告和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四)召开信息网会议,商讨为科研部门、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配套件生产企业、农机供应部门、推广部门等建立信息网络,为科研、生产、供应、推广等单位提供政策、技术、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发挥联合收获机信息网的作用。
(五)《农机化促进法》等政策、法规的实施对我国联合收获机发展的影响。
会议将组织代表进行参观考察游览。
二、会议论文征集
会议面向全国征集与上述会议研讨内容相关的技术、经济论文。
1.论文要求
字数在3-5千字为宜,立意明确,层次分明;采用法定计量单位;采用论文标准格式,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齐全。
2.征文时间
请作者于9月20日前,将应征论文全文以电子邮件等形式提交给会议组织单位,进行初审并安排会议发言。
论文若需在大会上进行交流,请事先将论文制成多媒体讲稿。请论文作者务必注明作者(包括作者简介)、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电话、E-mail、邮政编码)。论文在会议上交流后,于会后编印《论文集》出版。请论文发表者携带80份论文参会。
为使会议有序进行,与会代表务必于2007年9 月20 日前将会议回执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形式通知会议筹备处。无回执者,若会议因故延期,恕不通知。
会议筹备处(承办单位)联系方式如下:
(1)全国联合收获机信息网、天津市农业机械与农业工程学会
天津市南开区科研东路8号B1座5楼
联系人:陈芳 电话:022-87892315-820
王明丽 电话: 022-87893897-800
邮政编码:300192 传真:022-87891073
E-mail: njjkj@163.com xiaolianhe@126.com
(2)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联系人:杨敏丽 电话:010—62736500 E-mail:qyang@cau.edu.cn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
全国联合收获机械信息网
二○○七年九月
会议回执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民族 联系电话 E-mail 返程车票预定
发表于 @ 2007年08月17日 16:0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