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宏观走势>>

推荐: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的路径及给我国的启示收藏

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的路径及给我国的启示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能够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能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要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7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机械化提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文件提出,要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要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道路;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道路;日本、韩国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道路。下文对三种方式分别予以详细阐述。

路径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大规模机械化

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国家之一。地多人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给美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美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美国国土面积940万平方公里,耕地有28亿亩,而农业人口只有500多万,只占总人口的2%左右,这些农业人口不但养活了2.9亿美国人,还使美国成为世界**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肉类等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的农业基本上以大面积的农场和牧场为主,平均每个农场主耕种土地达600英亩。目前,农场的耕作、播种、施肥、喷药、灌溉、收获、加工等环节,已全面进入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化的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研究推广把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现耕地、播种、施肥、除草、除病虫害等作业,农业出现了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的趋势。总之,美国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与美国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方式、科技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加拿大地处北美洲,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108万人,农业人口不足3%;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440万平方公里,是得天独厚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农场(包括牧场)是加拿大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加拿大农场经营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目前,加拿大已成为世界上农业机械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加拿大各类农场数量在不断下降,农场经营规模却逐步扩大,农场就业人数持续减少,实现了高度的农业机械化。目前,加拿大的农场有世界顶**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有世界**流的农业和食品管理水平,加拿大在农田信息采集和服务方面充分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农田遥感监测系统(RS)等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农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估产,土壤水分和养分洲定、农业灾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等方面已广泛成功地应用了这些技术。

澳大利亚是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人口稀少的国家,其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澳大利亚的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4.6%。由于其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与技术、劳动力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澳大利亚的农场按其经营模式包括家庭农场、小型农场、中型农场和大型农场等类别,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农场逐步呈现出向大农场化集中的趋势。借助卫星导航技术引导拖拉机作业,作业精确度误差不超过2厘米,可以把整块地划分成一垄一垄,每垄宽25厘米,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此外,网络电子市场为澳大利亚农民提供市场价格、需求量、产品种类等信息,越来越多的农民直接做起“出口生意”,减少流通环节,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上更具有竞争力。澳大利亚拥有较为完整的农业科研服务体系,内容包括从品种选育到疾病防治、检疫监测及其产品保鲜供应等方面。农业科研机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多单位、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了科学研究、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农业科学研究网络。

美、加、澳等国的农业机械化,与上述各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人口数量、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科研体系、经济发展进程等因素紧密相关。

路径二:欧洲国家: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

以荷兰为例,荷兰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看是一个小国,但却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园艺产业的强国。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荷兰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保持在世界第二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荷兰在农业领域推行集约机械化的道路。荷兰园艺业无论是蔬菜或花卉,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这种专业生产有利于设施专业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专业化生产促进了专业领域的研究,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后劲,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专业化还体现在经营方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大化,寻找独到的市场,完全按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有效地抑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独木桥”的弊端。各园艺生产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独领风骚,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路径三:日本、韩国:小规模精细机械化

日本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口约1.27亿,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山地和丘陵约占其国土总面积的80%。全国耕地面积约500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13.5%。日本农业规模虽小,但机械化程度很高。由于人多地少,日本十分重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积极开展品种引进和改良,大力发展堆肥和高效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有90%以上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水稻裁插和收获的机械化分别达到98%和99%。日本有着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在全国建有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企业等)三大系统组成的农业科研体系;日本农协则成为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基本完善的组织体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了农业的相对萎缩。为解决这些问题,韩国开始推进机械化以代替人力和畜力。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普及了水稻栽插、收获的机械化。韩国的农业机械在其强大的工业化水平支撑下,从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到果树、畜牧业机械和园艺设施机械等,研制和生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上述国家农业产业化的路径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提供借鉴。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2006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7.19亿kW,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8%,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总数达3500万个,农机合作社、农机股份公司和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

启示一:农业产业化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与美、加、澳等国的农场和牧场不同,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1996年开始,农业部、公安部、交通部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利用小麦收割从南到北的时间差,组织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及时发布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并出台了跨区作业的车辆、机具免征过桥过路费等政策,受到农民欢迎和机手拥护,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一举措,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联合收割机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购机者收益,而且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收割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小麦机械化收割水平。目前,跨区作业已从小麦机收扩大到小麦机播和机耕,水稻机收和机插,玉米机收等环节。

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推进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扶持、发展和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农机共同使用,有效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效益。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想方设法解决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将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把握粮食生产这条主线,组织好农业机械化生产,搞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启示二: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发展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各异,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找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弓弓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有条件的农垦区,应在继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将农业机械化生产范围拓展到外向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应重点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启示三:坚持技术创新、完善法制、推进社会化服务的道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是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有益经验。要坚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普及应用。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基础性、关键性和公益性农业机械的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产学研结合,鼓励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坚持依法推进、依法监管。在全面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的燃油补贴、税收信贷优惠、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和建设机耕道等扶持措施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各项配套法规,构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保障机制。坚持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按照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和完善适应家庭承包经营和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支持农机大户发展;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实现规范化运作。




发表于 @ 2008年05月14日 18:13:00 |点击数()

旧一篇:大功率轮式与金属、橡胶履带拖拉机的优势和不足比较|新一篇:推荐:国外旱作农业机械化装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45
本周点击:302
本月点击:1975
点击总数:251538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 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 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 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 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 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 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 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 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 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 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 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 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 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 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 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 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 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 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0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