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寒地水稻创高产奇迹 |
|
发布时间:2008-10-15 8:39:21
五九七农场宣传部 杨国平
|
本网讯(杨国平 侯仰志)近日,经农业部水稻测产专家组实地测产,五九七农场承担的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第四管理区“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带”大面积高产,平均亩产750公斤。农业部专家惊喜地称道,五九七农场创造了寒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五九七农场位拥有耕地面积60.24万亩。由于“一岗三平六洼”的地貌特征,使农场饱受了多年的水患之灾。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场年生产粮豆只有5万吨,水稻面积不足3万亩。从1990年开始,农场借助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时机,投入巨资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并在地势低洼的第四管理区大面积开发水稻。经过近20年的努力,到目前,全场水稻面积发展到21.1万亩,其中第四管理区开发种植水稻10万亩。 2007年,全场粮豆总产达25万吨,等于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再造了三个五九七农场。 今年年初,这个农场在承担了农业部“寒地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后,提出了“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的高产创建工作思路。农场根据各管理区水稻种植面积不同,规划设计了“百千万”高产创建区域,即“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带”。全场建立300亩为一个区域的“核心区”13个,3000亩为一个区域的“示范区”3个和一个30000亩的“展示区”,明确提出“核心区”平均亩产860公斤、“示范区”平均亩产780公斤、“展示区”平均亩产700公斤的创建指标。同时,农场农业部门采取了“主要模式、主体培训、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四主”措施,全面规范了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主要模式”即“三化一管”栽培模式。就是旱育壮秧模式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稻谷品质优质化,突出本田叶龄诊断技术管理,适时采取水、肥、植保等调控措施。“主体培训”就是选择科技意识强、管理水平高、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户为高产创建示范户进行重点培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示范户”人手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张技术光碟、一本种植手册。从冬训的集中办班到夏季的实地观摩,全场共培训水稻骨干种植能手800多人次,发放明白纸500多份、种植手册300余本。“主推品种”就是选用在本地安全成熟的高产、优质、抗病的“空育131”、“垦鉴稻6”和“垦稻12”为高产攻关项目用种。“主推技术”就是重点推广10项水稻种植新技术,主要包括叶龄诊断技术、旱育壮秧技术、蒸汽催芽技术、井水综合增温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钵育摆栽技术等。 为了使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收到实效,这个农场把今年确立为“农业标准化提升年”,并把水稻良种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有机结合,在硅肥、叶面微肥、生物肥、防病药剂、飞机航化作业费给农户补贴20—30%,进一步调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农场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生产副场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参与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辅导专家组,从年初备耕开始,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三级农业技术人员以“三直接”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即攻关技术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农场还印制了《秧田管理服务卡》发放到农户,三级技术人员分类承包指导,卡上不仅明确了水稻生产的农时标准和管理措施,还有技术人员的签名和联系电话,保证农户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 科学的区域布局、规范的管理程序、严格的作业标准和及时的服务指导,使五九七农场的寒地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据农场农业部门预测,今年全场粮豆总产将超过26万吨,比上年增产1.1万吨。其中水稻总产13万吨,同比增产633万公斤。 |
发表于 @ 2008年10月15日 09:3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