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农机事故预防>>
当前,有相当部分的农用车驾驶员在运输中违章超载,在相当多的农用车交通事故中,绝大多数都有违章超载的情况和部分驾驶员产生麻痹思想而引发交通事故的。笔者在与部分新老农用车驾驶员交谈后分析认为,大致是因以下五种不良心理因素所致。
1、多载能多收心理。这在当前相当数量的农用车驾驶员中较为普遍。特别是在那些租赁车者、贷款或集资购车者、无牌无证跑“黑车”者,拖欠国家各种应缴税(费)较多者等中更突出。他们为了多抓钱,或者图省事就猛拼设备,抱着能多装就拼命装的态度,把超载当作能多盈利或省油省钱的重要手段,恨不得用**短的时间靠农用车为自己多运、为别人承运,创造更大的效益,使自己迅速富裕起来。
2、侥幸心理。经常超载的农用车驾驶员都知道,超载运输在行车中是不安全的,特别是农用车大多行驶在乡村公路或田间地头,这些地方道路质量不是很好,“惊险镜头常出”。另外,如跑上了大公路遇交警查车,还要被处以超载罚款。然而,他们又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心想碰碰运气,“路险时走慢点,车上不了坡,卸了货再上,遇上交警查车罚款就认罚”。正因为这样,就强化了他们侥幸心理,致使农用车超载的现象更加严重。
3、习惯性心理。一些农用车由于是按特定的路线、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物资行驶和运输,长期往返于此间,驾驶员对路况、气候、行人以及对管理部门查车等情况摸得很熟,自认为有把握多载,因而麻痹大意。个别的驾驶员还采取在管理部门定点查车的地段不超载,不常查车处就超载的手段违章超载。这样时间一长,超载养成习惯,对超载的危害性不以为然,如遇紧急情况或意外事件出现,就会措手不及,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无所谓心理。个别农用车驾驶员自认为对本地管理人员比较熟悉,极个别的还认为自己有亲戚在管理部门,自认为管理人员不会查自己的车,就是偶尔检查发现超载,也顶多是说说而已,“他批评就听着”。另外,有的农用车驾驶员还认为与所运输物资主人协商好,如遇超载被查被罚款,驾驶员只负认错的责任,钱得由物资主人负担。更有某些驾驶员认为自己已为车投了保险,要是违章超载万一出了要不了命的事故,自己在现场动动手脚,还能蒙得保险公司的赔偿,自己损失也不会大。
5、骄傲心理。有个别的农用车驾驶员自认为自己驾车技术特别好,“过去给别人开车从未出现过大事故”。他们在相应的一段时间里恰巧又未出事,或未被管理人员查获,就自认为违章超载没事,“没啥了不起”。在这种骄傲心理的驱使下,反而对自觉遵章守纪、不违章超载的驾驶员予以讥笑,自封自己有本事、效益好,从而沾沾自喜。
以上不良的心理是个人主观意识错误所致,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大。作为农用车驾驶员,应该认真反思自己在平时行车中诸如超载等违章行为,认识其危害的严重性,从主观上排除不良心理,克服麻痹大意、骄傲自得的心态,严格遵守承载规定,不超载,以消除不利于安全行车的因素,确保运输安全。作为管理部门也要因势利导,帮助有不良心理的驾驶员正确认识运输与效益、安全与增收的辩证关系。同时要对有违章超载行为的驾驶员严格管理,严加制约,防患于未然,保证农用运输的安全,让农用车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发表于 @ 2008年06月19日 08:4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