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徐世华)收藏

《北大荒英雄谱》

傲雪红梅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徐世华 李吉庚 1956年3月,北京,春天悄然而至。 和煦的阳光下,石景山区大街上,走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她个子不高,身段纤细,轻盈 的脚步,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急匆匆地走着。团支部大会上 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仍历历在目。会上,她毅然报名参加了北京赴萝北第二批青年志愿垦荒 队,把自己汇入了新中国垦荒事业的滚滚洪流中。 她就是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名扬垦区的著名劳动模范,全国三八 红旗手徐世华。 一 1937年,徐世华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北京解放不久,在石景山钢铁厂当保管员的 父亲,因积劳成疾而咯血,他不肯休息,刚满13岁的徐世华一连十几天扶着父亲去上班,领 导发现后,把他送到医院治疗,但已来不及了。父亲临终前,把徐世华叫到跟前儿,拉着她 的手说:“孩子,我不行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听党的话。” 说完,带着对党的热爱,对新社会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离开了人世。从此徐世华幼小的 心灵里深深地打下了父亲带病坚持工作的烙印,父亲的临终嘱咐则成了她一生的座右铭。 父亲去世后,工厂为照顾她家的生活,给母亲在工厂招待所安排了工作。13岁的徐世华 辍学在家照看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参加了街道的政治活动,加 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徐世华18岁了,首钢为她安排工作,工会、话务班、托儿所 任她挑选。早已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的叔伯姐姐转业到北京后,也为她找到了工作。徐世华激 动不已,每天沉浸在就要走上建设社会主义岗位的兴奋之中。 正在这时,北京团市委在青年中开展了“青年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活动。第一 批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在北大荒的动人事迹激励着首都青年,激励着积极要求进步的徐世华 。是留在首都,还是到北大荒去?徐世华面对着工作和人生命运的抉择。经过深思熟虑,在 团支部大会上,她毅然报了名,参加第二批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 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惊呆了,想了很久,流着眼泪说: “你父亲去世后,我拉扯着你们姊妹5个,你是老大,弟弟妹妹都在上学,你走了,家里怎么 办?” “妈,这些年咱家困难,党给了咱家多大关怀呀,现在党需要青年去开荒,多打粮食, 支援国家建设,爸临终时不说让我‘听党的话’吗?”徐世华向母亲轻轻地说。 母亲沉默了,她理解女儿的心,默许了女儿的请求。 徐世华参加垦荒队的申请被批准了,她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垦荒队员 训练班。但第二天,北京团市委和区团委的领导找到她说:“由于你家太困难,组织决定让 你留在北京工作。”徐世华一听急得哭了,坚定地说:“北大荒和家里比,北大荒更需要我 ,我一定要去。” “可是你母亲上了年纪,父亲去世了,弟弟妹妹还小,你走了组织一时照顾不到,家里 太困难了。” “谢谢领导对我的关心,家里有工厂照顾,我放心。现在党需要青年到**艰苦的地方去 ,我已下了决心,一定要去。”团市委和区团委的领导被她的决心感动了,终于批准她去北 大荒,徐世华破涕而笑。1956年3月13日,徐世华和137名北京垦荒队员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二 3月的北京已春意融融,杨柳吐绿,而祖国的边疆——黑龙江萝北荒原,到处一片银白。 面对着冰雪未溶的辽阔荒原,徐世华觉得心胸十分开阔。从此,她像一支冬梅,傲雪开放在 北国的黑土地上。 初到北大荒,她被分配到基建队,白天在雪地里割草,晚上回来棉胶鞋冻得梆梆硬,脱 不下来。草棚里不敢拢火,早晨起来,被头上结了一层霜,但徐世华和她的同伴们都很乐观 ,姐妹们说:“红军过草地的时候,连这样的草棚子还没有呢”。 夏季,北大荒蚊虻多得惊人,脱坯时,只要把胳膊露出来,蚊子、瞎虻、小咬,轮番叮 咬,令人痛痒难忍。但徐世华处处不甘落后,男队员一天脱坯400块,她起早贪黑也脱400块 ,后来竟达到500块,超过了男队员。盖房子要到县城去扛木料,来回15 公里地,路上经常 要蹚齐腰深的水,领导不让女队员去,她就悄悄地跟在后面,和男队员一样扛木料。刨树根 她手上打了血泡,磨成厚厚的老茧:从不叫苦。对于城市青年来讲,**大的困难莫过于过农 活关,扶犁、铲地、割草、割麦,样样农活她学着干、争着干。扶犁开荒对女青年来说尤其 不容易,可是徐世华天生一副倔强的性格,摔倒了爬起来,跟头把式满地滚,硬是学会了, 成了劳动能手。 由于她工作突出,多次受到共青团萝北县委的表彰,萝北县委授予她五好民兵、建设社 会主义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9年,青年垦荒队并入国营萝北农场,国家调来了拖拉机,为大面积开垦荒地创造了 条件。徐世华常想,男同志能干的工作,女同志也一样能干。经过她多次申请,1960年,在 国营萝北农场里,徐世华成为北京青年垦荒队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经过集训,她很快掌握 了操作机车的本领,分配到“穆桂英”包车组担任政治组长。 野外驾机作业,由于体力上的差别,她比男同志得付出更大的代价。在荒草野甸开荒地 形复杂,盘结的草木树根,时常堵住大犁,她就跪在地上抠。遇到沼泽,机车下陷,更得格 外小心。1960年春,粮食低标准,每月供应19斤粮,机车作业三班倒,她们吃不饱,只得到 上年的黄豆地里拾点豆粒,回到宿舍煮煮,每顿添补一点。一个班次下来,她累得头昏眼花 ,腰酸腿疼,连上床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当有的同志有病有事休息时,她总是主动打替班。 同志们说她干起活来,像是拼了命。 60年代初,北大荒狼多,晚上开荒车灯一晃,经常看到狼的眼睛闪着瘆人的绿光。翻地 时,狼跟在大犁后边抓耗子,距扶大犁的人只有五六米远,久而久之她们也就不害怕了。那 时机务制度很严,机车零件损坏了,不准开车回队修理。有一次,徐世华和一名女伴在距生 产队七八里的地号作业,轻耙轴撸扣了,她扛着轴往回走。天空乌云密布,东北风刮得道边 的树丛哗哗啦啦地响,胆大的徐世华深一脚浅一脚急急地往回赶,当走到距连队两三里地的 白云石山边时,不远处传来几声恶狼嚎叫,声音非常可怕,她顿时觉得头发都竖起来了,连 忙加快了脚步,急匆匆地回到了生产队。往回走时,她有些犹豫了,但想到还有一个女伴在 地里等她,任务还没有完成时,强烈的责任感和倔强的性格战胜了恐惧,她毅然赶回去,修 好了轻耙,完成了当晚的任务。 1962年11月的一天晚上,天特别冷,天空飘着细细的雪花,当地人把这样的天气叫“哑 巴冷”。徐世华领着几个人在地里脱谷,她除看机器外,不时地帮助扔几捆黄豆。人们干得 热火朝天,忘记了气温已降到零下30多度。晚上10点钟左右,脱谷机的传动带突然出了故障 ,徐世华拿出工具便去排除,当她用扁铲剔掉旧链条,又铆上新链条时已过去了半小时,徐 世华急了,扔掉手套,把一个个小链节迅速地接好。带手套时,她觉得手麻木,不听使换, 一看手指全都冻白了,大家七手八脚用雪帮着她搓,总算没起泡,缓过来后,疼得钻心,但 她一天没休息。几天后,10个指头脱掉一层厚厚的皮。直到今天,她的手一着凉就麻木疼痛 。 在那艰苦的垦荒岁月里,为了新中国的垦荒事业,徐世华和她的战友们克服了一个又一 个的困难,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合江地委1961年授予她们“先进包车组”称号;1963年她代 表垦区青年出席了黑龙江省团代会;1964年出席了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幸福地见到 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和刘少奇副主席。 艰苦的工作环境,体力和生理的差别,女人结婚后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几位女友先后离 开了机组。一些人说:女的上机车,兔子尾巴长不了,白培养。但徐世华没有退却,她说: “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是新中国的妇女,为了垦荒事业,我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也要为我 们妇女争口气。” 她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把婚期推迟了5年,27岁才结婚。婚后怀孕了,妊 娠反应她没有休息过一天,和男同志一样顶班作业,直到分娩才休息。孩子刚满月,她又上 了机车,白班她把孩子送到托儿所,让阿姨给喂奶粉,夜班就由爱人照顾孩子。 困难,在弱者面前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在强者面前则是攀登理想之巅的石阶,然而 ,要登上这石阶,付出的却不仅仅是勇气和汗水。夜间,在地里作业,乳房胀疼了,溢出的 奶水湿透了内衣,她拿出吸乳器,挤着胀痛的乳房,儿女是母亲的心头肉哇,眼望着寒星冷 月,北斗星像一个硕大的银钩,钩得她的心阵阵作痛,那轮明月幻化成孩子的脸。 孩子哭了吗?他爸爸会醒来吗?他是青年突击队长,他也累呀…… 泪水伴着奶水无声地流淌,洒在她亲手开出的黑土地上。事业心和责任感像两扇闸门, 控制了她心中狂涛巨浪般的思子之情,她跳上机车,身后翻起了黑色的浪花。 为了不影响工作,徐世华将三个月的孩子送回北京。此后的几年里,她又先后将两个不 满8个月的孩子送回北京,由外婆抚养。 1968年,徐世华的爱人因工负伤失去了右手,孩子小,领导为照顾她的家庭生活,第二 年把她调到农具厂当保管员。有人同情地说:她也该喘口匀溜气了。徐世华想的却是:决不 能让家务事影响工作,要当好机务的好后勤。 由于“文革”的影响,机务规章废弛,驾驶员作业时农机具一坏就拖回农具场修理,既 影响工作又耗费油料,徐世华就带上工具、零件到地里去修。机车缺人她就去顶班作业,有 时干到半夜才回家。 一次,“75”号车组播种机上的分离套坏了,队里没件,她马上跟车到场部去领,下午 没有车回队,徐世华背起15公斤重的零件就走,回到队里,已累得汗流浃背。有人问她:“ 你这样拼命干,图个啥?”她只是笑笑,就赶忙帮着修车去了。 她当油料保管员,机车加油无论白天黑夜随叫随到,机车需要在地里保养,她就把黄油 、机油送到地里。别人管油料废机油都倒掉了,可徐世华把废机油收集起来,过滤好,让驾 驶员在行走部分加废机油。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机油400多公斤,合人民币1600多元。 农工三排大部分是家属工,仨人一群俩人一伙,常闹纠纷,工作上挑肥拣瘦,成了老大 难。为加强三排工作,1977年组织上调徐世华去当排长,当时已是40多岁的徐世华又担起了 这副重担。 一到三排,她很快摸到了这些女人的脾气。做工作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要求别人做 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干好的表扬,差的批评,确实有困难的照顾,既严格要求又关心体贴 ,很快扭转了三排的局面,调动起了妇女们的积极性,队里交给的各项工作都能出色地完成 ,多次受到连队里的表扬。 1979年,知青陆续返城,队里机务力量薄弱,影响了农业生产。领导找到徐世华,她二 话没说,重返第一线,当了包车组长,一干又是三年,低消耗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连续三 年受到农机科的表彰,被评为先进包车组。1982年,农场调徐世华到物资科担任燃料库的班 长,她处处以身作则,不管份内份外的工作都主动干,付煤、付油不讲私情,秉公办事,在 油料库七年,帐目清楚,燃料不涨不损,受到领导和用户的好评。 出色的工作成绩,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她连续多年被评为农场、管局、总局劳动模范、 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1979年农垦部授予她“先进工作者”称号。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 红旗手。多次被选为地委委员。1973年、1979年参加了省两届妇代会,1979 年参加了省党代 会,并被选为第四届省委委员。1983年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省第五次党代会。 拼音:xushihua 姓名:徐世华 序号:0037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6日 20:03:00 |点击数()

旧一篇:北大荒英雄谱(刘木芝)|新一篇:北大荒英雄谱(李广金)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08
本周点击:938
本月点击:5218
点击总数:940618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 “三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 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 八五三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 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 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 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 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 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 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 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 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 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 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 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 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 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 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 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 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 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 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 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 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 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 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 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20篇)
农垦文化橱窗 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14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篇)
饶河农场版块 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 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 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 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 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 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 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 娱乐天地(4篇)
杂谈 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 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 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11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