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农五师八十一团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仅用3个月时间建成的171智能机采棉加工生产线投已经竣工全面入使用。
据悉,该团棉花植棉面积面积7.3万余亩,是“北疆”牌棉花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团棉花加工厂原有的3条轧花生产线,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用工较多,加工成本大,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这条生产线的建成,为提高该团的棉花加工质量和加工速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提高扎花速度和棉花品质,满足市场竞争需求,加快团场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机采棉加工工艺,今年该团通过招标形式,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按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原则,引进亚洲第一大的171智能机采棉轧花配套生产线,年加工机采棉在20000吨,新线的建成将成为推动团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山东天鹅棉机公司工程师魏钦江说:“智能轧花生产线,它这个智能方面主要师因花配车,根据喂花的大小,用电脑控制,比以前的轧花机产量要提高,质量要好。”
该生产线只需要技术员通过电脑操作控制,工艺新,布局合理,机电一体化的智能控制系统便于操作,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加工时间。每个班次用工仅22人,2至3年便可收回成本。它的投入使用,将为该团解决短缺季节工的困难,推进该团采用采棉机收棉花奠定基础。
八十一团加工厂副厂长冯爱明说:“这条生产线的建成,加工生产的职工人数从110人减少到70人左右,生产能力比老的生产线日加工提高40吨左右,年加个能力翻了一番,能耗方面要降低20%左右,职工的收入每天应该增加20%到30%。”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团综合加工厂共投资3500多万元,引进先进轧花机组及配套的籽棉清理机和皮棉清理机等设备,基本上实现了棉花加工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告别了老式设备人工操作和拉包的历史,棉花生产加工能力扩大到5000万公斤以上。
同时,为团场做大做强棉花产业,加快棉花信息化管理进程,推进棉花机采棉模式种植,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升了棉花加工产业化生产经营的能力,为今年棉花的顺利加工生产和机采棉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小周 韦雪林)
发表于 @ 2008年11月11日 12:5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