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时事要闻>>

省农委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会议(11.06)收藏

省农委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会议(11.06)

  2008年11月3日,省农委科教处在省农科教培训中心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会议,会议由省农委科教处副处长谢永坚主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芦玉双、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陈实、省农业科技入户玉米、大豆、水稻和农机行业首席专家,以及承担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县的农委主任、农技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
  一、多种措施并举,扎实推进科技入户
  各县分别汇报2008年科技入户工作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和对如何开展好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九个科技入户示范县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完成了科技入户的工作任务,通过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的面对面的培训和手把手的指导,实现了科研成果直接到田、先进技术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会上,各县市区总结交流了在科技入户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望奎县把科技入户工作目标定位在“四建四化”上,创新实施模式、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建农民学堂,实现技服基地化。二是建示范园地,实现服务直观化。三是搭建网络平台,实现服务信息化。四是构建服务终端,实现服务高效化。这个县还在工作中总结出三户合一(信息户、沼气户和示范户)、科技入户四季歌、玉米标准化生产六部曲和五级联动等开展科技入户的新措施,加速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涌现出付成合、郭凤霞、刘春宇、刘淑霞等一大批应用先进技术的带头人,带领农民闯市场的引路人,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先行人。2008年这个县科技入户各种典型材料的发稿量居全省第一。充分体现出县委县政府、县农委和技术指导单位对科技入户工作的高度重视,并将这项工作摆上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为其他县做出了榜样。
  富锦市通过建立“专家组→技术指导单位→核心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核心示范户→示范户→辐射户”的农机科技入户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核心技术指导员的技术骨干作用和核心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富锦市还大力整合大型农机具购机补贴、深翻整地资金,市财政投入10万元用于示范户水稻插秧机的补助,为科技入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宾县构建县、乡、村上下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为示范户和辐射户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困难问题,确保增产增收。
  青冈县通过整合良种补贴、农业开发、高产创建、扶贫开发、标准农田、农民培训和科技示范场建设等项目,将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充分发挥了资金的集成、累加效果;这个县还在科技入户工作中探索实践了“三户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由村农民技术员(技术指导员)示范户和辐射户将土地集中,有技术指导员负责技术服务,在三户的耕地中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带周边的人。使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看到新成果、新技术带来的好处,足不出村就可以接受技术人员、示范户的培训和指导,既降低了推广成本,提增强了园区的说服力和展示效果;青冈县还与常林集团、瑞雪集团开展技术承包。由县农技推广中心出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基地技术方案制定和技术服务,由企业出种子、化肥、农药、交通食宿费。常林集团为两位技术人员提供了两万元承包费,瑞雪集团为15位技术人员提供了3万元技术承包费。由此,既推广了先进技术,又大大缓解了推广机构资金不足问题,实现了企业、推广机构和农民的“三赢”效果。
  绥化市北林区兴福乡聚宝村自2005年创办全国第**个农业科技合作社以来,探索实践了农业科技入户新模式。在省经管总站、绥化市发改委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社员已增加到267户,耕地面积4700万亩,总产822吨,按平均每斤1.8元计算,总效益达到218万元。实现了农技推广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低成本化,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土地流转、科研成果转化、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履行推广的公益性职能,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闯出了一条新路。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2008年吸引投资万元,引来了金凤凰,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铁力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入户工作。市政府一把手连续两年亲自参加全市的科技入户工作启动会议,年底为优秀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授奖。2008年市政府为了表彰技术指导单位在科技入户工作中作出的贡献,奖励农技推广中心一台20万元的现代吉普车。
  拜泉县科技入户工作引起乡镇政府高度重视。拜泉镇党委和政府2007年末和2008年10末,都召开了全镇科技入户总结会议,镇党委书记、镇长妻子为技术指导员和优秀示范户发奖,使科技入户工作成为推进拜泉镇农业科技进步主攻任务。
  五大连池市渔业科技示范户修玉祥养鱼池塘面积350亩,在市技术指导员的精心服务下,成功地进行了河蟹、怀头鲶、伊乐藻和杂食性鱼类套养肉食性葛氏鲈塘鳢(老头鱼)养殖试验示范,他采取改善环境,加强管理,科学饲养等措施,实践了在不影响杂食性鱼类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改善混浊水体的水环境,增加水中生物含量,推动河蟹养殖业快速、健康、高效发展,一水多用,立体开发的新途径。2008年纯盈利12万元,带动了五大连池市渔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2008年10月19日,新华社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挖掘“矿泉鱼”资源促渔民增收》为标题发了通稿。这也是2008年黑龙江省科技入户新华社首篇通稿。
  省级玉米首席专家王振华不仅帮助三个示范县制定科技入户实施方案、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帮助县技术指导单位培训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而且还经常深入示范县,了解掌握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早期发现病虫害,为示范县排忧解难。2008年王振华教授在科技入户玉米通讯、省农业信息网科技入户专栏中发表三篇解决玉米生产中遇到的干旱、低温、病虫害等突发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指导各市范县正确应用,确保了示范县玉米生产的大丰收,也为其他行业省级首席专家做出了榜样和表率。
  二、找准突破口,促进科技入户工作又好又快开展
  会议在全面总结去年科技入户工作的基础上了,客观地查找了科技入户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县市对科技入户工作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惰性,没有推进科技入户工作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的完善措施。缺少推进科技入户整体工作的配套措施、政策和机制;二是不能坚持及时、全面、正确上报科技入户示范户、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单位、示范县等基本情况;三是不能坚持经常性地总结、上报科技入户典型和工作进展情况。缺乏对已有的典型进行丰富、宣传和推广意识;四是部分技术指导员不能够按照国家规定深入示范户进行指导和培训;五是示范户的生产技能提高、辐射带动能力的显现度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实施的效果,滞缓了全省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根据科技入户现状、存在问题和2009年黑龙江省将科技入户做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科技支撑的要求,省农委对科技入户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芦玉双指出,科技入户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对调动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履行公益性职能,锻炼队伍、增强活力,更好地发挥农技推广体系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希望全体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紧紧围绕科技入户工作这条主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全力推进科技入户工作持续稳步开展。
  省农委科教处副处长谢永坚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首先要进一步正确理解、全面认识开展科技入户工作的重要意义。各市范县农委和技术指导单位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科技入户工作意义在于通过农技推广人员脚踏实地的工作,教给农民掌握打鱼的技术,拥有一只打鱼的网,提高新型农民生产技能;探索、实践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寻求适宜的推广手段和途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从而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通过科技入户工作,进一步找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症下药解决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困难,农技推广设施陈旧、手段落后,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举步维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的问题,历练农技推广队伍,焕发、壮大体系主导作用;以示范户为基点,发挥农业技术指导员的培训、指导和技术服务作用,使技术服务垂直到户,发展示范户,以户带户,逐步解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难、技术推广难、生产水平难和农产品质量改善难的“四难”问题。实现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大程度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科技支撑;构建、完善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寻找科技“入户”的佳径,有效地解决农民“想的是致富,愁的是门路,缺的是技术,盼的是服务,急的是销路”等一系列问题,改变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热在城里,冷在乡里,停在村里,到不了农民手里”的状况。从上述视角认识入户工程,才能深切感悟到科技入户工作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才能将这种认识融会到实际工作中,并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动力和勇于创新的激情。从而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平推”式执行项目的做法,做到在“入户”工程总体设计、布局上要有新思路,在管理实施上要有新举措,在工作结果上要有新突破。
  第二、要创新入户模式,寻找入户新途径。多年来,一直困扰我省农业技术推广的难题除政策、资金、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探寻适合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可以推而广之的农技推广模式。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可以在今后的科技入户工作中借鉴的同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创造出更多更好地模式。
  从2003年起,由省农科院发起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掀开了黑龙江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技推广机构“三农”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篇章。2008年农业部将合作共建列入全国农技推广十大模式之一。农业部孙政才部长批示,黑龙江省农科院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转化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做法操作性和实效性强突出,建议深入研究推广。
  从2004年末开始,绥化市北林区兴福乡聚宝村在农民张德山的带领下,与绥化市农科所、北林区农技推广中心,分别通过土地入股、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入股创形式,组建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探索出一种实现农业科技入户的新模式。2006年8月22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三大股东撑起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并附加了点评:如何让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如何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围绕专业化生产与当地农科院和农技推广部门合作,将分散的农民在保持产权独立的前提下组织起来,通过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大生产,以及集体采购、包销产品和提供科技服务,在整合有限农村社会资源的同时,建立起一种崭新的生产关系,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提出,让每一个社员都成为先进技术的接受者、应用者和传播者,让合作社的每一块田地都成为新成果、新技术的展示田,充分体现了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和农民共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理念,实现了科研成果、技术推广和农民的有效对接,提升了产业化水平,实现了科研院所、推广部门和农民的“三赢”。
  2007年,青冈县以乡镇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为基点,建设 “三户型”农业科技园,增强了成果展示力度,降低了科技入户成本,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起到了功省效宏作用。2008年青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瑞雪、常林集团开展的科技承包农业科技承包,进一步增强了农技推广机构发展的活力,加速了县域内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2005年,黑龙江省实施科技入户开始,各市范县县农委、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示范户和辐射户之间都签订了任务合同,建立并完善了农技推广考评机制。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加大示范户和地方政府满意程度的分值,进一步增强了农技推广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第三、要建立总结宣传责任机制,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科技入户的良好氛围。科技入户工程在我省已经实施四年了,各县市区在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典型。但是,面对人如实施科技入户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还需要在总结宣传工作上下更大的决心,出更大的力量。要在进一步完善已有模式、机制的同时,举全县之力,锲而不舍地抓好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力度。要总结出经得起推敲、值得宣传、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典型。要树立更多的优秀技术指导员、优秀示范户的典型,以点带面,推进全省科技入户工作又好又快开展。
  三、会议对当前需要做好的几项具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1、到会的同志,回去后要将会议精神向县主要领导汇报,部署好年底总结和明年工作。
  2、12月12日前,各县区年度工作总结在本行业省级首席专家审核后,报科教处信箱。总结要有深度,要挖掘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工作措施、推进机制等,要总结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的典型。在客观如实总结今年工作经验和不足基础上,要形成明年工作思路、推进措施、保障机制。
  3、翔实填报科技入户考绩表,并要有文字依据说明。
  4、建立总结宣传责任机制。各县市要责成专人负责总结宣传工作,要为其提供条件深入农户,走访农民、乡镇政府、技术指导员,倾听广大农民的呼声,多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典型。典型要同时报省级首席专家。省农业信息网科技入户专栏是今后省农委部署工作、宣传典型的主要渠道。各县市区确定的科技入户信息员每天都要登录该专栏下载信息。
  5、科技入户资金要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先垫后付。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推动后进。
  6、科技入户工作要与合作共建、科技示范场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科技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合作领域,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做大做强科技入户事业。要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走在全省前列。





发表于 @ 2008年11月07日 15:44:00 |点击数()

旧一篇:黑龙江:突出抓好十二件“三农”实事(11.06)|新一篇:秋冬季植树技术措施 (ZT)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12
本周点击:946
本月点击:5226
点击总数:940626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 “三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 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 八五三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 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 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 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 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 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 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 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 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 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 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 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 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 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 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 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 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 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 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 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 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 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 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 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20篇)
农垦文化橱窗 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14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篇)
饶河农场版块 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 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 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 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 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 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 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 娱乐天地(4篇)
杂谈 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 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 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11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