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农机制造论坛>>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以及兵团党委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兵团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兵团新型团场现代化建设,现就兵团加快发展农业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机械工业谈谈想法,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加快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是兵团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求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兵团农业的全面发展,农业经济的全面提升,得益于农业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截止2007年底,兵团农业总动力299万千瓦,直接参与农事作业的大中型拖拉机2.73万台,配套机具约6.1万台(架、件),大型联合收获机械1600多台,农机固定资产33亿元,主要农作物的耕整地、播种、灌溉、植保、收获等主要环节已基本实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达 85%以上。但是,根据兵团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需要,棉花、畜牧、园艺等产业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亟待提高。同时兵团农业装备国产化,本地化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的兵团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只有43%,畜牧业和园艺业则更低,严重拖了整体机械化程度的后腿。
兵团现有的农机装备制造企业20余家,以农机具和零配件制造为主,规模小,生产率低,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品定位低,标准化率和商品率低,生产成本高,多数企业产品雷同,自产自用,生产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年总产值约2.5亿元。自筹无路,贷款无门,创新艰难,投入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成为兵团农机制造企业的顽症。
目前,兵团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了农业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之一的支柱产业,是适合兵团实际情况的战略选择。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新型团场是在兵团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的,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期,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把握发展方向,迅速做大做强农业装备制造业这个不挤占兵团现有水土资源而又有广阔市场发展空间的支柱产业,逐步实现农用机械工业的历史性突破。
虽然大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已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和全国领先地位,但约占总拥有量90%左右的农机具产品都是从国内外购买的。折合兵团农机固定资产约33亿元,至少28亿的资产是外购形成的。尽管如此,每年还需在兵团以外的企业购进3-5亿元的农机产品。如果兵团的企业能够提供这些农机产品,兵团工业总产值每年即可增加几个亿至几十亿元,又可健康安全的实现农业装备的自给率和一定的外销量,还能对全国乃至世界做出贡献,使实现兵团的现代化农业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农业装备产业一定能够竖起兵团新的产业支柱。
兵团要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决于农机装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其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农机装备的引进和研发的速率,取决于各企业以及团场职工的投资方向和购置能力。近两年个别公司巨额贷款购置国外采棉机、大型拖拉机等给团场提供棉花收获服务,做了农场职工的工作,为推动机采棉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从总体经济效果看,把贷款用在建设工厂,制造采棉机等增强生产能力上更为适当和重要。兵团范围内的企业应该也有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业装备,以填补农业机械制造业的空白。对兵团而言既可成倍增加投资回报率、工业产值和就业机会,又能为兵团乃至全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保障和推进作用。
兵团“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产值等目标,农机装备制造业要为实现工业化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条件具备,市场广阔,把握好发展机遇,走山东福田重工集团发展之路,强兵团农机装备制造之产业,力争农机工业产值在2015年达到80-100亿元。
二、全面加快农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兵团党委工业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据,全面落实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以促进兵团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建设新型团场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建造农用装备制造业航母,把新型农机产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挤身世界经济圈,为创造一条兵团农机产品的世界之路,做出新贡献。
(二)发展目标 结合兵团农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围绕节水灌溉、棉花种植生产和收获机械化、特色经济作物收获加工以及畜牧产业的需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利用型、作业高效优质型和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装备。积极研制和引进开发先进适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农业机械新产品,特别是高、精、尖通用性机具和农、林、牧等生产所需的专用农机产品。
其发展重点项目为:
1、2010年兵团能够生产的大型采棉机100台,预计到2015年建厂规模达到年产大型采棉机300台以上的生产能力,中小型采棉机2000台生产能力。
2、2010年兵团农机企业生产(包括自产自销)各式耕整机械约4000台架,预计到2015年发展到40000台架的生产规模。
3、畜牧机械及园艺机械等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到千余台的水平。
4、节水灌溉设备生产能力扩展到一万台套。
5、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成套设备年生产能力500套的规模。
6、种子清选加工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百余台套。
7、植保机械设备年生产能力千余台架。
8、兵团农机装备制造业年工业产值到2015年增加值为100亿元,形成“耕整播种机械、收获加工机械、节水灌溉机械、高新机械装备”四大农用装备制造体系,并打造1-2个兵团级农机装备制造的现代龙头企业。
9、以农科院农机所和龙头企业作为基点,建立两个农机装备技术创新(研发)中心,作为农机制造业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
10、可研制开发批量制造生产的农机产品有:(1)耕整地机械:犁、联合整地机、茎秆还田机、深松机、各种耙类、回收废膜机械。(2)种植机械:谷物播种机、棉花、番茄、甜菜、油菜、土豆等精量播种机,免耕播种机。(3)植保机械:大中型(自走式、牵引式)喷雾机。(4)农田建设机械:平地机、铲运、推土、林木栽植机、装载机。(5)中耕施肥机:中耕精量施肥机、宽幅专用撒肥机。(6)节水灌溉设备:灌溉首部设施、节水过滤装置、网管等。(7)谷物收获机械: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番茄、马铃薯、甜菜等自走或牵引式收获机械。(8)棉花机械:大、中、小型采棉机以及加工设备。(9)畜牧机械:草场草料播种、喷药、收获、加工机械、颗粒机、贮运、搅拌喂料机。(10)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烘干及储藏机械。(11)园艺或果蔬作物:种植、收获、植保和加工贮藏机械。
三、加快发展农业装备制造业的主要任务
(1)通过整合、重组现有农机制造业企业,培育和支持发展龙头企业,用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企业运营机制,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参股控股,鼓励规范上市公司投资建厂,促进国有和社会资本向农机制造产业、优势企业转换和集中。通过相关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市场潜力广阔的农机制造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
(2)要依靠科技进步及创新概念,加速提高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很少,出口到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更少。近几年兵团引进的农机产品绝大多数技术含量高,适应性、可靠性以及运营经济性良好,这些农机产品对我们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机具上的移植以及国产化改造、创造自主品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运用机、电、液、微电子等技术,大力开发研制现代新型机具,发展高效、宽幅、低耗的作业机具,形成有兵团特色和名牌的农机装备。同时借鉴已引进的技术性能优良的国外产品,进一步进行国产化研发,力争在种植业或园艺业等收获机械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4)加强农用装备制造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立足大型企业、院校创建农机装备技术中心,形成1-2个技术实力强、产品开发快、企业化运作的农机装备技术中心。一个工厂,一个品牌产品,把技术做精,把规模做大,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生产。浙江杭州万向节制造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制造部件产品走向世界的实例。
(5)农机装备制造业企业要建立多元化、长效的投资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办法,广集财路,快出产品,出好产品。从经济和社会效益看,贷款大批量进口购买机具,不如贷款建厂制造这些机具,只要有投资,有发展平台,兵团的小企业也能做大,小产品也能做出大产业。兵团人才济济,特别是机械工业人才,完全可以把农机制造业做起来,做成兵团的新的经济支柱。
四、加快发展农业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措施
(一)深化改革,做好规划,积极引导和规范市场。 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和指导企业开发、研制生产现代农机具,把兵团农机化市场作为农机具试验示范点,以开发通用性农机产品的生产为主,瞄准国际市场,创**流品牌。同时,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条件,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限制劣势产品进入市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提高。
(二)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 农机产品的多样性、专业性和专用性特征,要求中小企业生产的机具品种不易太多,否则会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出厂标准,成本价格差异就大。工业产品一定要按高标准、有批量的原则生产,整体效益才好。在一定时期内还要不断在结构或材料上创新,出新品、精品,才能保持市场的控制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加大对技术开发力量较强的支持,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员工能搞研发,三分之一人员的销售队伍。因此,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投入,积极利用改制后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率,充分利用各方面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将新品做大做强,做到国际市场。
(三)促进投资、技术及管理机制创新。 继续深化国有农机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总体要求,努力寻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效能,健全责权统一、运转灵活、协调发展、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在投融资方面,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民营资本,实现投资多元化,参与兵团农用装备制造业建设。
(四)农机产品要高起点、高标准生产,实施名牌战略。 要按国际通行标准生产,不能只考虑功能,不考虑标准;只考虑适用,不考虑安全。企业产品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技术水平,尽快形成一批名牌产品,生产规模大,售后服务有保证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龙头。 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现代企业经营必须跳出传统经营模式。所有企业和负责人都会拥有一个做大做强、营造百年老店的愿望。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系统工程,指挥系统是企业系统组织能力的核心。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优势越多生命力就越强,**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强大有效的系统组织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大化。
(五)切实加强对农用装备制造业的组织领导。 一是建立发展农业装备制造业的领导组织机构,针对发展兵团农机装备制造业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深入调查研究,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和人力资源,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切实加强农用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是制定实施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与农业、发展改革、财务、工业、商务、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研究解决发展兵团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上市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兵团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三是依托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积极培育兵团农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联合耕整地、精量播种、植保、秸秆还田、地膜回收、施肥、灌溉和机采棉配套机械制造业,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带动兵团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意义重大,发展农机制造业天地广阔,各级领导应结合当地实际,每个师或团场集中的垦区可新建或改造1-2个农机产品生产企业,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制造农机精品,迅速做大规模,形成支柱产业,造就经济奇迹,为实现兵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兵团农机局 李生军)
发表于 @ 2008年03月19日 15:57: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