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来威老吴的博客

农机新兵--富来威老吴. 欢迎交流 wu1977@gmail.com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富来威老吴的博客>>默认类别>>

农机人物风采 方正农机站长 初江收藏



春秋不变的一身油衣,永不离手的一箱工具,农民不找主动去,农民一找马上到的黑龙江方正县农机推广站站长初江,26年来默默地为农民的增收致富服务着,从没让病机误过农时,总是在第**时间把先进适用技术送给农民,在农民兄弟心中赢得了“油衣公仆”的称号,被上级领导和同事们誉为“科研先锋”。


情系农机 服务农民
出生在黑龙江省方正县偏远农村的初江,从小目睹了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他常常梦想能用机械代替人力耕种。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已经当了两年民办老师的初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黑龙江农机化学校农机化专业。
1979年,大学毕业的初江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家乡方正县工作,渴望在黑土地上实现自己当一个农机专家的梦想。
那时农机具不多,专业农机人才更少,每到春耕大忙季节,很多 拖拉机都处于瘫痪状态,初江昼夜不停地检修,使这些拖拉机及时上岗。农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不管机具啥毛病,他都能鼓捣好。”初江从此名扬四方,再也没有闲过,只要农机具出了毛病,农民们准保来找他。
随着农业机械越来越多,初江感到仅靠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他就手把手教徒弟,使全县每个村屯都有几个技术明白人,后来他的一些徒弟干脆开起了农机修理部。也有人劝他:“凭你的技术水平,多少钱挣不来啊?”他只是摇头说:“我从没想过挣农民的钱,能帮他们解决点难题就是我**大的快乐。”当一起分配来的同学都相继改了行,只有初江铁了心留下来,一干就是26年。
从农机员到农机推广站站长,他既是领导、管理员,又是师傅、修理工。他的徒弟、用户和服务对象遍及全县8个乡镇。他帮农民维修了多少机器谁都说不清,从风华正茂到年近半百,他默默地奉献着,换来的是农民兄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
“机器坏了就找初江。”这句朴实的话语传递的不仅是亲切,还有信任、期待??

一心为公 无私奉献

自从初江家里安了电话,又自费买了手机后,两条求助热线让他忙开了锅。每天都得接到上百个农民的求助电话,全县67个村,村村都有他的身影。为了不误农时,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饭,为抢维修农机具,经常工作到凌晨。有一年春播时节,由于连续多日的劳累,他昏倒在地头上,同去的同事把他唤醒,劝他回去休息,可他却坚持要把机器修好。附近的农民闻讯赶来,含着热泪劝他说:“初站长,你快回家歇歇吧,就是我们种不上地也不能把你累坏啊!”秋去春来,长期没有规律的生活,经常下水作业,使初江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但他从来不向人说起,为了不耽误维修,他经常靠吃止疼药坚持工作。
长年忙碌的他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内心感到特别内疚。初江自幼失去母亲,是父亲含辛茹苦把他扶养成人,为了工作他没时间陪伴生病的父亲,没能在父亲的有生之年尽一份孝心。1994年9月,父亲患青光眼住进医院,他却整天泡在地里修机具,没有时间去看望。1996年他受国家科委委派去日本筑波国际研修中心研修,父亲却突然患脑萎缩离开了人世。他连父亲的**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他心里只有农民,对家庭的付出极少,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妻子的肩上。他常愧疚地对妻子说:“等我退休了,一定加倍补偿你,也让你享享福。”没想到这竞成了他今生无法实现的诺言。2002年5月,妻子不幸遭遇车祸永远离开了他。忍受着丧妻的巨大痛苦,初江没有休息一天,依然随叫即到。种粮大户齐占斌3台 插秧机都坏在了地里,他二话没说,立刻赶到。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痛苦,为了事业他失去了很多,但他无怨无悔。
二十几年来,他上门修理从没收取过一分钱修理费。有些困难户,机器坏了买不起配件,初江就自己掏腰包垫上,

示范推广 以技服人
方正县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引进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1996年已经达到了4O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可插秧机却不到200台,没有一台收割机,几乎都是手工作业,初江就是在这个时候当上了农机推广站站长。
加快水稻机械化步伐,改变家乡落后的生产面貌,成了初江不懈的追求。可是想改变农民沿用了几十年的耕种模式比登天还难。往往是培训班办起来,来听课的人却廖廖无几,他不得不哄着把人拉到课堂来。
为此,初江晚上睡不着觉,在床上“烙饼”。怎么才能让农民认识并接受农机新技术呢?思来想去,他悟出一个道理,农民只有亲眼看到了效益才能信服啊!
初江首先自掏腰包帮大哥买了台插秧机,从育苗一直到插秧,初江亲自操作。全村人都来看热闹,不信这机器能比人手还好使。到秋收一比,都服气了,初江大哥家因为采用机插,亩产高出了20%。好多农民动心了,初江趁热打铁,一个村一个村地示范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走到哪里,就培训到哪里。
8年间,全县插秧机由原来的200台发展到了1500台,大型收割机由零发展到60台,全县机械化程度达到了69.8%,已步入了全省水稻机械化种植强县行列。

科技为先造福乡邻
1995年,初江从东北农业大学农机化专业本科毕业,并考取了研究生,是全省县级****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承担了一系列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类科研课题和国家科技项目,实施了“中日水稻耕作机械化”合作项目、“水稻生产主要环节标准化”项目,5年累计节本增效2.7亿元。

2003年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了技术合作,创立了“水稻保护性节水少耕栽培技术”,采用特制的水田带状 旋耕机在两行稻茬中间对水田进行带状旋耕及施肥作业,旋后进行镇压整型,泡田6小时后,即可用普通插秧机进行插秧,添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几年来累计试验示范作业面积35万亩,累计节本增效4449万元。
初江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将多项技术综合运用,并加以推广。水田激光平地技术就是其中一项,利用激光发射器、接机及平地铲进行组合作业,把常规水田平为标准化田块,可节水30%~35%,增产27%。2004年此项目获黑龙江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现已在全县推广l5万亩,累计节本增效2898万元。
同事们都服初江,不仅因为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农业丰收一等奖;也不仅因为他发表了40余篇有效高价值的学术论文,各种货真价实的荣誉证书能装满一麻袋。更因为初江对农机事业的热爱,对知识的如饥似渴,无论一天多么累,回到家他都要上“晚自习”,书本和资料不离手。“电”越充越足,初江越“站”越高,路越“走”越宽。“作为一名农机推广工作者,无论何时都要走在农民的前面,为他们服务,向他们推广农机新技术,让农民尽快富起来。” 这就是他对自己所至爱的农机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

来源 农机科技推广 2007 9

发表于 @ 2008年03月02日 02:11:00 |点击数()

旧一篇:富来威内部挖潜 插秧机价格保持不变|新一篇:宗锦耀司长再度关注富来威

博客信息
富来威老吴的博客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09月13日
今天点击:428
本周点击:94
本月点击:506
点击总数:228540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文章分类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4篇)
默认类别 默认类别(337篇)
农机补贴 农机补贴(32篇)
农机技术 农机技术(12篇)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3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