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万亩农业节水旱作区从此不再靠天施水 |
|
发布时间:2008-10-29 9:05:04 五九七农场宣传部 张旗国
|
“挖掘王”不停地挥动着铁臂,勾划出一条条笔直的渠线,形体标准的梯形水渠纵横交错于田间,几道闸门像一个个调水令牌,掌管着金沙河水库的泻水流量,旱可引流,涝可畅排------ 近日,一个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立项,总投资800万元的万亩旱田节水灌溉项目在这个农场十七作业站内已顺利竣工。项目区内的1.3万亩土地将彻底打破农业生产靠天施水的传统格局。 据了解,这个作业站现有耕地面积1.5万亩,除去部分偏远地号外,项目区几乎直接辐射于作业站的全部耕地。粮食总产将由曾经的379.29万公斤增长到502万公斤,实现年总产值882.64万元,年增加纯利润82. 9万元。同时也意味着改造后三年的增产将等于改造前一年总产。 丰年脱贫、灾年返贫。“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深深地制约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再创新高,圆满实现垦区粮食总产300亿斤的战略目标?其根本出路就是摆脱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而农业生产又离水难行,为此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五九七农场便紧紧地抓住了节水农业这根主线,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积极申报兴建了这个项目区,今年年初,项目经过审批,开始动工兴建。据农场项目办主任陈建卓介绍:通过几年来的观察,事实告诉我们,当前农业生产的防灾重点已由防涝转变为抗旱,而这个项目就是将充分利用金沙河水库的水利资源,通过引流渠将水引入灌渠,通过50台微型喷灌机对项目区农田进行节水灌溉。 面对一个库容96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五九七农场在在整体工程项目设计中,并没有因丰水而自豪,反而处处都算着节水账,合理畅通的47公里沟渠,将0.9万亩旱作区和0.3万亩水田进行了科学布局,从而打造出了一条水入渠可灌稻,水入渠可抗旱,稻弃水入渠仍可治旱的水利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为了保证渠水的合理分配利用,还修建闸、涵各8处,衬砌防渗渠3公里。 如今这个站里的百余家农户再也不用为旱季求雨、涝季强排而忧,正饱尝着旱涝保收的丰收喜悦。 |
发表于 @ 2008年10月29日 10:1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