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李在人)收藏

《北大荒英雄谱》

无字的丰碑 ——记老垦荒战士李在人 王列 楼芹 北大荒,在她被开垦的40多年的历史画卷中**鲜艳**美丽的花蕾,**值得称颂和自豪的 是什么?当然是那些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党的事业,奉献给这片土地的农垦先驱者们,以及 在他们身上所表现的北大荒精神。李在人就是其中的一员。 1947年6月,李在人任松江省建设厅主任秘书(相当于后来的党委书记)。一天,省长冯仲 云交给一项新任务,让他负责筹建一个机械化国营农场。并说:“党中央号召在东北建立巩 固的革命根据地,要求在北满办一批粮食工厂,主要总结经验,培养干部,为将来实现农业 机械化做准备。”李在人觉得既是党中央号召,就义不容辞。他1940年到延安投奔革命,无 论上前线下地方,都听从党的指挥。1946年又从延安直奔东北,为的就是建立巩固的东北根 据地。 筹建农场的工作展开后,省政府调拨了三台从敌伪手中接收过来的旧拖拉机,一辆用木 碳做燃料的汽车,5名工作人员,11名技术工人。6月13日,这支由17人组成的队伍,就从哈 尔滨来到珠河县一面坡(现尚志县),宣布了松江省第一机械农场的成立。省长冯仲云签署了 任命,李在人为场长,刘岑为副场长。 这里群山环抱,一条条山梁之间,形成了一片片狭长的低谷平原。李在人和刘岑带领工 作人员,翻山越岭,考察地势和荒原。先就近选了一片荒地作为基地。拖拉机一进“战场” ,问题便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荒原没有马路那么平坦,拖拉机一开进去,便开始“画龙”。 有的挂上犁,东颠西歪,犁铧进不了士;有的犁口入土太深,负荷过大,一下就灭了火;有 的勉强翻了一圈,不是立垡,就是回垡。一遇上堵犁误车,更是手忙脚乱,没了主意。原来 11名技术工人中没一个真正的拖拉机手,其中5人开过汽船的柴油座机,3人开过汽车,1人放 过电影,其余两人是赶马车的驭手。他们勉强能发动车,在马路上行驶还可以,开荒种地全 是新课题。进入8月份,雨季来临,山水顺坡而下,低谷处成了水塘,高岗地也地表饱和土质 更加粘重,机车无法作业。拖拉机手们连连叫苦“鬼地方哪能种地。” 李在人心里明白,关键不是地势,在于人的技术素质,他决定创办拖拉机手培训班,以 解燃眉之急,并着手寻访能人,筹措经费和场所。他的倡仪也得到正在筹建中的通北农场场 长周光亚的支持和合作。通北农场决定派40名学员参加培训,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11月,黑龙江垦区历史上第一个拖拉机手培训班开学了,校址设在亚布力车站附近的一 座旧仓库里,教师是从哈尔滨招聘的,其中有一位俄侨,原在哈尔滨经营拖拉机零配件,颇 懂苏式机车的性能和特点。教材就是三台旧机车。上课时,老师先解剖机车,一件件讲解不 同的功能和原理,然后又一件件地组装起来,再讲各部件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功能。再一个个 地练习发动机车、练习驾驶。三个月后,按实际操作水平进行考评,分别评定为驾驶员,助 手、农具手。这些土生土长的培训班学员,却成了后来大规模开发的生力军,涌现了耿德、 鄂文玉、张锡久、焦德祥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机务骨干。 拖拉机培训班连续举办了三期。作为发起人和校长的李在人看到自己培训的拖拉机手驾 驶着机车,以娴熟的动作开垦大片荒原的时候,从心底涌上一丝笑意,真正感到会心的愉悦 ,他又为党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松江省第一机械农场几经周折,三迁场址,1949年春在宁安石头城一带定点,并更名为 “宁安农场”。这个农场虽然规模不大,却永远保持着开发年代的勃勃生机,除特大自然灾 害的侵扰无法抗拒外,基本上年年盈利。 1954年,原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立黑龙江省的现行体制。李在人被调任省国营农 场管理局农机处处长(后改为农机局)。他建立了美满的家庭,爱人是医生。他们朝夕相处, 恩恩爱爱,节假日带着孩子,逛逛公园,走走商店。但他总感到生活中缺乏昔日风风火火的 闯劲。特别是成立农机局后,基本上与国营农场脱钩,主要负责组建农村拖拉机站,为农业 机械化开路。要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机械化道路,许多事许多工作都不 顺手。也许他习惯于国营农场的大机械群大面积开垦,也许是他对于亲手培训的拖拉机手和 亲自领导开垦的黑土地有着眷恋之情。自农机局离开国营农场管理局那时起,他心中总像丢 了什么,失去了平衡。一天,他终于悄悄地跟妻子吐露自己的真情,他想回到农垦战线去, 更想回到开垦第一线去。而妻子却无法理解丈夫的心愿。战争结束了,作为浴血奋战,殊死 拼搏了几十年的老战士来说,应该有一个安逸的家庭和健全的生活。他为什么又要放弃这份 安逸,回到蚊虻成群的荒野茅屋里去。她以为他在思念战友,在思念黑土地的芳香,出于一 时的情感冲动。于是提出利用节假日,再请几天假,陪同他一起去农场看看,以慰思念之情 。但是,妻子还没有理解李在人的性格,他在思索而尚未形成决心之前,他是不愿表露心愿 的,而一旦决心形成,提出要求的时候,又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气概。他坦率地对 妻子说出自己的心愿:不恋城市爱农场,不图享受爱奋斗。妻子为准了,她也有她的事业, 尽管农场也有医院,但农场简陋的设备,怎能施展她的专业才能。她在几番劝告无效之后, 伤心地哭了。他们离婚了。 1964年,李在人来东北农垦总局报到的时候,带着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5岁。局长 王正林和书记张林池对李在人不恋城市爱农垦的精神表示欢迎。并让刘岑同志陪同他,先去 宝泉岭、友谊、八五二、八五三等农场参观。刘岑是自己的老搭档,共同建成宁安农场就分 手了。在参观期间几乎无所不谈。李在人感到这些农场规模大,生产和管理都有自己的规则 和规律,在某种意义上讲,已形成了各自的传统。而任何人要想冲破这种传统习惯,去另求 新的套路,是十分困难的。李在人不顾这些,**后去七星农场当了场长。 七星农场原是个富锦县的县营小场。大跃进的号角声中,一大批转业军人来到这里。在 机械力量不足,又毫无基础建设的条件下,盲目地深入荒原腹地,分别建立了七个分场,几 十个生产队的大农场架子。由于基础设施差,职工吃尽了苦头,吃的口粮大都要用拖拉机到 富锦拉运,生活用品更是匮乏。李在人在党委书记娄锡钧等一班人的支持下,借助于“调整 、改革、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调整和充实,撤销了七个分场,保留 17个生产队和三个作业区的架子,由三级核算改为二级核算,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握成 一个拳头,就显出了实力。当年耕种13万亩土地,全都播在高产期,田间管理和备收时,又 遇到了新的困难。李在人三番五次找上级领导帮助解决了一批中耕配套设备。同时,他又得 悉湖北省有一批闲置多年的联合收获机,急待处理,他即派专人前去联系,很顺利地运来60 台联合收获机,全场每个生产队增加三台,把多余的全部调运兄弟农场。生产队长和职工们 眉开眼笑,这一年终于获得了大丰收。 李在人几乎每天都浸泡在生产实践中,每天步行数十里去生产队调查了解各种信息和问 题。有一次,他回来实在太晚了,两个孩子在食堂里吃过晚饭,自己玩了一阵之后,趴在门 口的土墙边睡着了。他进屋不见孩子,急切地呼叫时,才把孩子惊醒,孩子抱住爸爸的腿哭 了。李在人感到一阵心酸,双手抱起孩子,默默地进入屋内,点燃油灯,孩子紧紧搂住爸爸 ,闪着泪花的小脸上又浮现了稚气的微笑。李在人似乎这才意识到,在他勤恳工作的时候, 还必须安排好这个家呀。 生产队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奠定基础之后,李在人着手解决另一些紧迫问题:他主持筹建 了粮油加工厂,职工们吃上了自己生产的白面;他又集中资金和人力,修建了通往富锦县的 公路,并请求领导调拨了一辆客车,从根本上解除了农场与外界的隔离状态。然后,又抽调 资金整修水利,加固农田基本建设,并为进入荒原腹地,扩大规模,增加生产做了准备。正 当他得力于党的“八字方针”,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史**前**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他被造反派“夺了权”赶下了台。但他一刻也没有放弃过他的主张。任凭“造反派”上百次 地批斗,他只是坚定地一句话,跟着党中央,跟着毛主席没错……时间证实,李在人确实没 有错。他在七星农场先后13年,为七星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后来他被调任鹤立河农场场长(革 委会主任),不久,又被调任大兴安岭(大杨树)农垦局副局长。大杨树地区早在60年代,曾由 中央农垦部统一调集东北农垦总局的力量,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勘查,也曾组织过大机群开 荒,建立了一批农牧兼营的农场。后因行政区划变更而中辍。1976年,这一地区又划为大兴 安岭特区,为黑龙江省领导,省国营农场管理局重新作了开发部署,成立了大兴安岭分局。 这里尚有200万亩耕地可以开垦。李在人虽然年过半百,对于开垦事业,他总是永葆青春。他 直接负责机务,指挥开荒,深入现场,风餐露宿,一如既往,到1979年大兴安岭管理局划为 内蒙领导时,完成了开荒108万亩的艰巨任务。行政区划变更后,李在人和一大批老农垦领导 又撤归省国营农场总局。 农垦科学院开始筹建后,李在人被任命为院长。1983年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1990年6月1日,李在人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临终前,他以颤颤的双手向探望他的总局领 导递交了一份“关于垦区工作的几点意见”的书面报告。医生说,他在病重住院期间,始终 念念不忘自己开拓的事业,深情地眷恋着为之共同奋斗的农垦战友。 李在人和他的事业,像一座无字的丰碑矗立在黑土沃野上。在追悼会上,总局副局长王 继宗代表垦区人民敬献了一副挽联,概括了李在人的一生: 抗日救国投笔从戎出生入死铁骨铮铮 拓荒建场立志兴农呕心沥血忠心耿耿 拼音:lizairen 姓名:李在人 序号:0012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6日 19:38:00 |点击数()

旧一篇:北大荒英雄谱(莫余生)|新一篇:北大荒英雄谱(赵宝海)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08
本周点击:938
本月点击:5218
点击总数:940618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 “三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 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 八五三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 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 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 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 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 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 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 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 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 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 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 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 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 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 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 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 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 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 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 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 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 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 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 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20篇)
农垦文化橱窗 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14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篇)
饶河农场版块 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 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 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 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 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 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 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 娱乐天地(4篇)
杂谈 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 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 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11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