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政策、法规、条例>>
政策调整,算不算用药过猛(11.28)
|
|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系列时评 政策的调整,源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调整的力度,取决于我们对经济形势严峻性的清醒判断。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本月初,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未来两年投资将达4万亿元,出手之快、出拳之重,为多年来所少见。 从年初的防过热、防通胀,到年中的保发展、控物价,再到年末的扩内需、促增长,一年下来,宏观经济政策多次调整。 政策调整,是不是过于频繁?调整力度,是不是用药过猛?一些读者产生了这样两个疑问。 回答第一个问题,要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说起。 2008年是个很不寻常的年份。 国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年初, 经济过热苗头显现,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双防”成为首要调控任务;年中,GDP增幅回落,物价压力稍缓,“一保一控”成为关注焦点;年末,投资、出口增速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凸显,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成为当务之急。 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上半年,美元持续贬值、石油价格高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通货膨胀严重。下半年,金融危机继续深化、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并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在全球性的危机面前,中国必须果敢抉择,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的关联度、依存度日益提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难以独善其身。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宏观经济走势不能不受到全球经济大气候的影响。趋利避害,因势而导,是应对形势变化的明智之举,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 调控目标的及时调整,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审慎。 我们再来探究第二个问题:调整力度,是不是用药过猛? 政策调整的力度,取决于我们对经济形势严峻性的清醒判断。 从年初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到年末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果断调整表明,我们认识到,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出手快、出拳重。 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实属罕见。中国出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出口订单的减少、企业利润的萎缩,都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严重。 再加之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的影响,都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尽管GDP仍然保持9.9%增速,尽管投资、消费、出口仍然保持较高增长,尽管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未变,但不容忽视的是,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增速开始出现下滑趋势。9月份以后,特别是进入10月以来,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见事迟,行动缓,就有可能贻误时机,酿成后患。如果不出重拳、不下猛药,也可能陷入困境。 更重要的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仍然欠发达的人口大国而言,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困难多大,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只有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国家才有财力解决民生问题;只有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企业才有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只有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百姓才有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因此,面临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在情况进一步恶化之前,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经济增速下滑,防止出现大的波动。 当然,在保增长与防过热之间,在保增长与稳物价之间,在保眼前增长与保长远发展之间,在扩大投资与刺激消费之间,在拉动内需与外贸转型之间,我们还要找好平衡点、打好组合拳,真正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
发表于 @ 2008年11月30日 08:3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