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 发挥作用促进基层党支部“三学三帮三带”活动的开展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27日 出处:友谊农场第七管理区第六作业站 作者:孙桂文
2008年友谊农场第七管理区第六作业站党支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农场党委和管理区党委的领导下,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中,以“三学三帮三带”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094万元,利润683万元,人均收入近1200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2%、18.4%和15.6%。党支部被分局党委、农场党委授予“先进集体”“五好支部”等称号。支部书记、支部副书记分别被授予总局、分局级劳模,6名党员被授予农场级优秀党员。
一、抓制度建设,规范“三学三帮三带”工作的开展
2008年,第六作业站党支部,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结合新时期党建工作,积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三学三帮三带”活动。为使活动有章可循,党员干部学习有目标,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有效,他们制定了“三学三帮三带”活动内容。“三学”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重点学习《党章》和十七大会议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WTO有关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学习有关知识和条规。结合自身岗位业务,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业务知识,学习实用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农场提出的“精农、强牧、壮三产”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学习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等。“三带、三帮”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这个中心,在努力推动富民强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工程中进行带帮;紧紧围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方针,努力促进职工队伍综合素质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垦区社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进行带帮;紧紧围绕转变作风这个当前党的自身建设的重点,在努力推进“民心工程”的深入开展,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行带帮。
二、抓理论学习,保证“三学三帮三带”工作的开展
2008年,为保证“三帮三学三带”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主要抓了理论的学习。
认真组织抓好“三学”,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保证创“五好”支部和“三户”活动的顺利推进。
1、抓好党课的学习。党支部要求每月至少学习一次,党课每季度至少学习一次,要求有学习计划、有笔记、有心得体会,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支部书记、作业站站长要带头讲党课。
2、抓好“电化”教育。党支部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搞好学习,要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电化教育参加人数不少于党员和积极分子总数80%。
3、抓好党员干部培训。一是认真抓好生产对现职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在职轮训。按时、按要求参加分局、农场、管理区组织的作业站在职干部岗位培训班。二是党支部组织好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和职工培训。每年至少要举办1—2期的培训班,三是抓好专项培训。以支部为单位,针对本单位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进行专项培训,如:畜牧养殖技术和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等。
4、抓好党员干部自学。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要认真抓好自学,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如:书报订阅制度、管理制度、传阅制度等。
三、抓好日常活动,强化“三学三帮三带”工作的开展
开展“三学三帮三带”的**终落脚点,就是提高党的战斗力、凝聚力,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2008年,第六作业站围绕“三学三帮三带”工作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带领职工抓好结构调整。第六作业站土壤脊薄,40%多的耕地属于沙壤土。2008年,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为手段,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为措施,以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的,坚持走市场经济路,发科技效益财。结合第六作业站的土壤条件特点,加大林果,花生、西瓜、香瓜、白瓜籽的种植面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林果以123、K9为主。每公顷纯收入4750元、西瓜每公顷纯收入6750元、甜菜每公顷纯收入4250元、花生每公顷纯收入2530元、白瓜籽每公顷纯收入4000元、大豆每公顷纯收入1500元、大麦每公顷纯收入1700元、玉米每公顷纯收入1200元、红小豆每公顷纯收入2000元。第六作业站已成为管理区林果、花生、白瓜籽以及水稻生产基地。
二是帮助职工群众脱贫致富。2008年,我们通过开展党员服务区活动,充分的将“学、帮、带”活动融和进去。在扶贫帮困上,将4户贫困户全部由干部党员帮扶下来。组织他们学习生产、生活中的各项新技术、新措施,带领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特长的致富路子,并为他们担保租种下打租土地10公顷,种植了花生、白瓜籽等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垫付生产资料价值2万元,生产资金1.6万元,全程技术指导,直到销售结束,100%脱贫。支部书记主动帮助贫困户杜进太联系福利的客商,销售果品4000多斤;站长李云鹏主动为身患股骨头坏死的职工冯玉山垫付玉米地租金及费用5000元;会计余小灵,在扶贫帮困活动中,主动与杜玉平结成对子,帮助他租种玉米地下打租,发展养猪30头,获纯利5000元,使杜玉平当年脱贫。
三是带领职工走科技兴农之路。2008年,在“三学三帮三带”活动中,我们有针对性的加强农业科技的投入。果树刻芽拉枝技术,每棵果树可增加产量5斤,仅此一项,全站果农增加收入近百万元;花生、白瓜籽的覆膜、微喷技术。每公顷增加收入2000元;西瓜、香瓜育苗移栽技术,每公顷可增加产量4000斤,增加收入800元;为防止水稻的稻瘟病、白瓜籽白粉病、大豆褐斑病进行了飞机航化作业,共计100公顷,减少损失16万元。
四是为职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农场、管理区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的职工群众健身娱乐休闲广场,配有12套健身器材,凉亭2个,场内铺垫彩色地板块,草坪1740平方米。四周栽种了榆树、垂柳和花草。可容纳上百人健身娱乐;为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修建了一个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设有图书室,现有各类图书1000册;11条街道全面进行了加宽,挖排水沟渠9840延长米,扒迁杖子1430米,砖墙97米,栽种榆树14万棵,垂柳2400棵。
五是广泛开展创“五好家庭”“文明村民”活动。有效促进了“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开展。2008年,第六作业站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32户。涌现出“三户”典型6户。
2008年,第六作业站通过开展“三学三帮三带”活动,促进了作业站“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目前,第六作业站呈现出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管理民主、职工富裕和谐的发展局面。
发表于 @ 2008年11月27日 10:59: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