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岁月>>
腾飞的黑龙江垦区收藏

腾飞的黑龙江垦区
黑龙江垦区位于北纬43°56′- 50°21′东经123°32′-134°33′之间。处于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自
1947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黑龙江垦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经过几代拓荒者的努力,昔日的北大荒已变成今天的北大
仓。北大荒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截至2006年底,垦区所属9个分局、l03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市69个县(市、区)。垦区现有5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
593家非国有企业。垦区土地控制面积.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6%,是海南省的l.6倍,其中耕地面积3505万亩,占全省
耕地面积的20%,还有可垦荒地36.5万公顷,牧地草原35.4万公顷,水面26.8万公顷,林地89.4万公顷,自然资源丰富。垦区总人口
159.5万人,从业人员78.1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万余人。
垦区年粮食生产能力达ll3亿公斤。继1996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0亿斤后,2005年垦区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亿斤,达到205.3亿
斤,比上年增加17.8亿斤,增长9.5%,这是垦区粮食生产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2006年垦区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超历史
”,实现粮食总产226.4亿斤,粮食增量占全省的58.6%,粮食商品量突破200亿斤,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 粮
食商品率达88%。实现生产总值308.5亿元,增长l3.6%。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030元,增长l2.2%。增速均超过“十五”平均水
平,也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过三代北大荒人60年的艰苦奋斗和开发建设,垦区已经成为
全国耕地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垦区年生产的粮食,可以解决京、津、沪、渝四个
直辖市和海、陆、空三军官兵一年的口粮,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国家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垦区自
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粮食l820亿公斤,累计上缴税金90亿元,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和重视垦区发展。2006年,钱运录书记、张左己省长、王巨禄主席等领导多次来垦区视察,并就垦区发
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2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支持垦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黑发[2006]30号,提出按照“人大立法
授权、政府依法派出、农垦区域管理、内部政企分开”的原则,完善垦区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比照市、县、乡对总局、分局、农
场全面授予行政执法权。省委省政府对垦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必将使垦区上下精神更加振奋,干劲更加高涨,对促进垦区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垦区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北大荒集团,同时,集团列入全国120家大型企业
集团试点行列。2001年集团跨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2006年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北大荒集团排名第79位,列农业企业第一
位,九三油脂也由上年的453名提升到365名。
垦区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开发时间短,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生产绿色和有机产品创造了
极为有利的条件。特别是耕地集中连片,适合于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垦区农产品品质好,生产规模大,直接成本低,
市场竞争能力强。垦区具有生态优势、规模优势、科技优势、产业化优势和组织化程度高等优势,在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中占有重要地位。垦区在农业机械、科技推广、产业化、社会化服务及小城镇建设等多方面与周边进行区域合作,从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人手,与周边市县联手共同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完达山乳业、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和北大荒麦芽等一批国家级
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22 万个家庭农场和2.3万户周边市县农户进入市场,推动了垦区经济和周边市县相关产业的快速
发展。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培育了“完达山”、“北大荒”等知名品牌。2006年“完达山”、“北大荒”两块中国驰名
商标,双双进入中国**具价值品牌的前300名。垦区正在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亮点和重要增长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北大荒人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以“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这个英雄群体高度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行
为规范、意志品格、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和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北大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一束耀眼的奇葩,
它不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而且在全国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对全省构建和谐社会又做出了重
要部署。垦区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垦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目标是:
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民主法制更加健全,职工群众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收入分配更加合
理,职工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备;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运行健康有序充满活力;
文化建设更加繁荣,诚信友爱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巩固;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7年,垦区人民在总局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
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四个基地”(国家商品粮基地、畜产品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农业高
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实现“两个率先”(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全省农
村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高垦区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
社会管理,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把垦区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的新型垦区,
开创垦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
|
|
|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6日 18:5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