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拖城掠影>>

国产大中拖咋跑赢大市场收藏

 

  

(原创)

 

 

亮点纷呈的拖拉机产业给我国农机工业涂抹上绚丽的色彩,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国内大中拖市场走势将会怎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以来国内大部分厂家的大轮拖一直卖得很火、、、、、、

 

 国产大中拖咋跑赢大市场

          罗晓/文  

                              

大中拖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市场是产品定位的始点,也是产品定位的归宿。产业“风向标”和市场“晴雨表”显示,中国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大中型农业装备成为我国农业装备发展的重点,而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在今后一个阶段里仍会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有潜力的农机大市场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支农重大政策的出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的实施,特别是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机化的投入、兑现“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后,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拉动了市场需求。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国农机产品向大中型发展的趋势更为明显,其中**典型的就是拖拉机。过去拖拉机产业之所以连年亏损,主要是产品结构调整不好所致,现在整个拖拉机产业的技术在升级,产品结构正向大型化发展,尽管小拖的产销量和利润仍有较大增长,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拖拉机产业利润的增长是以大中拖为主。以去年为例,60马力以上拖拉机所占比例已超过50%,70马力以上拖拉机成为主要机型,这表明,产品马力段的向上延伸使大中型拖拉机已经成为行业增长的主力军。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用户对拖拉机复合作业和工作效率要求的提高,市场对大中马力农机的需求量会进一步上升,大中功率拖拉机在市场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比如,在中国大中型农业机械**大的消费市场黑龙江,尽管大中拖在黑龙江市场的购销量几乎达到全国的30%,但是目前大中拖依然有很大的需求量。黑龙江农垦总局农机局的负责同志介绍说,由于大马力拖拉机具有性能先进、作业率高、作业质量好、作业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等优越性,垦区用户感受到了大马力拖拉机作业的质量和效果,现在垦区愿意买大马力拖拉机的人越来越多,大马力拖拉机已经成了黑龙江农垦现代化的一个象征。

据了解,目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国内大中轮拖市场仍处于成长期,从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发展的速度看,有利的经济政策、趋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会使大中拖继续保持相对旺盛的市场需求,预计至少两三年内将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近日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指出,2006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会超过去年的水平,很有可能达到5亿元,这将进一步鼓励农民购机,释放需求。他预计,2006年国内大中拖产销量能达20万台左右,增长20%~25%,其中60马力以上拖拉机所占比例继续提高,80马力拖拉机继续火爆,100马力以上拖拉机肯定将成为热点产品。记者从今年以来的市场反馈信息中了解到,年初以来,国内各大中轮拖制造企业纷纷加快了产品生产节拍,不少企业甚至春节没有放假,大部分企业在农历正月初三就早早开工生产,积极准备迎接大中拖市场旺销时刻的到来。

现代农业装备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农业机械化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可以预见,今年由于国家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装备制造业振兴,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等一系列大政方针,这更为中国本土大中拖制造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无疑,流金的商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将使上一年中国农机工业**亮的大中轮拖在今年放射出更加璀璨之光。

                            

                         大中拖业可能重新“洗牌”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大中拖市场正在演化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市场。大中拖市场勃兴,商战对决的PK台上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升级,而有实力和充分准备的“竞技者”**终的经营收获可能只分多与少。

这两年,我国大中拖市场阳光普照,销量狂飙,结束了国内大拖市场“有市无量”的沉闷。在市场竞争中外资、合资和中资的大中拖实力派企业“八仙过海”各展其技。一拖公司与迪尔天拖、上海纽荷兰曾被誉为中国农机行业的“三驾马车” ,近几年,东方红大中轮拖凭借过硬的底盘、整机技术和东方红柴油机动力优势,产销量连年翻番,在轮拖行业快速稳步成长。一拖公司近年来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作出大动作的主要集中在70~85马力大轮拖以及中轮拖上,而一拖公司成功批量投产不久的东方红180产品是目前我国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新推出的全新东方红70~85马力世纪金星系列大轮拖和MS25~35系列、30~40中轮拖系列产品,进入市场后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对经销商和用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构成中国农机市场一道绚丽的风景。现在,进一步做精做专拖拉机事业的产业布局已经在一拖初步形成。迪尔天拖自诩是拖拉机行业的“奔驰”,因为,在世界****拖拉机制造商约翰·迪尔眼里没有强者,而为了等待中国拖拉机市场**后也是**肥的一块“牛排”——大马力拖拉机,约翰·迪尔已在中国耐心地“等待”了许久。现在这块“牛排”真正散发出诱人的肉香时,约翰·迪尔这个世界500强企业不急不慢地向中国市场甩出了1054、1204大轮拖“新产品牌”,同时开始对中国的投资进行重新整合。他们通过对合资公司迪尔佳联中方股权的收购实现了“独资”梦想,使迪尔在中国市场上完成了历史性的一跃,也为他们对迪尔天拖的“独资”埋下了伏笔。为了优化资源、节约成本,目前约翰·迪尔(中国)工程技术中心已经成立,他们在天津建厂生产变速箱关键部件等项目正在推进,这意味着约翰·迪尔的“中国战略”明显提速。福田重工介入拖拉机产业的时间与迪尔来到中国的时间相近,目前福田重工已推出了125、165马力的大轮拖新产品。福田重工的迅速崛起,不仅为中国本土拖拉机企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让约翰·迪尔这样的跨国农机大鳄感受到了压力。福田重工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大“福田欧豹”大中拖业务的投入,更多地采用汽车制造技术生产拖拉机,同时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强化对用户的增值服务,争取超过大中拖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世界农机巨头凯斯纽荷兰是约翰·迪尔**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了逐鹿中国大中拖市场,他们将上海纽荷兰产品依次定位在50、60、70马力段,并加快了80马力拖拉机在中国的本土化步伐。上海纽荷兰表示,他们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打好80、90、100马力大拖的“本土化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大中轮拖行业大鳄们摩拳擦掌、剑拔弩张,欲图在完成各自进一步的扩张计划,这预示着今年国内大中拖市场有可能重新“洗牌”,或许上演“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一幕也未可知。面对咄咄逼人的商战博弈对手,像一拖公司这样的国有体制下的大中拖制造企业,如何直面竞争、迎接挑战,这可以说是业界人士颇为关注的带有几分悬念的看点。

 

中国本土大中拖咋跑赢市场

 

伴随着大中功率轮式拖拉机产品的热销和主机功率的“向上看齐”,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触角延伸到大中拖制造领域。虽然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这是件好事,但这会不会导致多数企业为维系市场份额而在价格竞争的层面拼得你死我活,**后导致国内农机企业进一步失去竞争力和发展的良好时机?这个矛盾问题浮出水面后引起了业界人士的深思。

业内权威人士指出,从本质上讲,农机行业属于薄利产业,尽管这两年农机市场风调雨顺、红红火火,但总体上讲,国内农机制造企业的效益普遍不是很高,特别是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后,一些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培育等方面捉襟见肘,多数企业徘徊于“价格竞争”的层面,长此以往,这将造成国内农机企业进一步失去竞争力。因此,未来的大中拖产品发展中,企业如何既充分利用国家好的宏观环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同时又重视对手、不惧怕竞争,勇敢地置身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新突破,这是包括一拖公司在内的中国大中拖本土企业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其次,大中轮拖由于技术含量高,曾一度出现强势企业垄断的格局,但是随着市场空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产业外制造商也纷纷瞄上了大中轮拖的丰厚市场,如山东时风等目前正争时间、抢速度挺进大中拖制造领域,争切“蛋糕”。据悉,有着天生市场血统的山东时风去年已开发出70型大拖样品车,目前正在开发80、90型系列大轮拖。可以预料,2006年由于一些“跟进”企业纷纷抢滩登陆国内大中拖市场,必然会与强势企业互相争夺包括生产资料、营销供应渠道等各方面的资源,而且随着像约翰迪尔这样的跨国公司独资企业在中国安家落户,其制造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这对居于一定产业位势的中国本土企业将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说,虽然2006年国内的大中拖市场进一步火暴,但国内本土大中拖实力派企业需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应该是除了要有科学的产品经营战略和市场营销手段外,还应该注意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加强成本控制,既要避免舍本逐末的争斗而元气大伤,又要防止“前方打仗,后院失火”,不要因一时的疏忽而失去历经艰难打拼而拥有的市场。第三个问题是,本土企业仍要继续坚持以市场化原则统领新产品研发工作,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要坚持产品研发围绕市场转,市场开发围绕用户转,因为,自主创新是中国本土农机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谋求快速发展的根基。企业未来的竞争实际上也是竞争能力的比拼,目前我国仅有30%左右的农机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企业70%左右的产品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这就须要我国本土农机企业尤其是大中拖制造企业在注意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同时,要瞄准国际行业走向,以提高技术水平为重点,以产业成套为目标,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标准,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进而开发出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产品,打造长盛不衰的中国本土自主品牌,增强企业的永续创新能力。

    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商战中,中国本土大中拖进行市场博弈不仅是产品技术的竞争,也是经营理念、企业实力、市场服务等综合能力的较量。中国本土大中拖如何跑赢市场?记者认为,一要顺势而为,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珍惜难得的市场机遇,在行业高潮的时候瞄准市场需求,全力满足用户需要,在商场搏击中巩固和扩大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驾驭能力。二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资源保障,做到竞争力的打造围绕对手转,加强对用户、经销商和竞争对手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克服产能、配套件供应等“瓶颈”制约,抢抓机遇,协调组织好能够满足旺盛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四要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比较优势,利用好东方红大中轮拖的产品资源,积极实施产品组合战略,加大变型产品的自主开发力度,快速切入市场,满足高、中、低端不同用户群的多元化产品需求。五要放开视野,具有开放的思想,在推行全球化经营战略中加强竞争与合作,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全面扩大东方红大中拖的市场份额,在波澜壮阔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经受考验。

 

   ( 2006年刊登于《农业机械》、《农机科技推广》、《农机市场》)

 

 




发表于 @ 2008年05月19日 18:26:00 |点击数(

旧一篇:从买笔记本的故事看执行力 | 新一篇:旗帜,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6
本月点击:3295
点击总数:469990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1:45: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