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王锁)收藏
《北大荒英雄谱》 |
|
|
平凡事业中的强者 ——记八五六农场老模范王锁 成吾君 在八五六农场,提起王锁,几乎无人不晓。这位普通的军垦战士,用他平凡的一生,谱 写了不平凡的新曲,被人们誉为“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1948年2月,出身贫寒的王锁带着对剥削阶级的仇恨,20岁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 北野战军,先后参加了延庆战斗、榛子镇战斗、昌黎战斗、长岭战斗和西留园战斗。同年6月 因作战英勇顽强,敢打敢冲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保安战役中,王锁的左手和右 小腿负伤,进入华北军区第一后方医院五分院手术治疗,后调至察哈尔省军区察绥航空站当 通讯班长,并被评为工作模范,学习模范和党员模范。在开原场站当器材保管员时,为了解 决飞机因缺器材而停飞问题,他奔跑多处调拨飞行器材,三天时间就使飞机恢复正常飞行。 在去大连送修飞机发动机时,也是这个王锁,竟将10余斤用过的钉子扛回场站,就是这个王 锁,多次立功、受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作模范。还是这个王锁,1957年1月被评为 沈阳军区空军先进工作者,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空军后勤首届先进工作者代表大 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7年9月,王锁复员到垦区八五六农场。建场初期,王锁作为该场****的畜牧代表,参 加了铁道兵农垦局举办的“鸡鸭养殖学习班”。起初,他担心自己是个大老粗,学习不好, 给场里抹黑,就找到场长说:“还是让我管理那块种子试验田吧,种庄稼咱手不生疏,冷不 丁搞畜牧生产,我这个大老粗还挺打怵,这学习的名额让给新来的小伙子去比我合适。”场 长笑笑说:“让你去学习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凭你工作上的那股踏实劲头,相信你一定不会 辜负全场人民的重托,”就这么着,王锁背起行李卷报到去了。 上业务课,可不比扛枪打仗,更不比拿锄杆儿种地。什么钙呀、磷呀、骨粉,幼雏的新 名词,把王锁搞得晕头转向,硬是把圆珠笔捏出了汗,而笔记本上却蹦不出几个字来。一着 急,王锁这坐着听课的,竟比站着讲课的老师冒汗还多。真刀真枪都没在乎过,还能被这几 个字难住不成!当晚,王锁着急忙慌地就着萝卜条喝了碗 子粥,就一头扎进蚊帐里。借着昏 暗的灯光,伴着蚊蝇的“小夜曲”,王锁将其他学友的笔记仔细嚼了一遍,又十分吃力地抄 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笔记虽说记全了,可有些字词和术语还不大明白。“咱可不能不懂装懂”,王锁又跟自 己过不去了。他翻身下床,先是找学友,又请老师开“小灶”。尤其是幼雏管理和饲料配制 技术这门课,学起来更为吃力,要完全掌握更是难上加难,只好“笨鸟先飞”。星期天和实 习间隙,他就主动帮助老师傅掏鸡粪,清理鸡舍。配制饲料时,又忙不迭地跑去当下手,并 留心观察室内温度和湿度。一忙就是大半天。校领导被这焉学员的焉行为感动了,就找到王 锁说:“慢慢来嘛,学技术得有个适应的过程,你先别着急,等学习结束给你分七八个优秀 学员回去。”这话把王锁乐坏了。 半年过去了,王锁带着七名学员,2500只鸡雏,2500只鸭雏’兴高采烈地回来了。 一年后,王锁率领的畜牧班,由于管理精心,配料科学,鸡、鸭产蛋率**高,被铁道兵 农垦局评为“先进集体”。 1963年,组织上派王锁担任粮食保管员兼物资保管员工作。他还是那股子倔劲,决不容 许别人占国家丝毫的便宜。倘若地上有点撒漏的粮食,他总是操起家什,哈下腰一粒一粒地 拾起来。他还忙里偷闲,把破旧的锄头、镐头、卷刃的铁锹拾掇拾掇,敲敲打打,削削磨磨 再安上新把,准保比新的还好使。有的年轻人开玩笑说:“老王头这又不是你自个掏钱买的 ,你想留着新的下崽呀?”老王头笑嘻嘻地解释:“过日子就得抠着点,国家底子还薄,容 不得咱大手大脚的。” 王锁就是这样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在极其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极不平凡的工作。是颗螺 丝钉,安在哪里就在哪儿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像鹅卵石,铺在路基上,甘愿接受意志的锤 炼。 他尽管倔得很,但极少跟人发生口角,人缘也相当好。自己省吃俭用,从不舍得乱花一 分钱,帮助别人却从不吝啬。有位同志正在为弟弟去水利队上班没有被子发愁,王锁闻讯后 就把自己的新被面送去,还随手送上买被里的钱。小马的母亲有病需要钱,王锁就拿出仅有 的20元钱给他家寄去。他做了好事从不声张,究竟做了多少次,谁也说不清。可是,这一天 ,却跟人发了一通脾气,还跟人争得面红耳赤,一了解,原来是为了一块隔箱板。那位来领 料的同志见用过的这块隔板烂了一小块,让倔保管过了一下目,就随手扔出了库房,倔保管 哪容得下这种败家子行为,不由分说发开了火。王锁从十几米外把那块隔板捡了回来。了解 王锁的人都说,这不算稀罕呢,咱的倔保管还常常从垃圾堆里、废件筐里回收几分钱的“宝 贝”呢。 1963年,王锁被东北农垦总局授予“五好保管员标兵”称号。1964年10月1日,他作为农 垦劳模代表应邀到首都参加了国庆观礼,再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 1964年,作为黑龙江省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的王锁,在省城开完省工代会要回农场 了。按规定,大会服务组已经给他买好了返程的卧铺票。说实话,长这么大,他的的确确还 没尝过卧铺是个啥滋味呢!但他知道那玩艺儿比硬座舒服,过瘾。他还知道,那卧铺票比硬座 贵得多,路程越远越贵。一估摸从哈尔滨到宝东车站的路途,要多花不少钱,这卧铺说啥也 不能坐,节省下这钱干啥不行,干嘛白白享受了?!于是,他找到大会服务组的同志诚恳地说 :“我不习惯坐卧铺,还是帮我换张硬坐票吧”。会务组的同志说:“王代表,您这知名人 士也该享受享受了。这张下铺票可是好不容易给您搞到的,您就别客气了。”王锁闻听又上 来了那股子倔劲:“干工作讲享受?工人兄弟选我当代表,可没有选我来享受。求求你帮我 换张票吧!”会务组的同志只得满足了他的要求。 硬座票换了,王锁的心也坦然了。 回家的路上,王锁背着那只洗得发白的旧军用挎包,徒步走着。在离生产队还有五里路 的二道桥弯旁,王锁见路边有一根五六米长,四五十斤重的钢筋,还有一根长一米多,粗10 多厘米的钢料,可能是在运输时不慎掉的。王锁想罢,顾不上徒步返场的疲劳,咬着牙把钢 筋扛回了队里,并设法寻找失主。 1968年的一天,在青山中学的食堂,几百名学生吵着、嚷着,锅、碗、盆、勺交响曲, 以那特有的韵律在室内回荡,撩拨着人们的食欲。卖饭窗口前排着几条长龙似的买饭队伍。 正在这时,门开了,从厨房内走出了王锁。学生们踮起了脚,伸直了脖子,一瞧,无不失望 地叹着气。唉,这王伯伯又不卖饭,干嘛在节骨眼上从里面出来吊大家的胃口呢! 紧锁双眉,仿佛有重重心事的王锁,右手端着一只大瓷碗,神情严肃地踱到餐桌旁,缓 缓地将碗放在桌子上。 “咋的,要和我们一起就餐哪?” “别嚷嚷了,我看王伯伯的眼里好像噙着泪花呢!” 同学们议论着,寻思着,长蛇似的队伍不知不觉地停止了蠕动,目光全都聚在了王锁身 上,嘈杂声顿时消失了。 过了一会,王锁似乎稳住了思绪,捧起碗,颤颤巍巍地来到同学们眼前。 “呀,全是馒头皮。” “还有半拉的啊!” 长蛇队伍骚动了,争先恐后地探出了头,好像那碗里能变出什么戏法来。 “同学们”王锁环顾四周,语调有些凄婉地说道:“这些馒头皮是我今天在餐厅里捡到 的。其实,远远不止这一碗,你们浪费的不只是这一碗馒头皮,而是你们父母的血和汗哪!” “要是……要是有这么几口粮,我那可怜的兄弟姐妹也不会……”王锁伤心地锁紧双眉 ,两行热泪凄然而下,嘴角抽搐着,说不出话来。只能下意识地晃着头,任凭泪水流淌、流 淌。许久,才憋出一句话来:“旧社会苦哇!”突然他抓起一把馒头皮,猛地塞进嘴里,使劲 地嚼着、咽着,像是在咀嚼着过去的辛酸日子。 餐厅里,静极了。 王锁无言的诉说震撼着每个人。 突然,几名男同学不约而同地挤了过去。几双手抢着那只瓷碗,往自己怀里拽,飞快地 抓起馒头皮,拼命地往嘴里塞,拼命地咀嚼,愧疚的眼泪涌了出来。 此情此景,把王锁看呆了,看愣了,也看乐了,一会儿,那眼圈竟然又噙满了泪水,不 过,王锁却悄悄地擦掉了,那是激动而又高兴的泪水,好懂事的孩子,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 …… 王锁同志参加革命40年,是无私奉献的40年,是艰苦奋斗的40年,是恪尽职守的40年,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40 年,在其平凡的岗位,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迹。1987年2月, 锁同志56周岁时,组织上从他身体状况考虑,为他办理了病退续。尽管他现在养病在家,但 他始终调整着人生的座标,始终组织上的关怀,党的温暖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尽管他有 着其普通又光彩的昨天,有着奋斗不止的今天,他更会有灿烂而幸福的明天…… 拼音:wangsuo 姓名:王锁 序号:0040 |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6日 20:0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