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岁月>>

中国有个北大荒收藏

中国有个北大荒
徐国春 谢振华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人间天上难寻。
──郭小川
  北大荒,位于东经123°40′到134°40′,横跨11个经度;从北纬40°10′到50°20′,纵贯10个纬度,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
  她的北部是气度不凡的小兴安岭地区。莽莽山地,平缓丘陵,阔大的谷地,峰回路转,藏珍奇无数。
  西部是松嫩平原区。嫩江从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与松花江双水合流,相拥东去,给人梦幻般的遐想。
  东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一泻千里,松花江九曲十折,乌苏里江温和恬静。三条水脉在平原深处幽然相会,东流到海。浩瀚的兴凯湖依傍其旁,秀丽的完达山横贯其中。平均海拔54米,万分之一的坡降构成罕见的平坦地势。
  在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大平原上,北大荒人耕种的小麦、大豆、玉米成方成片,一望无边,如汐如潮,构成北大荒独有的景观。

  在半个世纪中,以十万转业官兵为主体的拓荒大军,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终于开发出以哈尔滨为轴心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型团队—黑龙江垦区。
  在昔日亘古荒原上,北大荒人建起了我国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国有农场群,粮豆年总产已突破90亿公斤,商品粮生产能力达到75亿公斤以上,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辖9个分局、104个农牧场,拥有26个国家、省和总局级龙头和骨干企业,现有人口157.5万人、全部从业人员70.5万人。
    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垦区组建的北大荒农垦集团,当年进入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行列。2002年北大荒又跨入中国500强企业行列,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深加工基地、外贸出口基地。
  “北大荒”的名字,也以其粗犷、神奇、富于开拓性,辗转流传,可圈可点,成为黑龙江垦区的专用名、通用名,饮誉海内外。
独特的优势崭露头角
  北大荒是祖国的一块宝地。
  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因此,这里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
  北大荒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
  这里现有耕地面积3100多万亩,以盛产,水稻、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驰名全国。
  北大荒现有林地1305万亩、草原549万亩、水面411万亩,苇塘86万亩,成为综合开发、深度开发、系列开发的后续基础。
  北大荒矿产资源储量十分可观。煤炭、黄金、石灰石、铁矿、石英石、玛瑙等,储量丰富,品位居高;北大荒林产资源多为稀有珍品。人参、貂皮、鹿茸角,古为北大荒“三宝”,自不待说。五味子、川贝、木耳、猴头、黑加伦近年来声名鹊起;北大荒水产资源可开发市场巨大。名贵的鲟鳇鱼、大白鱼及“三花五罗”鱼种和无污染水面,为水产开发提供天然的优良条件;北大荒是一座绿色的宝库,开发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绿色食品基础厚实,潜力广阔。以资源优势显著、生态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技术设备先进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工程已全面启动,促进了农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近两年间,在日本冲绳县.黑龙江省经贸展洽会、在阿联酋.迪拜国际商品交易会、在俄罗斯.对俄贸易洽谈会等十余次国际商会期间,黑龙江垦区的决策者们向世人披露的北大荒八大优势,一鸣惊人,流传至今:
  一是经济实力优势。北大荒集团资产总额已达500亿元,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1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71元。进入全国大型企业500强行列,名列第85位,在农业行业中排名第**;
  二是可持续发展优势。北大荒集团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亚洲**大的湿地,鲜为人知的洪河原始沼泽和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为220平方公里,天然植被完好,原始景观如初。这座保护完整的原始沼泽生态系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这里沼泽类型齐全,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倍受国内外专家重视,是国际重要的湿地典型。这里生长着近600种珍稀植物,其中属于中国重点保护濒危植物4种,是国家级生态研究、沼泽改造利用的理想基地。黑龙江垦区业已建起10个生态示范区和20个自然保护区,全面启动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三是规模经营优势。北大荒农业职均占有耕地100亩,人均占有耕地19.5亩,是全国人均占有耕地的16.25倍。农业职工平均生产粮食近3万公斤,相当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水平;
  四是机械化优势。农业装备水平在全国领先,农机总动力已达445.4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田间作业机械化;
  五是科技创新优势。农业适用新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3%,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
  六是基础设施优势。近些年水利建设投资近40亿元,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人工林总面积达到674万亩,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具备了抗御大的自然灾害的能力;
  七是绿色食品生产优势。北大荒人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具有北大荒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形成相当的规模。已建立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个,省级绿色食品基地6个,省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5个,创建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6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8大类148个,分别占全省的38%和全国的5%;
  八是产业化优势。北大荒集团已形成米、面、油、乳等主导产业,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龙头企业和集团已达到40多家。并培育出“北大荒”、“九三”、“完达山”、“丰缘”等一批全省全国知名品牌。
  在不久的将来,北大荒在已成为中华大粮仓的基础上,有望建成中国**大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中国**大的食品加工基地。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持续农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明天,北大荒将与绿色食品、特色食品、安全食品的名号一道,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
打造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大农业大步跨越
  黑龙江垦区是全国农垦系统农业规模**大的垦区,土地资源丰富,农业机械化、工厂化、航化、智能化水平居全国之首,农业现代化实力雄厚。黑龙江垦区耕地面积占全国农垦的43%,粮食总产占40%,大豆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大牲畜头数占全国农垦的10%,其中奶牛占23%,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生产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八五”以来,黑龙江垦区通过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地调整结构,已稳固地构筑起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农业经营机制根本改善,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使垦区粮食亩产水平从80年代前期的14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以上,粮豆生产能力已稳定地登上90亿公斤新台阶。2004年在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进程中,黑龙江省垦区以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构成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初显威力。
来自统计部门的消息表明:当年黑龙江省垦区共完成播种面积2813.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72.9万亩,同比增加10.7%;粮豆总产突破93.8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8.2亿公斤,比历史**高年增3.6%;黑龙江垦区从事粮食生产人员人均耕地100亩,人均生产粮食近3万公斤,写下中国农业**高劳动生产率;GDP达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人均收入将在5100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5%以上。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加大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但他们始终不放松现代粮食产业,在投入上着重向优质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倾斜。黑龙江垦区围绕50亿公斤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地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50多年里,黑龙江垦区累计投入资金56.9亿元。“八五”期间比“七五”期间增加了17.3亿元,增长2.1倍,占垦区同期生产性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7%。各局场完成土石方3.6亿立方米,开挖疏通渠道2.5万公里,新建水库70座,打井2.6万眼,建排灌站53处,增强了全方位的抗灾能力,防涝效益面积300.5万亩,防洪效益面积165.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800万亩。
  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黑龙江垦区始终坚持用世界先进的技术装备农业,坚持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之路,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大体在90%以上。自2002年起,黑龙江垦区引进了包括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尚未装备的“精准农业”技术成套设备,其中大型 拖拉机达450马力,带有卫星定位和自动导航系统,收获机带有产量测试装备,一台套农机的技术装备相当于一个农业科研所。2004年5月10日,新世纪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上演了一部令人振奋的大剧。从国外引进的世界**流的226台套智能化大型拖拉机设备,在指定时间内运抵大连港,转道哈尔滨,在这里举行了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国家农业部领导参加的剪彩仪式,轰动了举国上下。被国人誉为“机械化之变”的北大荒现代化之履,开始走向53个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区。信息采集自动化、作业操作程序智能化成为北大荒粮食生产的主要标志。从光热原理、基因理论出发,黑龙江垦区配套组装的水稻“叶龄诊断”、大豆“行间覆膜”“深窄密”“大垄密”、玉米“行间覆膜”“原垅卡种”等栽培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倍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青睐的大面积专品种种植、管理,大范围专品种收获、仓储,大批量专品种加工、销售,规模种植、产品均质,成为北大荒抢占市场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北大荒又一次成为领跑者。调查表明,北大荒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以上,高于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值2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82%以上,科技推广效益年均4亿元以上,在全国居于首位,正在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立足于大农业的宏图大业,北大荒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大步前行。在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北大荒人根据垦区实际,大力发展了以养牛为主的养殖业及林、渔、副等业。黑龙江垦区森林地面积1250万亩,其中人工林630万亩。活立木蓄积3400万立方米,直接价值34亿元。在3000万耕地上营造防护林190万亩,形成了5.8万条林带构成的3.4万个网格。在北大荒乘坐农用飞机逡巡,绿色成为此伏彼起、如潮如汐的浪潮。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北大荒人已树起了价值几十亿元,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的“绿色丰碑”。黑龙江垦区完成了完达山区域和小兴安岭区域农场群的双百万亩人工林工程、三北区域农场群防护林体系工程。由于高效的生态林业体系的作用,全垦区年均增产粮食约5亿公斤。绿色水库之说,五十年经久不衰。1995年,黑龙江省省政府颁布命令,在抗日英雄赵尚志牺牲地--宝泉岭上为垦区建立“营造六百万亩森林纪念碑”,成为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座独特的丰碑。
  在北大荒甩袖无边的田垅上,北大荒人打破传统,突破禁区,相继引进旱地育苗等先进技术,组装了旱育稀植、超稀植、浅湿干灌溉、航化作业等高新技术,形成了我国**北方寒地水稻种植独特的配套技术。北大荒人创造的高寒地带“以稻治涝”的成功之举,打破了麦豆称雄的旧格局。稻香北大荒,成就了北大荒人跨世纪之梦。
  如今以单产论高低,水稻、玉米比麦豆高3-4倍,亩效益增加7倍。黑龙江垦区水稻平均亩产达513.6公斤,比目前世界平均产量高出1倍。肇源农场5万亩水稻,大面积平均亩产650公斤;黑龙江垦区大豆平均亩产169公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应用大豆“行间覆膜”等新技术,北大荒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批具有预示性的高产地块。据中国农科院大豆专家测产,八五二农场400亩大豆平均亩产达301公斤,将为北方粮食高产起到划时代作用。前不久,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正式启动,黑龙江垦区32个农场首批入围,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领头羊。
       产业化战略在大市场中推进

  实施产业化战略,壮大垦区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进程正在稳步展开。黑龙江垦区的决策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毗邻的大中城市和农垦小城镇为依托,以工业或流通企业为龙头,对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初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利益吸引、资金联结,契约约束等联结因子初步成形。
  大项目牵动成大气。近年来,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垦区加快实施以大项目牵动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设备,乳业、油脂、麦芽、药业、肉禽屠宰先进一批改扩建和新建农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解决了基地与龙头和市场对接的问题,改变了几十年来农垦出售“原”字号产品的局面。同时,也积累了垦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验。

                           九三油脂业独树一帜

北大荒米业成为中国米业航母

完达山乳业远近闻名

  大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垦区自“九五”期间开始构建龙头企业,坚持“对内优化重组,对外低成本扩张”的方针,采取优势扩张和强强联合等方式,使一大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米、面、油、乳、肉、麦芽、种子、北药等主导产业都有了自己的龙头企业。目前,垦区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家,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和九三丰缘麦业集团已进入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垦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到2004年末,重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年加工能力达600万吨,其中大豆240万吨(年底可达550万吨)、水稻250万吨、小麦80万吨、大麦30万吨。畜产品龙头企业日处理鲜奶1500吨,年加工生猪200万头、鹅500万只。龙头带动作用凸现。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基地的反哺和牵动人用增强,104个农牧场,22万个家庭农场,2.3万个市县农户直接从产业化经营中获益,有力地牵动了垦区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未来牵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农区工业化、资源产业化、企业信息化展示了北大荒的世纪风采。完达山乳业、九三豆业、北大荒米业、丰缘麦业、北大荒麦芽等龙头企业,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入驻天津、大连、兰州、成都、江苏、温州等地,有望成为新一轮大市场的竞争强军。




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世界经济圈


  北大荒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已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以百计的企业集团建立了经济贸易技术伙伴联系。出口产品有大豆、豆粕、甜菜粕、冻鸡、山野菜、中草药、鹿茸、轻工、精密量具、种子加工设备等八大类近130个品种,年创汇1.5亿美元。

  垦区积极引进外资和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快垦区的经济建设步伐,累计引进外资1.5亿美元和国外先进农业机械和水利工程机械8000多台(套),先后建起了一批三资企业和一批现代化国有农场和示范区,积累了利用外资和世界先进技术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
  实施大经贸战略,多方扩大对外贸易,成为黑龙江省垦区发展的新动力。黑龙江垦区地处东北亚大通道,有38个农场座落于中俄边境线上,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地缘优势。巩固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原为市场,着力开拓互补性强和开发潜力大的发达地区市场,外贸进出口规模和水平再创新高。
  引进战略投资伙伴为长远设想投下一枚重子。2004年,黑龙江垦区与日本住友、伊藤忠株式会社、美国财富集团、美国第一投资公司、华尔街融洽公司等20多家投资商进行了合作洽谈,其中住友株式会社会与九三油脂和北大荒物流、美国第一投资公司与澳门福田公司的面粉合作开发项目已开始运作。
  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重大突破。眼界向外,走出国门,赴俄罗斯等地种地,使北大荒的粮食生产更加丰富多彩。黑龙江垦区赴俄开发100万亩耕种项目正式被纳入两国政府间合作框架,成为国家级境外农业种植开发项目。时下,宝泉岭、建三江、九三、北安等分局的17个农场在俄种地17.56万亩。预计明年可达成种植面积60万亩。
  近年来,随着开放政策的放宽,垦区积极贯彻南联北开的方针,抓住机遇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边境贸易,经省政府批准开辟了吉祥、当壁镇两个口岸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
  2004年,黑龙江垦区利用外资项目13项,资金总额5835.1万美元,已到位资金540.6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水平稳步攀升。已实现出口总额11711万美元,边境贸易额达1110万美元,自营进出口实现3747万美元,北大荒农业股份、九三油脂、宝泉岭分局、牡丹江分局、建三江分局、红兴隆分局出口额依次超过1000万美元。

  科教兴垦构筑跨世纪工程


科技
  黑龙江垦区把“科教兴垦”做为振兴垦区的基本战略,逐步建立健全了科研、推广和科技管理三大体系。北大荒已拥有包括农垦科学院、八一农垦大学在内的16个科研院(所)、18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9个技术推广中心,103个技术推广站组成的比较完善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为继续充实垦区的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垦区还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前批进站的2名博士后,按计划完成了课题研究,已顺利出站;今年又有4名博士进站工作。垦区精心磨炼培育出一支吃苦耐劳、勇于攻关的科技队伍,各类专业科技人员7万余人。


  强大的科技队伍,保障了垦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水平的提高。截至2003年末,垦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基本达到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垦区的科技已逐步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应用技术研究的战略布局,以及新时期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的框架。科技进步对工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已达52%。
教育
 黑龙江垦区被称之为“人才大厦”的教育事业,已形成三级管理、四级办学、多层次、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北大荒已有高等院校4所、成人高校3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职业高中4所、中小学校288所,职业高中45所,已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集中办学,正向普及12年教育迈进。
文化
 北大荒人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富有农垦特色的北大荒文化。五、六十年代,一批反映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影片、文学作品曾经轰动了全国。著名的作家、艺术家丁玲、聂绀弩、艾青、吴祖光、丁聪等曾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过。姜昆、赵炎、梁晓声、张抗抗、李龙云、贾宏图、蒋巍等一大批作家、艺术家都曾接受过北大荒的洗礼。同时,形成了一支以韩乃寅、郑加其等为代表的较高水平的文艺创作队伍,特别是在文学、美术、戏剧、电视文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创作实力,拉开了北大荒文艺创作第二次繁荣的序幕。
  而今,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垦区异常活跃。全垦区131座电视转播台站,4000多个基层文化活动室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出人才、出作品”为特色的文学艺术创作在北大荒文化中占有中心地位,培养出了一大批作家、艺术家。到1995年,垦区作者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5部、中短篇小说集10余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50多部,创作改编电影、电视剧3部。北大荒版画在垦区文化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目前已成为中国版画的一朵奇葩,被文化部命名为版画之乡。北大荒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熏陶着中外客商和关心北大荒人的人们。
小城镇建设牵动经济协调发展
  本着面向未来、超前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黑龙江垦区把小城镇建设做为带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不断强化小城镇的载体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步伐,北大荒的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昔日茫茫荒原、穷乡僻壤间,已建成140座新兴农业城镇。以新的生产力重组整合的800多个新型管理区星罗棋布于上百个大型农牧场之间。目前,垦区城镇人口已达到82.3万人,占总人口的52.2%。根据各自不同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实力和社会事业发展程度,建三江、宝泉岭、九三、红兴隆分局等中心区域辐射型城镇和红兴、普阳、七星泡等各具特色的现代农垦小城镇争奇斗艳。人们说,北大荒小城镇在建设水一、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走在了垦区乃至全省的前例,有42个城镇达到了富强镇标准,占垦区城镇总数的39%。近年崛起的建三江农垦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久负盛名的宝泉岭农垦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两个文明建设为显著标志的普阳农垦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点。近两年,黑龙江垦区重点加在住宅和城镇道路建设的力度,累计建设居民住宅150万平方米,使人均住宅面积达到18.2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达98%,住宅集中供热率36%,自来水入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公路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长。截至2003年底,垦区自建自养公路总里程达1.24万公里,基本形成了与国省县乡公路相通,场场相通,区区相通,四通八达的北大荒公路网。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新世纪前十年的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荒原深处的小康楼

  在承载经济走向大市场的进程中,星罗棋布的农垦城镇,建立集市贸易场112处,创造了物资供应、交通通信、商业外贸、教育、科研、卫生保健、文化服务等全方位服务设施和优异的投资环境。与小城镇相照应的风光旅游与日中兴。北大荒独有的六大省级风景区和十大景观引人瞩目。位于兴凯湖畔八五一0农场境内的当壁镇、我国第一个沼泽自然保护区一一洪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完达山脚下八五二农场境内的蛤蟆通水库、位于胜利农场境内的喀尔喀山、位于宁安农场附近的镜泊湖和尾山农场附近的五大连池,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中的姣姣者。这里景色宜人,山岳起伏,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旅游、疗养的**佳之地。垦区的兴凯长堤、乌苏烟雨、双山夕照、宝泉日出、友谊海市、完达红叶、喀尔石塔、火山奇峰、蛤蟆通平湖、雁窝岛被誉为北大荒十大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令人流连忘返。
新世纪的北大荒
  在半个世纪的风雨之中,走过了极其艰苦的创业历程,“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北大荒人无怨无悔;“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人继往开来。今日北大荒已积累了雄厚了物质基础,拥用一支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和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具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大时代的呼唤下,北大荒人将进一步丰富和发扬“北大荒精神”,用勤劳和智慧书写新世纪的辉煌篇章。
  北大荒再一次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
  北大荒有雄厚的资产实力,资产总额达224.5亿元,这还不包括道路、桥梁、水利工程以及山林、耕地、水面、草原等资源性资产。原煤、黄金、粮食加工、植物油、乳制品、机制糖等20个生产行业,正与国内外20多家客商多边洽谈,筹划合资合作,引资嫁接,引进外部资金,盘活存量资产。
  北大荒有优越的合作优势,他们推出的产业化战略、科技兴垦战略、小城镇带动战略、能人战略,将为国内外投资企业、财团,尤其是境外客商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
  参与世界经济贸易,北大荒基础厚实,后力坚挺,前景可观。北大荒人将以丰厚的资源优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宽松的政策条件、优良的投资环境、诚实守信的品格,联结多领域、多方位、多形式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到2010年,黑龙江省垦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经济总理达到432亿元,比2000年翻1.7番;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力争接近或达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北大荒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粮食产地、深加工基地、经济贸易基地,在跨国的大市场角逐中,创造新世纪的繁荣,使垦区在新世纪初成为经济结构合理、竞争优势明显、经济效益高、发展速度快、职工生活富、社会文明稳定的黑龙江省**大、全国有较大影响、世界知名的现代化农垦企业集团。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8日 10:04:00 |点击数()

旧一篇:《友谊农场史19541984》|新一篇:肖亚农的“节约型”农业之路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08
本周点击:938
本月点击:5218
点击总数:940618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 “三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 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 八五三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 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 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 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 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 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 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 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 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 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 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 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 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 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 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 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 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 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 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 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 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 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 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 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20篇)
农垦文化橱窗 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14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篇)
饶河农场版块 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 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 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 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 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 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 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 娱乐天地(4篇)
杂谈 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 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 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11篇)
Baidu
map