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冬季贮藏,有堆藏、埋藏、窖藏等多种方法。现将窖藏技术介绍如下:
入贮前的准备
品种选择:选叶帮青绿色、生长期长的中晚熟品种,如玉田包头、青帮叶、大高桩、玉青、天津青麻叶、北京新1号、晋杂3号等。
收获前的管理技术
比收后上市的菜晚播1天至2天,高畦直播方式,多施磷肥和钾肥,提高抗病耐贮性,及时防治病虫害,收获前7天至10天停水,以减少含水量,砍菜前10天至15天捆菜以壮菜心,砍菜前3天至4天叶面喷30毫克/公斤至50毫克/公斤的2.4-D水溶液防止贮藏期间脱帮脱叶。
适时收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般在每年11月8日前后砍菜,如气温较高可适当晚收,以便进一步壮心,但一定要避免受冻。一般**低气温降到0℃至1℃时砍菜。
对未停水或停水晚的菜,砍后要晒2天至3天,以减少帮叶脆度造成运输耗损多。一般不要晒菜(如玉田包头,青帮叶),因晒菜会导致结球白菜贮藏中乙烯和呼吸强度上升,易脱帮,黄衰快,损耗增大,不晒菜外观和品质都较好。
挖窖
窖在砍菜前挖好,规模依贮量而定,一般贮5吨至20吨,窖宽3.5米,长度按贮量确定,窖深2.5米左右,地下深度1.5米至2米,地上部分高0.8米至1米。上面每隔1米放1根梁,直径在20厘米左右。梁上盖玉米秸秆或树枝10厘米至15厘米厚,玉米秸秆上覆土15厘米厚,一定要拍实或用泥抹好,以防漏风、漏土、漏水,还要能支撑人在上面作业。中间留宽0.8米,长度适当的通风口,一般长度2米以上,比窖长少1米至2米。准备好比通风口大的草苫、苇席和塑料布。草苫厚6厘米至15厘米。
入贮
预贮:预贮前进行选菜和摘菜。选8.5厘米至9.5厘米成心的包心菜贮藏**好,严格淘汰病菜、虫菜、冻菜和暴球菜、砍伤菜、摔伤菜等;将带病的叶、帮和黄叶、老叶、过头叶摘除,无病不落帮的尽量不摘掉(一般损失10%左右)。整修后垛起来进行预贮(高度不超过2.5厘米)。一般这时天气高热,窖温尚高,菜的呼吸强度尚大,通过预贮使菜的田间热、乙烯等在窖外得到排除,从而减少贮入窖后由于高温引起腐烂和减少乙烯积累,以延长贮期。一般预贮10天至15天,主要根据气温而定,气温低于-1℃时要盖苫或苇席。
入贮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中下旬,外界气温**低在-5℃至-4℃时或晚上入窖为宜。入窖过早气温过高,入窖后易迅速降温;入窖过晚气温过低,易带冻菜进窖。
码菜:气温降至-5℃至-4℃时,要及时入窖,以免冻菜,入窖前再进行1次摘菜。入窖时从窖的一头开始码,先用秸秆将窖底垫好。方法是根朝外梢朝里,2棵对码,一层一层码放整齐,也可“井”字形码。“井”字形码易通风,易排乙烯。可延长倒菜时间,但占面积大,易风耗。码放高度随窖深而定。一般应离顶10厘米至20厘米以上,以便通风,排出乙烯。码时每隔2层至3层放几根玉米秆或高粱秸秆,以利通风。垛与垛间留0.1米左右的空隙,还必须留出倒垛的空间,以便通风和以后摘菜倒垛。
管理
入窖后管理,一是控制乙烯形成和积累;二是控制温度在-0.5℃至-4℃范围内;三是使窖内湿度保持在80%至90%范围内。上述3项主要采用通风和揭、盖草苫来实现;四是倒菜摘菜,防止烂菜。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以控制温度为主,并搞好湿度调节。贮藏前期和后期以降温为主,利用外温低于窖温时通风;中期以防寒保温为主,利用外温稍高或相当窖温时通风。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入窖至12月中旬:入窖后要随时观察窖内外的温度变化。开始窖口白天盖半苫、盖薄苫,另一半窖口用苇席遮阴(防日晒)。为防受冻,半夜要检查,如发现窖温降到-1℃要及时盖苫。随着天气进一步变冷,改为白天揭,晚上盖。但每天早晨7∶30至8:00都要揭开5分钟至30分钟,通风换气排乙烯。随着温度降低,通风时间逐渐减少。使窖温稳定在-0.5℃至1℃为好,**低不低于-1℃,**高不超过5℃。12月下旬至来年2月上旬:此期管理中心是防冻保温。外温逐渐降至0℃以下,通风一般在中午进行,要充分利用外界高温进行通风,同时早晚仍需通风5分钟至20分钟。当外界气温在-1℃至0℃时,通风1.5小时;气温在-2℃至-1℃时通风40分钟;气温在-3℃至-2℃时通风10分钟至15分钟;温度再低后加盖双苫,关风口,两天通风10分钟至15分钟。
2月中旬至3月中旬:气温逐渐回升,白菜生长点开始萌动,极易腐烂、脱帮、暴球。此期控制温度和气体成分都很重要,随着时间后移,要加大通风和延长通风时间。在防止乙烯积累的前提下,夜间揭白天盖,随着温度增高,白天盖苫时间要增加。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夜间放风,上午8∶00至下午4∶00关风口。随着时间后移,在4月上中旬要白天盖双苫,苫下加盖塑料布,以防外界温度、湿度影响窖内温度和湿度。此时主要是掌握好温度和湿度,一般贮藏好的白菜到4月中旬损失15%至20%;贮藏不好的白菜,损失20%至50%。到5月初,春菜上市,白菜因天气热耗损失,所以不再贮存。
通风注意事项:一是遇大雪天气停止通风,防止湿度超过85%的空气和有毒空气进窖;二是通过通风来改变窖内温度以达到适温;三是太冷时通风要先用草苫把顶部盖好再通风,以防冻害;四是如窖内湿度过小,应盖塑料布保湿或喷洒水;五是菜帮冻一点不要怕,可慢慢恢复,原则是掌握温度在-0.5℃至5℃内,随时关注菜温变化,调整通风温度和时间。
摘菜倒垛:目的是去掉病、烂、黄叶帮及掉帮,防止病害传染。通过倒菜使滞留在白菜间的乙烯散到空气中排走,以利贮菜。按农历全期由入窖至谷雨,一般倒菜5次,其中小雪至大雪每7天至10天倒1次,大雪至立春每10天至15天倒一次,立春至清明,每7天倒1次,清明至谷雨每4天至5天倒1次。《新疆农垦科技》
发表于 @ 2008年10月17日 11:19: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