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机化青年人才培育机制运行分析
胡 伟 刘丽娜
(天津市农业机械局)
1 前言
随着我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繁荣,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极大重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思路、新政策的确定,我国农机化事业也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无论是政策倾斜、资金供应等方面都处于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但是,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随着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增加,农机补贴资金大幅度增长,农机科技项目不断增多,等等,农机化工作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在不断提升,因而对农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强。
农机化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将日益激烈,有来自外部的,如我们需要与其它行业去争取各种资源;也有来自内部的,如我们系统内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甚至不同部门资源的竞争。竞争主要是知识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天津市农机系统现在有一支年富力强的科技领军和骨干队伍,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农机人才队伍还能保持这样的强势局面吗?这是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必须要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愧对日益发展的大好形势。
培育人才是我们天津农机局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主要领导几乎是逢会就要讲人才问题。通过对天津农机化历史发展的分析,我们深深感受到人才在创新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与农业系统其他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横向比较,使我们不得不把农机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来考虑,并就此启动了青年人才培育战略性的机制。农机化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必须要深谋远虑,从事业发展之长来计议。
2 天津市农机化青年人才培育机制的运行分析
天津市农机化人才培育机制实在是农机局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启动运行,着眼于农机化的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从农机化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两方面入手,力求打造一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农机化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造就“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持续发展之势。青年人才培育机制的具体运行由人事、科教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实施。
2.1积极引进人才
在目前很多单位都认为进人是包袱的情况下,天津农机系统却开展了积极的人才引进的工作。提出了“聚天下英才,谋天津发展”的口号,各单位、各部门都有人才引进的年度计划和长远的规划。从2002年以后,逐渐增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市农机局人事部门和研究所、推广站、鉴定站、试验中心等每年都派人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的毕业生招聘会。还在学校召开专场招聘会,介绍天津和天津农机化的概况、各用人单位的工作职能及发展前景。毕业生天津参加农机局公务员应聘考试的,提供交通方便,安排食宿;对于外地的毕业生愿意来天津农机局工作的,局里给予24个月租房补贴。真心诚意的把人才的引进当作事业的基础来夯实,表现出求贤若渴之态。起到一定的吸引人才的作用,来自河北、山东、四川、甘肃、山西、浙江等地及天津本地的一批学子陆续加入天津农机行列。2003年以来,市农机系统先后引进大学生30余人,充实到市局机关和鉴定站、推广站、研究所、试验中心等各直属事业单位。
2.2 启动青年人才培育机制
引进人才不是目的,用好人才、发展事业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如何把人用起来、用好,成为工作要点。天津农机体系就此逐步建立起一套培育机制,陆续开展一系列活动举措来践行人才培育的机制。
2.2.1 组织岗前培训。刚刚进入农机化队伍的青年人,好比一张白纸,对农机化得历史和未来发展知之甚少。因此,要使他们尽快了解农机化的工作职能、所属单位的工作性质、农机发展状况。就此,人事部门对青年农机工作者开展了岗前培训,请有农机部门的领导、专家,向他们介绍农机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介绍工作经验,提出工作要求等,使得新进农机队伍的青年工作者能看到自己在农机化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肩负的责任,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成长确定明确目标,从而尽快进入角色,担当起工作职责。
2.2.2 组织青年读书班
将青年农机工作者集中组织起来学习现代农业的相关文件,阅读学术文章、科技图书以及相关的期刊杂志。详细地介绍了农机人才培养计划及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科技项目申报的基本概念、工作程序以及评价依据。通过学习,使年轻人全面了解了近年来农机化发展的全貌,对未来几年农机化的发展方向也有了全面的认识,对所从事的农机化工作更充满了信心。
2.2.3 举办青年论坛
每年组织一次农机化青年论坛,自愿报名参加,每人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有15分钟的演讲时间,好似一场学术擂台。青年人讲技术、讲自己的工作体会。为农机系统年轻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和能力的平台。既是个人的单项比赛,又是单位之间的团体赛。在全系统营造了立足岗位钻研业务,追求创新的文化氛围、竞争风气,提高了青年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激励青年人投身工作研究,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业务能力。
2.2.4 设立青年创新基金和创新奖
为鼓励青年早成才,局党委专门研究决定,设立天津市农机化青年创新基金和天津市农机化青年创新奖。科技管理部门为此制定了《天津市农机化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天津市农机化青年科技创新奖管理办法》,安排专项经费。2007年,有12名青年农机工作者的项目通过专家论证立项,得到专项经费资助。通过设立青年创新基金,可以有效地解决了青年人难于申请市、部级项目,得不到应有锻炼的机会,使青年农机工作者能从主持小项目中体会做大项目主持人的感觉,并积累工作经验。
2.2.5 岗位交流,挂职锻炼
为使青年农机工作者能了解更多部门工作,增加工作阅历,开阔视野,从2007年起,天津农机局启动了青年人才岗位交流的制度,局机关、推广站、研究所、技术试验中心的7名青年人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岗位交流,挂职锻炼。希望通过岗位交流,达到一技多能,从能力上尽快达到提升。
2.2.6 组织农业推广硕士班
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市农机局与有关单位联合,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合作,在局里举办了农业推广硕士班,有14位农机青年工作者参与学习,这些学员将在2007年通过硕士论文答辩。
2.2.7 组织参观考察
人事、科技部门先后组织系统内的青年工作者到天津
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约翰&S226;迪尔天拖公司、特精液压公司、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天津万通农用挖掘机厂等农机生产企业参观考察。通过参观使青年了解农机产品生产过程及农机生产的现状。使课堂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今后从事科研项目中能紧密实际。
3 活跃的学术活动助推人才培育
青年人才的培育除了专门的一些安排之外,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交流氛围。学术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这是天津农机科技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特色。在天津,有一个在全国**活跃的学会组织和一批热心的积极参与人,通过学术活动,提升了全市农机化学科建设水平,为农机科技创新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比如,2006年,天津农机部门就先后组织了第十三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械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全国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创新论坛、澳大利亚农业促进政策研究报告会、农机化科技信息交流研讨会等12次全国性或全市性科技活动,通过这些科技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天津农机在全国的形象和地位,而且拓展了农机科技人员的思路,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素质,增强了全系统科技人员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进步和事业发展。同时,也助推了天津农机青年人才的培育,在这些科技、学术活动中,主管部门都积极安排青年工作者参加。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期间,天津市农机与农业工程学会就组织了全系统的青年工作者参与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及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论坛”、参观了展览,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使青年工作者能零距离接触我国农机化顶**的专家,接触**新的学科信息、技术信息,不但可以学到知识,也可增强信心,提升能力。
4 结束语
总结天津农机青年人才培育机制的内涵,一是有计划的引进人才,二是对引进的人才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主动地进行培育,采用组织学习、组织参观考察、组织工作交流和实施岗位锻炼、设立专门的青年项目等措施,使青年农机工作者能很快地适应环境,融入农机化队伍,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识和工作能力,达到进入角色早、成才早的目的。
通过青年人才培育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上述一系列举措的实施,给担子,加压力,提供发展机会和适宜的沃土。在天津农机系统青年队伍中形成了一种比、学、赶的氛围,学风浓厚,竞争风气形成,青年农机工作者在竞争中得到培训、锻炼,不少青年人逐渐成为单位业务工作的骨干,逐步崭露头角。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人才培育将为天津农机化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添发展的动力。随着天津农机化青年人才培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可以相信未来将有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农机化科技和管理队伍,在全市、全国的竞争中将处于有利的地位,保障天津的农机化事业后继有人,在农机化科技领先的制高点上,在天津农机化事业发展中,在为天津新农村建设,都将做出不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